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此人系大唐第一功臣 后被逼冤死 , 但史学家说:他冤死 , 确实活该

原创 说历史的女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148期)

翻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我们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功臣叫长孙无忌 。在我们的通常认识里 , 他也确实功劳极大 , 而且背景还极其硬 。但是这位大唐第一功臣 , 有谁能把他逼死?而且还是冤死?另外他既然是冤死 , 为什么史学家却又说他冤死是活该呢?我们且来看看前后的具体情况变化 。

长孙无忌小时候的命运应该说很可怜 , 那简直就是一个小白菜的故事 。因为父亲过早过世 , 这长孙无忌和妹妹长孙氏以及母亲都失去了依靠 。在古代 , 不是没娘的孩子可怜 , 而是没爹的孩子可怜 。老爹一死 , 家里的大权都落在了他异母哥哥长孙安业的手里 , 而这个长孙安业不是什么好东西 , 或者说就是个恶棍 , 平日里不务正业 , 嗜酒豪赌 , 还缺乏善心 。他可能见家里的开支太大 , 干脆就把长孙无忌这三个吃闲饭的轰了出去 。

长孙无忌和妹妹、母亲只好投奔舅舅高士廉 , 长孙无忌这个舅舅高士廉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 。此人才华横溢 , 器量过人 , 在隋朝时期官拜治礼郎 。此时他还经济条件还算不错 , 他对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女、外甥非常好 。长孙无忌和长孙氏以后能有好前途 , 都得拜他这位舅舅所赐 。因为高士廉发现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是一个出众之才 , 就做主把自己的这个外甥女介绍给了李世民 , 最终成为李世民的老婆 , 而长孙无忌也和李世民成为私交极其好的铁哥们 。

高士廉后来被贬官到岭南 , 但是他的母亲年纪老迈 , 不能带着随行 , 为了让老母能够安养晚年 , 他就把自己的夫人留下来代替自己尽孝 , 而自己一个人去了岭南 。同时 , 在离开之前 , 他还担心自己的妹妹 , 即长孙无忌的妈妈没有着落 , 于是就把自己的大宅院卖掉 , 换成小宅院以安顿妹妹 , 再把多余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使用 。单从这些事迹来看 , 高士廉真是一个高洁之名士 , 大小事都做得令人敬佩 。

长孙无忌能有一个这样的好舅舅 , 也真是他的福气 。而长孙无忌的命运之改变 , 其实也就是在舅舅介绍他认识了李世民之后 , 从此成了生死兄弟 。以后李世民所做的事 , 基本上长孙无忌都参与 。也就是说 , 长孙无忌的命运开始跟着李世民来转了 。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有着皇帝命的人捆绑在一起 , 这应该是天大的幸运 。所以从李渊从太原起兵开始 , 到建立唐朝李世民被封秦王 , 长孙无忌一直都是李世民天策府的核心成员 , 第一心腹之人 。

李世民做皇帝之前 , 长孙无忌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玄武门之变 。当时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 , 随时都有撕破脸刀剑相向的可能 。在此危机时刻 , 正是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力劝李世民 , 并且出谋划策制定方案 , 以实现了先发制人 , 最终在玄武门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能够促成李世民实施玄武门之变的第一任应该是长孙无忌 , 至少长孙无忌是一直都在李世民身边始终没有离开的核心谋士 。因为在这之前 , 房玄龄和杜如晦已经被老皇帝李渊下令赶出了李世民的府邸 。虽然此后两人变着法又偷偷潜了回来 , 但是在玄武门安排部署的人员里 , 长孙无忌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 由此可见 , 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劳极其大 , 不但参与谋划 , 而且还参与了具体的实施 。

正是因为长孙无忌的无上功劳 , 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 , 对于这位既是开国功臣、又是最重要的皇亲国戚非常亲近 。而且认定长孙无忌就是第一功臣 , 被封齐国公 。他应该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意出入李世民卧室的大臣 。他受到的特殊礼遇 , 由此可见一斑了 。

长孙无忌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 可以说是受尽了恩惠 , 风光占尽 。但是在李世民去世后 , 李治执政时期 , 问题就出现了 。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在于长孙无忌可能已经习惯了做第一功臣 , 应该说是第一权臣了 , 而这对于新皇帝李治而言 , 实际上从内心是无法适应的 。俗话说得好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大概主要就是指磨合度的问题 。在李世民时期 , 尤其是晚期 , 其实长孙无忌的权臣特点有所暴露 , 比如李世民虽然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的力荐之下 , 立了李治为太子 , 但是李世民认为李治太柔弱 , 恐怕难以担当 , 他想改立太子 , 但是却被长孙无忌等力劝 , 最后李治的太子之外才算保住 。总的来看 , 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是宽容的 , 可是换成年轻的李治 , 他就无法忍受 。

比如有这么一件事便足见李治内心对长孙无忌专横跋扈的权臣作风无可奈何又心存不满 , 说因为房遗爱之案引发的谋反案牵扯到了靖王和李恪 , 按说谋反都是杀头的罪 , 但是李治仁善 , 不忍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杀 , 因为靖王是他的叔父 , 吴王李恪则是他的异母兄长 。所以李治对长孙无忌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 能饶他们不死吗?”结果长孙无忌一点面子也不给 , 直接拒绝 。

而且长孙无忌还借助房遗爱这个小家庭纠纷的案子借题发挥成谋反案 , 受到牵连的人可以说非常之多 , 影响极其之大 , 在长孙无忌之手死掉了两个王、两个公主、三个驸马、软禁一个王 , 流放一个王和一个驸马 。总之朝中有本事的皇亲国戚基本上被收拾了一遍 。史学家认为这也是武则天以后能够顺利改朝换代的原因之一 。总之 , 长孙无忌的这一系列作为 , 不但引起了李治的不满 , 更引发了部分朝臣的不满 。

但是长孙无忌和李治擦枪走火的最重要一次 , 还是立后问题 , 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 , 想立为皇后 。但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一直反对 , 搞得李治极其不开心 。不久以后 , 李治和武则天联手 , 借助许敬宗李义府等一干人 , 不仅扳倒了褚遂良 , 更扳倒了长孙无忌 。而扳倒长孙无忌的罪名则是他谋反 , 这就有意思了 , 前面我们知道长孙无忌曾经借助“谋反”这个罪名冤死了一大批人 , 如今这个故事在他身上重新上演了 。长孙无忌这位大唐第一功臣的结局是被流放黔州 , 数月后 , 许敬宗又趁李治让他重审此案的机会 , 干脆派人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 斩草除根 , 死无对证 。

长孙无忌明显是冤死的 , 因为他虽是权臣 , 但却根本没有谋反之心 , 不过是被幕后的武则天和台前小丑许敬宗等联合使用的手段而已 。但他的死依然被部分史学家评价为:“他冤死 , 确实活该!”这么评价的原因主要是他在前面的为祸太多造成的冤案太重 , 已经超过了他被冤杀的程度吧 。

其他网友观点

长孙无忌的贬亡 , 与废王立武息息相关 , 更是后续重要一着 , 幕后推手是李治不是武则天 。很多人以为废王立武是李治过于宠爱武则天的表现 , 其实大谬 , 这是皇权与相权的一次交锋 , 最终李治代表的皇权胜出 。但世事难料 , 夺权后李治生病中风 , 失去执政能力 , 才有后来的武周代唐 。


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文章插图
唐朝以三省六部制削弱分散相权 , 但在唐初却有一人的权力已与西汉丞相无二 , 论打仗他不如李靖李勣 , 论治国不如房玄龄杜如晦 , 论直言敢谏不如魏征王珪 , 他就是长孙皇后的兄长唐太宗的大舅子 , 李治的娘舅长孙无忌 。(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李世民在世时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 , 无忌力也” , 是凌烟阁第一功臣 。李治能继位 , 关键在于这位娘舅的倾力相助 , 高宗即位后 , 封他为太尉 , 同中书门下为宰相 。

背后有关陇世家的长孙无忌 , 个人声望在李治继位初期已如日中天 。永徽四年即653年利用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 , 几乎将所有的政敌与潜在对手消灭 , 基本上完成了对朝政的垄断 , 彻底架空了外甥唐高宗 。至此长孙无忌得意忘形 , 曾在宴席上问宾客 , “我与隋越国公杨素相比如何”?杨素势压公卿 , 其子杨玄感率先反隋 。听宾客们的回答后 , 长孙无忌说“我自己觉我比不上当年的越国公杨素主要有一点 , 杨素位极人臣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 , 而我位极人臣的时候还很年轻” 。满满的自负和骄狂溢于言表 。


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文章插图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被架空 , 亲娘舅也不行 。或许深思熟虑 , 或许临时起意 , 李治要废了关陇贵族在后宫的代言人王皇后 , 立武氏武则天 。但这事绕不过长孙无忌 , 便大肆贿赂他 , “帝将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 无忌屡言不可 , 帝乃密遣使赐无忌金银宝器各一车、绫锦十车 , 以悦其意” 。“又幸其第 , 擢三子皆朝散大夫” 。武则天武氏也没闲着 , 让母亲杨氏“自诣无忌宅 , 屡加祈请” , 又派礼部尚书许敬宗请托 , 结果收了礼的长孙无忌却“厉色折之” 。(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文章插图
这下把李治武则天得罪透了 , 在李勣支持下 , 武则天封后 , 但事情没完 , “皇后以无忌先受重赏而不助己 , 心甚衔之” , 武则天忌恨 , 唐高宗权柄依然失落 , 更急切 , 659年 , 武则天的忠臣中书令许敬宗揣摩上意 , 让人奏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 , 此论一出朝野哗然 。可是对于这桩大案 , 唐高宗表示震惊 , 还假惺惺滴下眼泪 , 却没有彻查 , 也没有找来长孙无忌当面对质 , 就把亲娘舅发配到了黔州 。流放后 , 唐高宗又让支持废后的李勣和许敬宗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 , 于是许敬宗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 , 逼死长孙无忌 。

读史鉴今 , 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

其他网友观点

李治对长孙无忌的意见一点不比武则天小 , 他虽然藉着长孙的支持荣登皇位 , 但这并不代表他会感激——或者说喜欢这个舅舅 。这里面有个逻辑问题 。

长孙无忌扶持李治也是觉得他易于掌控 , 对此李治不会无感 。李治即位后 , 长孙无忌——以及褚遂良一直以托孤大臣的身份、态度强硬地把持朝政也让他感觉不爽 , 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武则天的入宫让局势发生了变化 , 她在成为李治得力助手的同时笼络了一个围着她转的小集团 , 她想取代王皇后的野心也成为李治制衡长孙无忌的抓手——李治着迷于武则天之“媚” , 却并不排除他想利用她的能力和智商扳倒长孙无忌的可能 。

对此长孙无忌当然反对 , 太宗时期的政策延续以及维持既有现状是他的权力基础 , 重新立后——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人事变化无异于重新洗牌 。李治多次与舅舅沟通——甚至送礼无果 , 打脸之后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 最后硬着头皮力挺实则已经亮明了与舅舅决裂的态度 。所以当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时 , 他才有着吊诡的表现:故作惊讶却不问案情 , 旋即做出了撤职和流放的决定 。这也就不难理解后来长孙无忌被逼自杀时他为什么无动于衷了 。

【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武则天整垮长孙无忌并逼他自杀,李治为何不救长孙无忌?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