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草莓无病壮苗技术

草莓极易遭受病毒的侵染,产量和经济效益因之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草莓病毒的侵染具有潜伏性,栽培种受到1–2种病毒侵染后,往往很长一段时期无明显症状,因此生产上往往轻视此病的危害和防治 。与常规苗相比,草莓无毒苗有两大优势:一是生长势旺盛,植株整齐;二是结果数多,果形大而整齐,产量高 。在江苏草莓产区调查宝交早生等主栽品种,田间比较试验表明,生产上常规草莓苗较无毒苗减产至少30%以上,严重的减产50%以上 。
尽管草莓无毒种苗价格较高,但在春季作为繁殖用种苗,成本并不高,而且无病毒苗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


 
一、选用适宜草莓品种
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消费需求或加工要求,选用优质丰产品种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丰香、明宝、枥木少女、幸香、章姬等 。
二、建立专用草莓秧苗繁殖圃
生产中多在浆果采收后,将生产园留作繁殖苗田,隔行去行,进行繁殖 。由于土壤养分消耗大、母株未经选择、田间病害易侵染、母株营养面积小等,所以秧苗质量差,这是造成草莓产量低,品质差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秧苗繁殖圃 。
1、圃地准备
(1)繁殖园的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的地块 。要求土壤为不干燥、不板结、不积水、不重茬、无病虫害的沙壤土 。按1:(5–6)的比例留足苗床 。
(2)整地施肥 。冬耕冻垡,土壤耕翻20–25cm,早春耕翻一遍,2月底前整地作畦,并施足优质厩肥1500–2000kg、45%三元复合肥30–40kg 。深翻耙平整细,做成1.5m宽平畦 。
2、母株栽植
(1)栽植方式 。母株栽植的株行距,应根据品种特性、栽植时期、栽培条件而定 。发生匍匐茎能力强的品种,可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母株栽植早,肥水条件比较好,栽培管理精细,发生匍匐茎多,也应采用较大的株行距 。美国6号、宝交早生、美巨星2号等品种,每母株需营养面积1–1.2m 。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植优良母株600–800株 。在包括沟宽1.5m的畦中间定植1行,株距60cm左右,包沟2.5m宽的畦栽植2行,离沟边50cm各栽1行,株距70–80cm 。
(2)栽植要求 。一般于11–12月或翌年3–4月栽植母株,延长繁殖期 。栽植时要去掉母株的老叶、残叶,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栽植深度使心叶基部、根茎顶部与土面相平,栽时按实 。栽后及时浇水保湿促活棵,如干旱缺水田可在定植浇水后用大土块或树枝条在苗边架空,及时盖超薄地膜,并在离苗5cm处开2个直径2cm大小的通气孔,既可保湿又防高温促进活棵 。在正常成活后于4月中下旬揭除地膜 。
三、科学管理草莓秧苗繁殖圃
1、肥水管理 。栽后要及时松土浇水,为幼苗扎根创造疏松湿润的土壤条件 。切忌高氮大水,以防苗徒长、花芽分化受阻和病害发生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追肥,若植株长势较弱,可结合松土浇水 。天旱时5–7d浇1次水或小水轻灌,不可大水漫灌 。要结合除草经常浅中耕,梅雨天或大水时要及时排水降渍 。底肥不足的,可在匍匐茎发生期,补施追肥2–3次,每667平方米每次不超过10–15kg三元复合肥,或结合松土用稀薄酵素菌腐熟清粪水轻浇 。
2、母株与匍匐茎的管理
(1)摘除花茎 。春季栽植的母株,应注意及时疏除母株上出现的花蕾,减少营养消耗,促发匍匐茎和形成健壮子株 。
(2)整理茎蔓 。植于棚内的母株,应控制棚内温度等条件,经常整理和固定匍匐茎,可将其引向空处 。在匍匐茎的叶丛处用土压茎,或用草秆、弓形铁丝等给予固定,使子株间距保持10–15cm,在定苗后,去除母株苗和后发匍匐茎小苗,从而达到株丛间通风透光,保证每一子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 。
(3)喷施赤霉素 。将0.3–0.5g赤霉素原粉(1g一小袋分2–3份),用少许酒精溶解,加10kg水,每株5–10mL,叶面喷施 。
(4)化学和人工除草 。在栽苗前结合碎垡,每667平方米用48%氟乐灵乳油150–200mL土面均匀喷雾,干旱时施药后要及时松土,可防止禾本科等一年生杂草萌芽出土 。生长期间单子叶杂草2–3叶期,用盖草能、禾草克等防治 。并整理茎蔓,使其分布均匀,土块压茎,促使生根 。
(5)摘除老叶病叶 。经常摘除衰老叶片和病叶,保持母株5–6张绿叶和匍匐茎子苗4–5张绿叶,促进子苗加快生长 。
(6)病虫害防治 。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如发生地下害虫,可用乐斯本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泼浇,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辛硫磷乳剂150–200g喷拌炒香饼肥10kg傍晚撒施田间,毒饵诱杀 。选用农地乐、苦内酯、阿维虫清、抑太保、王天星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叶面害虫,病害用多氧清、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各选一种适当浓度防治 。

【培育草莓无病壮苗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