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一部《水浒传》把108位好汉及其周边数百位人物讲得淋漓尽致,当我们翻开这本书(最主流的100回本)时,却发现出现在大家视线内的第一位好汉并不在108将之列 。他就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王进出现在《水浒传》的第2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

王进的父亲一棒打得高俅三四个月起不了床(是否太狠?),现在人家做了太尉,要报复 。王进见机行事,当夜就走 。王进说要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那里许多军官喜欢他使的枪棒,边庭正是用人之时 。其实呢,太尉就是军队的大领导,王进一走,高太尉就撒下了捉拿逃军的公告 。王进见了史太公自称姓张,就在隐姓埋名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到了延安府,很多熟人,怎么可能隐姓埋名呢?同时,老种经略相公怎么可能不受太尉管辖呢?宋代杯酒释兵权后,根本不会有地方军阀割据,因此去延安府是自投罗网 。

不管王进怎么想的,反正就是走了 。

历史上也真有其人,也叫“王进”,还叫“王庆” 。北宋文献中有记载,其中内容:北宋的禁军将领(文献中没说是教头)王进在京城得罪了高官(文献中没指明是高俅),先是逃到到延安小种经略府的故人那守边关 。在西北,王进领兵和西夏的小股部队有过战斗,皆获胜 。后王进又投靠河北的战将种师中和种师道门下任先锋,在后来的太原战役中,随同种师中力战而死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历史上的王进为国捐躯,《水浒传》原著中没有交代下落,电视剧中说是病死 。

回到《水浒传》原著之中,第2回就安排了王进出场,仅仅是为了引出史进和鲁达吗?笔者认为不是这样的 。

整部《水浒传》都在表示着作者的观点,明线是铲除奸佞和为国尽忠,暗线则是感叹社会,表达着对世道的无奈 。

同样是面对高俅的迫害,王进选择了第一时间一走了之,得以成功避祸去边关建功立业 。王进的经历简直是在告诉林冲,以及和林冲一样遭受迫害的人:与权贵斗是斗不过的,识时务者为俊杰,一走了之是最好的出路 。

在大结局部分,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迷信朝廷、想靠战功博个功名和出身的,多数阵亡、病亡或被害死;而有个好结局的,都是弃了朝廷、急流勇退者,像燕青、武松、李俊、阮小七、柴进、李应、公孙胜等数人,他们出走的出走,出家的出家,出海的出海……

王进的出走,走在整体好汉的开端;燕青等人的出走,走在了整体好汉的结尾 。一个开端,一个结尾,对于作者来讲面对权贵,“走”是最好的选择 。不要对权贵、对朝廷抱有幻想,委曲求全、投降招安只能是死路一条!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作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对现实不愤怒吗?愤怒是一定的,只是无可奈何 。

尽管施耐庵针对统治者给《水浒传》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宋江诸人受招安的结局,一定程度淡化了统治者对这部书的反感 。但毕竟读者看重的是生动曲折的故事和活灵活现的人物 。《水浒传》处处生动地描写了官员的贪婪残酷,下层人走投无路的反抗,也在许多细节上渲染了反抗行动的暴力和血腥 。

因此,《水浒传》从成书伊始,就不招统治者待见,在明清时期被列入禁书名单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施耐庵对统治者做出了妥协,最终活了下来 。时间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金圣叹腰斩了《水浒传》,把受招安、征辽、镇压方腊等回目全部砍掉 。而且他在批点文字中,高度褒扬了反抗性强的鲁智深、武松、李逵诸人,处处贬损以造反为手段目的为受招安而做大官的宋江、戴宗诸人 。如此,腰斩后的《水浒传》只剩下造反的故事了,全书凸显的主题成了“造反有理,招安有罪”了,完全没有了忠于朝廷的“政治正确性” 。

最终,苏州大才子金圣叹罹祸被杀 。对此您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您发表您的真实观点!

其他网友观点

王进世代军伍出身,与林冲同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但他似乎比林冲要豁达一些 。他一眼就看穿了高俅的本性,似此小人得志必然会公报私仇,有道是"不怕官,只怕管",与其在小人手下受气,活的不快活 。倘若稍有闪失,被他寻一个罪名,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果如此老母无人奉养,岂不悔杀了王进这个大孝子 。于是当机立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凭一身本领投奔守边老种经略相公处效力 。王进可谓机智练达,避开了军卒耳目,成功逃出东京 。林冲与其相比,就显的迂腐、守拙、懦弱 。总是看不透高俅,抱着幻想,结果被害的家破人亡 。在被追杀中,林冲终于觉悟了,激起了血性,杀了仇人帮凶,无耐之下被逼上了梁山山 。至于王进不上梁山大概有其以下理由:一是王进本来没有落草的想法,与其世代军伍出身有关,秉持纲常,心里装的是大宋朝廷 。躲避的是高俅,投奔的仍是宋朝边庭守将 。二是梁山当时名头并不响亮,即使当时已树旗开张,恐怕也没引起朝廷的重视 。王进大概也不知道梁山有人聚众造反 。因王伦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只怕把名头搞大,引起官军的围剿 。假设王进也上的梁山,恐怕五虎将会有一席之地,似秦明、董平小地方的军官就要退而次之了 。三是王进被逼迫的程度有限,路上又遇上了史进父子款待有加,不曾吃过高俅的苦头 。后来明未清初浙江乌程人陈忱又写了一部《水浒后传》,写道金兵入侵靖康之变后,梁山仅存的三十二人在混江龙李俊的带领下远走海外暹罗国,机缘巧合李俊当了国王,又封了个五虎上将 。其中就有王进和祝家庄逃走的铁棒栾廷玉 。所谓五虎大概都受三国故事的影响吧?

其他网友观点

王进上不上梁山,只有作者说了算 。应该问,为什么施耐庵不安排王进上梁山?

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人物 。书中第二回便写道“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王进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父亲是王升 。高俅先前未发迹时,被王升打伤 。两家的梁子由此结下 。高俅当上太尉时,便决意报复王升的儿子王进 。王进无奈之下,只好出走东京,一路向西,最后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多少年来,很多人为王进没有上梁山颇多猜测 。分析下来大致如下:一是王进和高俅有恩怨,并没有获罪,还没逼到份上 。二是王进家中有老母,而且出走时老母直接说“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只恐没处走!”而刚好,王进有投靠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的打算 。三是除了投靠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之外,王进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留在史家庄 。但他执意出走,主要的目的就是“镇守边庭”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以上都是基于故事内容的分析 。在小说中,情节是安排出来的,王进上不上梁山,还不是作者的安排?这就转入另一个问题,施耐庵为什么要以王进开篇,而且还不让他上梁山?

王进的头衔是教头 。教头虽然没有职位,但还是属于武官群体 。水浒中,很多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属于这一群体 。武官群体面对朝廷恶势力,会怎么做?自然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 。王进则选择逃离体制 。王进的出走揭开了北宋黑暗政治的一面,施耐庵无疑是比较痛恨这一切的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同时,儒家有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所以,王进骨子是受儒家影响的 。同时,儒家思想也要求人们,不满你可以逃离,但不能反抗,更不能落草为寇 。细心品味,施耐庵对落草为寇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综合来看,水浒开篇写王进,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北宋末年的现实太黑暗,体制内尤为黑暗;二是忠良,正直之人是要受到迫害的,这是后面诸多英雄遭遇的一贯逻辑 。

所以,王进的出场更像是奠定了一种的基调 。伴随着王进的出场,“九纹龙”史进及“豹子头”林冲的故事也就自然地展开了 。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
文章插图

【《水浒传》中,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对比王进,林冲的遭遇则更进一步 。面对逼迫,林冲多了忍让而少了反抗,即便有也是被动反抗 。这就注定了面对层层逼迫,他最终要落草为寇 。林冲的遭遇更是直接说明“乱自上作” 。试想,施耐庵一上来就阐明这个主题,是不是太不循序渐进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