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二战时法国拥有强大陆军,却为何迅速投降呢?
二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 , 法国当时的陆军号称世界第一陆军 。在各大军事强国中陆军不管从人数还是装备上都排名世界第一位 。法国人敢号称世界第一是有原因的 。二战没有开始之前 , 法国拥有280万军队 , 预备役300万 。法国陆军拥有150以上口径的火炮10000门 , 陆军拥有120多个师 , 将近250万人 。法国陆军装备有坦克3000多辆 , 坦克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比德国的先进 。法国的索玛重型坦克和B1重型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坦克 。还有不计其数的装甲车辆和卡车 。法国空军当时装备有2000多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 其中战斗机将近1000架 , 轰炸机300多架 , 法国空军的装备在当时的欧洲算是比较精良的 。法国还有一只实力不错的海军 。但是为什么法国会在战争爆发以后短短的40多天里被德国击败 。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法国准备不充分 。德国在和波兰的战争中胜利以后 , 法国高层人物德国不会对法国动武 , 麻痹大意 , 等德国人打过来的时候 , 已经晚了 。还有就是法国菌多高层的战术思想有问题 , 偏重于防守 , 对马奇诺防线看的太重 , 认为只要守住防线德国人就没有办法入侵法国 。等德国人绕过马奇诺防线以后 , 德国人的装甲部队的闪电战战术 , 让法国人难以适应 , 在等坦克的进攻下法国军队溃不成军 。当时的法国军队的高层军官法军战术思想老化 , 故步自封 , 把先进的坦克分散配备给了步兵当做火炮和掩体使用 , 限制了装甲部队的使用方式 。最后一战时法国军队死伤惨重 , 军队普遍都有厌战情绪 , 士兵都不想打战 , 怎么能不输 。所以结果就是德国用了43天就占领了当时欧洲的第一军事强国法国 。
其他网友观点其实没别的原因 , 就是法国人不想打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 , 战争还没开打 , 法国人就已经未战先怯了 。
↓法国国旗的另类含义
文章插图
1939年9月1日 , 德国入侵波兰 。作为波兰的盟国 , 法国自然是要出手帮忙的 。
当时 , 德军在西线只有43个师 , 其中的32个师还是预备役部队 。(整个西线德军没有一辆坦克)
而当时的法军有98个师(其中有28个师是后备师和要塞师)和2,500辆坦克 。战力是德军的三倍左右 。如此大的实力差距 , 用当时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首长威廉·凯特尔的话说 , 只要法国下达东进命令 , 法军很容易就能够突入德军防卫薄弱的西部防线 。
但是 , 法军并没有发动实质性的进攻 。法军士兵在德军入侵波兰后 , 只是向法德边境前进了5千米(3英里) , 就停止了进攻 。
那么 , 法国当时为什么不进攻德国呢?原因非常复杂 , 这里不赘述 。简单的说 , 就是法国没有最好与德国全面开战的准备——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 , 法国都没有最好战争准备 。
因此 , 在波兰投降 , 苏德瓜分波兰 , 德军主力西调之后 , 法国做出了如下决定:在整个1940年 , 不采取主动行动 。法国政府在这一年内 , 执行并落实一个巨大的现代化和扩军方案 , 其中包括大约24个装甲师 。在扩军完成后 , 法国于1941年夏天 , 联合荷兰、比利时对德国实施一个决定性的攻势 。(如果荷比卢三国不愿意出兵 , 就强迫它们出兵)
也就是说 , 按照法国的计划 , 法军与德国的决战时间是1941年6月 , 早于这个时间 , 法国没有跟德国死磕的勇气 。至于在这个准备期 , 如何应对德国的进攻 , 法国则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马奇诺防线上 。
文章插图
不过 , 大家也都知道 , 德军并没有让法国的计划如愿 。1940年5月10日 , 德军在法国预定计划的前一年 , 就发动了西线战役 。并且德军根本没进攻马奇诺防线 , 而是从防线北侧的荷比卢三国绕过了马奇诺防线 。
前面说了 , 法国没有完成战争计划是不敢跟德国决战的 。因此 , 当德军闪击荷兰和比利时两国时 , 法国上下全部懵了 。
具体懵到什么程度了呢?战争开打后的第六天 , 也就是1948年5月16日 , 当英法联军被围困于敦刻尔克 , 英国首相丘吉尔质问法国总保罗·雷诺为什么不派兵增援时 , 保罗·雷诺尴尬的说——自己没有战略预备队 。
也就是说 , 本土作战的法国居然拿不出战略预备队增援前线 。而无法援救 , 自然也就说明法国没有发动反攻的能力 。
文章插图
说到这里 , 想必大家心里也清楚了 。法国虽然号称有三百万陆军 , 但当它面对德军的闪电战时 , 它根本就没有快速聚拢部队 , 组织有效抵抗的能力 。
1940年五月底 , 面对德军有可能发动对巴黎的总攻 。法军新任司令马克希姆·魏刚拼凑了49个师加上英国的2个师 , 编成了3个军团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成了东西大约300英里的魏刚防线 , 企图以这条如同“危房”的稀烂防线 , 阻止德军南下 。
然而 , “死马”就是“死马” , 一堆临时拼凑的部队终究是乌合之众 。当德军以137个师的兵力对“魏刚防线”发动总攻后 , 这条防线仅仅抵抗了十天就崩溃了 。在这十天时间 , 仅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就抓了25万俘虏 。
1940年6月10日 , 法国政府高层意识到 , 法国北部怕是守不住了 。他们能做的 , 无非就是三个选择:
一、死守巴黎;
二、退出巴黎 , 在南部聚拢部队继续抵抗;
三、退出巴黎 , 与德国展开谈判;
第一条绝对不可行 , 所以直接被否了 。为什么不可行呢?因为按照法国人的观念 , 力尽投降不是丢人的事 , 如果因为战争而让巴黎葬于火海 , 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巴黎决战的提议被直接否了 。(法共提议“宁愿巴黎毁灭 , 也不愿投降” , 但法共当时不是执政党)
由于第一条不可行 , 而剩下的两条选择不管选哪个 , 都是要放弃巴黎 。于是法国政府便不战而退 , 把巴黎拱手送给了德军 。
文章插图
1940年6月14日 , 法国政府退到波尔多 。此时法国政府还有两个选择:是继续抵抗 , 还是立即投降 。
继续抵抗的资本是当时的马奇诺防线还没有被德军攻破 , 防线内还有几十万精锐;立即投降的资本也一样 , 就是有几十万部队 , 如果现在投降 , 手上还有谈判的筹码 。
如果此时 , 做决定的人是中国领导人或者苏联领导人 , 肯定是要抵抗到底的 。但法国人的理念不一样 , 其高层经过内部协商后 , 在临时首都波尔多宣布:停止一切抵抗 , 并派代表与德签订停战协定 。
随后 , 德国接受投降 。至此 , 持续一个月时间的法国战役结束 , 法国正式投降 。
文章插图
那么 , 法国高层为什么不选择抵抗呢?其实原因在前面都说了 。
第一、法国北部的防线已经崩了 , 法政府手里只有南部地区 。而以法国的实际情况 , 一旦北部失守了 , 以南部的条件想要进行有组织的抵抗是不可能的 。
第二、法国人的心态崩了 。毕竟一个月之内被消灭百万大军 , 不管换做是谁 , 都会产生无法赢得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的感觉 。中国不也有汪精卫之流么?
第三、法国人认为力尽投降不丢脸 。这是西方国家对战争的共同认识 。如果英国没有英吉利海峡隔着 , 情况估计也一样 。
另外 , 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 , 就是法国及时投降 , 可以把战争转移到别国身上 。比如英国和苏联 。而它可以继续保存实力 。
文章插图
法国投降后 , 法国没事了 。可英国被炸成了稀巴烂 , 苏联被炸成了月球表面 。而同盟国战后论功行赏 , 法国的好处一点不少 。一个抵抗了才一个月的国家居然也能位列安理会五常 。它凭什么?还不就是凭借它在战争期间保存了实力 。有被英国拉拢的资本 。
其他网友观点二战爆发时候的法国不管啥军都不咋地 , 包括陆军也不强 。迅速投降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 狗子就随便梳理一些~
首先法国人在二战时期对战争的态度是消极的 , 毕竟一战主战场就在自己地盘上打 , 也付出了130万人的代价 , 真的打怕了 。而且一战的堑壕战表现出了防御战的巨大优势 , 所以法国人在一战之后主流的作战思路就是防御战 。所以也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修筑了马奇诺防线 。
文章插图
当然 , 修马奇诺防线倒也不是法国人一厢情愿的希望德国人来硬刚这条线 , 因为一战的时候德国人也没从这块山地进攻 , 而是借道比利时打过去的 。所以说 , 法国人把马奇诺防线修到比利时那块停止的原因就是 , 逼着德国人只能再一次绕比利时 。这招的目的是脱比利时、荷兰、英国人一块下水 , 以一种拉帮结派而非自强的心态来维持国防本身就是一种怯战消极的表现 。
文章插图
德国的上层由普鲁士这种非常带有军事风格的架构组成 , 加上一战结束后 , 法国对德国近乎剥削性质的不平等条约让德国人在二战充满着复仇+极端民族主义心态 。而法国信奉自由主义 , 公民的国家责任意识很淡薄 , 二战前夕还在搞什么每周40小时工作制 , 加上2-30年代金融危机 , 整个民族心态和工业产能极为废材 。
整个消极的心态令法国的军队建设也非常糟糕 , 到危机四伏的1939年 , 虽然法国已经动员了57个步兵师 , 但坦克师才1个 。大多数枪支和火炮都还是一战时期遗留的 , 空军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 , 作战思路也很陈旧 , 军队的训练程度也远不及德军 。
我们得知道 , 德国人的闪电战简直就是一战那种堑壕防御战的克星 , 而闪电战非常依赖机械化部队和前线轰炸机 , 而法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缺根筋 。
文章插图
德军入侵法国的战术当然也很优秀 , 先用类似一战的套路干比利时 , 然后英法联军跑比利时帮忙 , 陷入胶着 。然后一波装甲部队直接从阿登森林绕后 , 直接切断了法国本土和法比边界联军的联系和补给 , 结果就是将大量英法联军直接包了饺子 。
文章插图
这种狂风暴雨一样的打法让本身就很消极的法国人提不起一点反抗的念头 , 甚至感觉被按在地上摩擦还有点小舒服
文章插图
所以说 , 法国人的迅速投降和法国人本身的文化理念 , 消极的军事建设态度 , 陈旧的战术和武器装备都有关 , 法国人在开战前压根就没做好战争的准备 。
其他网友观点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 。
文章插图
在网络的江湖上 , 至今仍然流传着“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传说 , 将法国“留得青山在 , 不愁没柴烧”的特点概括得淋淋尽致 。
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 , 根源在于法国给世界带来的反差实在太剧烈 。
要知道 , 二战爆发前的法国 , 陆军拥有123个步兵师 , 共计250万步兵 , 大口径火炮10700门、坦克3250辆 , 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实至名归;海军拥有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9艘轻重巡洋舰、50余艘各类驱逐舰及101艘潜艇 , 排名世界第四;而在空军更是拥有700架战斗机、260架轰炸机、180架侦察机和400架对地攻击机 , 总体实力令纳粹德国相形见绌 。
然而 , 在德国法西斯的猛烈进攻下 , 法国仅坚持了40多天就举手投降 , 还不如苏德战争期间苏军在巴甫洛夫大楼坚持的时间长 , 着实令人大跌眼镜!
那么 , 军力如此强悍的法国在纳粹德国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文章插图
1、区位条件很尴尬
在影视剧《亮剑》中 , 特工专家山本一木大佐曾向日本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司令长官筱冢义男阐述过法国的区位特征 。他认为 , 相比于我国国土的广阔纵深 , 法国本土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巨大的战略纵深 , 但却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 这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风卷残云的侵略提供了巨大便利 , 其机械化部队可快速向任何一个点出击 , 这意味着一旦巴黎失守 , 德法战争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
而法国的区位特征 , 在英国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里夫所著的《地理与世界霸权》一书中也有系统阐述 , 在这本书中 , 法国的定位是“大洋强国” 。
从法国的国土形状来看 , 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毗邻大西洋和地中海 , 东部和西南方向则和欧洲大陆相连 , 是真正的陆海复合型强国 。
文章插图
应该说 , 这样的区位使法国有陆海两个方向的扩张便利 , 但却也极易导致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所以当德国大举西进 , 法国根本无路可退 。毕竟法国不是英国这样的岛国 , 海军实力不足以为法国提供反败为胜的资本 。再加上彼时的西班牙弗朗哥政权和纳粹德国更为亲近 , 所以一旦法国北部沦陷 , 法国的结局必然是万劫不复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法国发达的交通网 , 更加速了德国的侵略步伐 。不过能让德国筋疲力竭的 , 终归还是本土的纵深 , 而法国纵然有1234.7万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 , 也难以弥补本土55万平方公里国土在纵深上的尴尬 。
文章插图
2、历史包袱很沉重
虽然是一战战胜国 , 但法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却比战败的德国更加惨重 。
战争期间 , 法国共有131.5万军人阵亡 , 超过280万人 , 劳动力人口损失136.5万人 , 损失人口总数超过500万 , 而当时的法国总人口不过才4000多万人 , 可以说战争的人口损失使法国人口结构恶性畸变 , 可以说一战让法国损失了整整一代人 。
不仅如此 , 一战的西线战事还将法国占本土面积的7%的东北部10省卷入战争 , 东北重工业基地几乎全部化为焦土 , 法国工业遭到了空前打击 , 再加上战争中劳动力的损失 , 法国工业和农牧业长期低迷 。
文章插图
更尴尬的是 , 巨大的战争损耗让法国沦为债务国 , 财政赤字长期居高不下 , 法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也开始空前尖锐 。
所以 , 尽管法国元帅福煦在《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惊呼“这不是和平 , 这是20年的休战” , 法国却再也没有参战的勇气了 。当纳粹德国东山再起后 , 法国和英国成为“绥靖政策”的忠实拥趸 , 对法西斯主义步步妥协退让 。即便德国吃掉捷克斯洛伐克等盟友 , 甚至大举入侵波兰 , 法国不得已对德宣战 , 法国也只是和德国在法德边界进行了长达9个多月的“沉默战争” , 对战争极其消极 。
因此当德军神兵天降时 , 法军只能一败涂地 。
文章插图
3、战争理念很落后
基于一战期间堑壕战的巨大成功 , 法国在战争结束后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 , 而后比利时又修建了类似的坚固工事 , 法国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但法国万万没想到 , 德军竟然从最不可能的阿登森林“趁虚而入” , 令法国措手不及 。
1932年希特勒上台后 , 纳粹德国开始疯狂地重整军备 , 短短数年时间 , 德军陆军数量猛增数十倍 , 海军和空军得到恢复 , 除先进的武器装备陆续装备 , 闪电战等先进的军事理念也让德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如虎添翼 。
于是二战爆发后 , 德军用27天征服波兰 , 用23天征服挪威 , 18天征服比利时 , 5天征服荷兰 , 4小时征服丹麦 。当1940年5月10日对法战争发起时 , 德军的闪电战早已炉火纯青 。
文章插图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 当德军出其不意地从阿登森林突入法国境内后 , 德军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巨大优势横冲直撞 , 令猝不及防的法军难以招架 , 数十万英法联军更是被团团围困在敦刻尔克 , 陷入被德军围歼的绝境中 。
但直到这时 , 法国仍将坦克等武器作为步兵的掩护和火力补充 , 迷恋马其诺防线这样的堑壕战 , 可以说正是这种落后的军事理念让法军一败涂地 , 最终数十万法军只能在巴黎沦陷前举手投降 , 法国也由此彻底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
另外 , 应该明确的是 , 由于二战前苏联和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 , 所以此时的苏联作为德国的盟友 , 也为德国提供了巨大帮助 , 这种帮助就是动员法国境内的无产阶级为纳粹德国提供帮助 , 这也是法国速败的重要因素 。
文章插图
而且 , 由于英美等列强对法国在一战后强势报复德国的行为大为不满 , 这使得法国并未达到压制并阻挡德国东山再起的目的 。而一战后的德国很快在美国财团的支持下 , 迅速恢复元气 , 并重新成为法国的梦魇 。
1940年6月22日 , 维希法国向德国投降 , 法国战败 , 这是法国的奇耻大辱 。
当然 , 也正因为法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投降 , 才保存了大量的实力 , 这为战后法国迅速恢复实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
文章插图
多有疏漏 , 烦请斧正 。
我是静夜史 , 期待您的关注 。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萨沙 , 我来回答 。
文章插图
主要是法国国土面积太小 , 回旋余地不够 。
法国在我们心中似乎是个欧洲大国 , 其实本土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 , 而我国东北都有面积47万平方公里 , 等于两个法国大 。
更要命的是 , 德军的主攻方向 , 北方和中部都是平原 , 一马平川 , 非常适合装甲部队的突飞猛进 。
所以 , 在德军突破马奇诺防线以后 , 法军就很难抵抗 。
文章插图
当时法军的主力联合英军 , 都在法国北方的低地国家 , 正在和德军激战 。
另外法军主力 , 就在固守马奇诺防线 。
现在既然马奇诺防线被突破 , 北方的法军来不及回头 , 马奇诺防线的法军步兵根本追不上装甲军团的突击速度 。
正面的少量法军也挡不住德军的攻势 , 色当战役只持续了1天 , 整体防线就被突破 。
而德军13日突破防线以后 , 20日就杀到了海边的努瓦耶勒 , 完成了合围 。
文章插图
由此 , 北方低地国家的英法联军主力崩溃 , 马奇诺防线的法军也七零八落 。
从战略角度来说 , 法军已经战败 , 除非全军退守南部山区 , 说不定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
但南部地区面积也不大 , 不能长时间坚持 。
况且 , 法国南部在一战期间也没有遭到战火破坏 , 此次如果退守持久战 , 恐怕就要被打成七零八落 。
文章插图
这种情况下 , 法国政府决定投降 。
其实 , 法兰西战役5月10日爆发 , 仅仅10天就结束了 , 以后就是收尾工作 。
这就是平原地区作战的劣势 , 强大的一方就更强 , 弱的一方就更弱 。
其他网友观点二战爆发时 , 法国投降 , 一直备受诟病 , 那么法国为什么那么快就投降?
一、 综合实力不敌德国、观念陈旧二战时期 , 法国陆军在欧洲不能算是强大的 , 或者说他不是最强大的 , 要排在德国、苏联和英国之后 。
以钢产量为例 , 1940年法国钢产量是226吨 , 德国是2210吨 , 苏联是1832吨 , 英国是1230吨 。
二战德国军费开支是561亿美元 , 苏联433亿美元 , 英国316亿美元 , 法国184亿美元 。
文章插图
二战爆发是法国的坦克防御能力比德国厉害 , 但是一则法军思想观念陈旧 , 它的坦克不是独立编制 , 没有办法发挥最佳效能;二则它通讯方式落后 , 没有双回路电台 , 还要靠旗语联系;三是它的坦克是单人炮塔 , 车长又要指挥 , 又要装填炮弹 , 作战效率极其低下 。
对于德国人在法国战役的装甲战术 ,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惊得目瞪口呆:"我简直不明白 , 运用大量快速装甲部队进行袭击会引起这样剧烈的变革 。"
战争首先拼的是综合国力 , 光凭爱国热情不行 。
文章插图
二、 国土面积狭小法国本土面积只有54万平方公里 , 没有战略纵深 , 不能像苏联那样打持久战 。而且法国三分之二地区是平原 , 也不能像中国那样打游击战 。在德军入侵法国后 , 没有抵抗的力量 , 也没有抵抗的条件 。
法国投降之前 ,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全部投降 , 英军对法国爱莫能助 。
法军伤亡、被俘210万人 , 精锐部队不复存在 。
由于法国人力缺乏 , 战争初期法国已动员了三分之一适龄服役男子入伍 , 无潜力可挖 。
1940年5月16日德军长驱直入的时候 , 丘吉尔问法国统帅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甘末林摇摇头 , 耸耸肩 , 说:
"没有战略预备队!"
文章插图
三、军人厌战法国是个浪漫的民族 , 对于战争结果 , 没有德国和日本以及苏联那么在乎输赢 。
一战的时候 , 法国军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 付出了巨大伤亡 , 仅仅是凡尔登战役法军就阵亡54万 。
日军和德军从来都是越挫越勇 , 日俄战争那么惨烈 , 从来没有见日军发怵的 , 但是法兰西人承受不了 。
凡尔登残酷的战斗给浪漫的法兰西民族造成了心理阴影 , 战争的残酷"几乎导致法军叛变 , 以至于高层不得不安慰士兵说 , 以后我们再也不打这么残酷的阵地战了 , 才使叛变没有真正发生 。"
文章插图
此后的战斗中法军士兵拒绝进行进攻性的战斗 , 只是守在战壕中进行保卫战 。
之后的凡尔登要塞争夺战 , 法军一直在要塞碉堡以机枪、迫击炮、强力弹弓(发射手榴弹)对抗来袭的德军 , 说明法国军人很理性 , 缺乏舍生忘死的精神 。
在法国战役期间 , 成群结队的法军俘虏无精打采地把枪支扔给德军 , 任凭放在坦克下面压毁 。
投降的法军甚至堵塞了道路 , 以至于德军士兵说"我们没有时间接受投降 , 到路边去 。" 。
法军将领魏刚后来心情沉重地写道 , 使他"最感触目惊心的 , 就是德军的坦克和飞机 , 已使法军士兵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现象 。这要算是德军的一个最大的成功" 。
文章插图
四、投降派占上风法国统治阶层当时在战和降问题上争执不下 , 内阁和议会抵抗派和投降派对立严重 , 总的来说 , 悲观、失望情绪占了上风 , 总理雷诺无法获得议会信任而辞职 , 投降派首领贝当元帅主政 , 法国就迈向了投降之路 。
投降之后 , 法国变成自由区和占领区两部分 , 希特勒没有欺人太甚 , 投降条件不是那么苛刻 。
而且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得以保留 , 法国只是受了皮肉之苦 , 并没有伤筋动骨 , 损失并没有那么大 , 对法国人来说可以接受 。
但不管怎么说投降也是一直耻辱 , 是法国人心里永远的痛 。不过当时的情况由不得自己 , 也是大势所趋之下的一种无奈 。
其他网友观点法国快速沦陷的原因有三:一是德军战略决策正确;二是法军战略决策失误;三是德军作战理念先进 , 法军作战理念落后 。有关这三方面原因的具体阐述 , 笔者曾分别写了二战系列第40篇 , 第58篇 , 第57篇 , 现在按照顺序贴过来 。
第一个原因 , 德军战略决策正确
说起德军如何取得二战期间最大战果这件事 , 实在是让人无限感慨:这世间事 , 有太多的不可预测 。因为从德军最初制定的计划来看 , 他们本不会取胜 。可当一次塞翁失马的事件以及一次弄巧成拙的事件发生后 , 局面发生了大逆转 。最终导致德军采用了全新计划 , 迎来了二战期间最大战果 。
1、原计划差强人意
波兰战役结束后 , 德国元首就命令部下尽早制定出进攻法国的计划 。德军统帅部倒是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 鼓捣出了一份方案 。但这个方案却无法让德国元首满意 , 因为它完全就是一战时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翻版 , 这里我们称之为山寨版“施里芬计划” 。而且与原版的施里芬计划相比 , 这个山寨货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文章插图
一是因为法军本就认为德军的进攻方案不会超出施里芬计划的范围 , 法军主力正是集结在比利时一线 , 等待德军再次从低地杀来 , 面对法军布下的口袋 , 德军获胜的机会渺茫 。
二是这个“山寨版”的施里芬计划最大的弱点 , 它仅仅以割裂英法联军为目标 , 而没有把歼灭法军主力作为目标 , 德军将再度进入消耗战的状态 。如果不能速战速决 , 德军有可能再度陷入一战时的困难处境 。
不过以常规视角审视德军与英法联军对峙的局面 , 尽管山寨版“施里芬计划”差强人意 , 却又别无他选 。
2、塞翁失马
文章插图
山寨版“施里芬计划”制定后 , 英法的情报人员千方百计地想要获取有关这一计划的内容 , 却毫无进展 。正当他们束手无策之时 , 天下掉下个大馅饼 。1940年1月10日 , 德军总参谋部一位军官携带着山寨版“施里芬计划”的全部资料 , 前往波恩与空军商讨计划细节 。途中 , 因迷失方向而迫降至比利时境内 , 这位德军军官未能将文件全部焚毁 , 该计划就此落入英法之手 。至此 , 这个山寨版“施里芬计划”再无成功实施的可能 。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坦因其实早就对山寨版“施里芬计划”颇有微词 , 在注意到这一计划明显缺陷的同时 , 他也思考到了一个绝妙的破局之策:把主力攻势转移到阿登地区 , 这也是敌人最意想不到的路线 。而且 , 他在请教了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后 , 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心 。以往因阿登地区山路崎岖 , 一向被兵家视为不适合开展大兵团作战的区域 。但古德里安告诉他 , 德军的装甲车辆完全可以从这里通过 。如今 , 山寨版“施里芬计划”泄密 , 曼施坦因认为正是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践的最佳时机 。
可曼施坦因多次将自己的计划上报统帅部 , 却遭到了统帅部高层的反对 , 他的计划被置之不理 , 曼施坦因多方游说无果 , 直到转机的到来 。
3、弄巧成拙
德军统帅部高层对曼施坦因到处游说他自己的方案 , 藐视统帅部的做法极其不满 , 于是他们(时任陆军总司令的伯劳希契、时任总参谋长的哈尔德)决定把曼施坦因调离 , 让他离决策层远远的 , 去做一个步兵军的军长 , 这就剥夺了曼施坦因的发言机会 。
却不想 , 统帅部高层这次失算了 。
因为德国元首决定 , 要召见新上任的几位军长 , 这其中就有曼施坦因 。
文章插图
曼施坦因抓住了这次机会 , 向德国元首陈述了自己的构想 。据曼施坦因回忆 , 德国元首对他的计划:“简直像精灵似的理解地非常快” , 并且对他完全支持 。
尽管德国元首在事后宣称 , 主攻阿登地区的做法完全是他本人的构想 , 而曼施坦因不过是“当我谈到西线方面的计划时 , 在所有的将领当中 , 就只有曼施坦因一个人了解我的思想 。”
但那时候德国的事情就是这样 , 有了元首的支持 , 没有办不到的 。德军统帅部被迫接受了主攻阿登地区的构想 , 并在1940年5月法兰西战役开始后成功实施 , 德军只用了39天就击败了号称拥有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 而德军突破法军防线的计划 , 史学界称之为“曼施坦因计划” 。
第二个原因 , 法军战略决策失误
谈到“二战时 , 法国为何败亡那么快”这个话题 , 目前最中规中矩的答案就是:法军的军事思想僵化 , 完全拘泥于一战时所取得的战场经验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建立起来的马其诺防线 , 却被德军绕过 , 随后在德军的“闪电”袭击之下不堪一击 。
这的确可以说是法军迅速败亡的原因 , 但并不是唯一的 。抛开军事理念方面的差距 , 法军在战略部署方面也存在严重失误 , 他们犯下了一个“南辕北辙”式的错误 。
文章插图
怎么个南辕北辙法呢?
当时 , 英法联军在研判了西线局势后认为:德军不外乎从南、中、北三个方向进攻法国 。
南路 , 是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 , 如果德军从这里来 , 将是英法最愿意看到的 , 他们有信心使这里成为德军的噩梦 。
中路 , 是阿登地区 。这里地形崎岖 , 一向被兵家视为不利于展开大规模运动作战 。
北路 , 是比利时 , 这是一战时德军曾走过的老路 , 其路线是经比利时中部以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 。
综合对这三个方向的分析 , 英法联军决策层认为德军最有可能选择的 , 还是一战时的老路 , 所以就把这个方向作为了防御重点 。
而德军在最初的时候 , 也的确是这么计划的 , 进攻北路 。这个计划一旦实施 , 德军将走进英法的圈套 , 陷入对德军不利的僵局中 。然而在1940年1月10日 , 德军发生了一次空难泄密事故 , 其进攻计划就此落入英法之手 。
文章插图
这迫使德军对原计划进行了修改 , 德军名将曼施坦因提出:将主要突击方向由北路的比利时改为中路的阿登地区 , 他在请教了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后 , 确定德国的大规模坦克群是可以通过阿登地区的 , 曼施坦因计划最终被采纳 。
与此同时 , 英法联军在得到德军的原计划后 , 丝毫不认为德军会在计划泄漏后做出任何的修改 , 依然坚信德军会走北路 。
就这样 , 英法联军犯下了这个“南辕北辙”的错误 。在德军决定主攻阿登地区后 , 英法却依然不断地加强法军北路的实力 , 削弱在中路部署的部队 , 这无疑是完全配合了德军的新计划 。英法联军的主力部队向比利时中部推进得越远 , 那么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越容易向阿登地区推进 , 进而迂回到英法联军的后方并将其截断 。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 , 英法联军越在北路努力 , 就离自己阻击德军的目标越远 , 法国战役的结果就此注定 。
第三个原因 , 德军作战理念先进 , 法军作战理念落后
公元1934年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发生了一件事 。在现代人眼里 , 这件事在世界军事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但在时人眼中 , 却是件不起眼的小事 。因为与那一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大事件”相比 , 法国的这件事实在是微不足道 。
文章插图
那一年 , 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恢复帝制 , 成为了“伪满洲国”皇帝;
那一年 , 那位奥利地人正式成为了德国元首 , 其势力在德国已是根深蒂固;
那一年 , 苏联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内部运动 。
就连意大利队在本土夺得世界杯都显得比法国的这件事要重要得多 , 毕竟法国只是有一个叫戴高乐的人 , 出版了一本名为《建立职业军》(又名未来的陆军)的书而已 。
但就是这本书 , 却导致了二战爆发后 , 法国的灭亡 。
在《建立职业军》中 , 未来的法国总统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可能的作战对象及其特点 , 进行了具体分析 , 他科学地预见到未来战争中战斗行动的机动性空前增大 , 并有坦克战河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运动战等新特点战争也会在未来的战场上相继出现 。
戴高乐认为:唯一可靠的保卫法国的措施不是沿用过时的要赛式防御 , 而是必须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精悍职业军队——6个机动能力很高的装甲师 。这种装甲师与航空兵协同 , 实施广泛地机动作战 , 将成为现代战争中决定胜负的重要突击力量 。
文章插图
也许戴高乐没有意识到 , 他这本书的出版 , 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因为那时候法国政府正在加足马力修建马其诺防线 , 从1928年起 , 每年都将国防经费的一半投入其中 , 法军信奉的是一战后的成功经验 , 即所谓“野战炮兵掩护下的 , 经过要塞加强的 , 不间断线性防御” 。
组建机械化部队?这与法军内部的主流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
戴高乐的书在法国无人问津 , 只卖出了750册 , 但却引起了德国人的极大兴趣 , 购买了200册 。后来的“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得到这本书后 , 把戴高乐的军事思想与自己的主张融合在一起 , 形成了自己的装甲师编制和坦克战术以及“闪电战”作战理论的雏形 。6年后 , 德国人将戴高乐的理论付诸实践 , 只用了33天就击败了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 。
文章插图
德军占领法国后 , 有一位法国采访人员采访古德里安 , 古德里安问那位采访人员:“我的那位伟大的法国同行最近在战术上又有些什么新发展?”这位采访人员竟呆若木鸡 , 不知所云 , 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戴高乐这个名字和他的著作 。
后来 , 法国作家博那在《夏尔·戴高乐》一书中 , 引用了一位法国人对德国人讲的一句话:“德国人赢得战争只花了15法郎”——15法郎 , 是戴高乐那本书的售价 。
其他网友观点在二战爆发前 , 法国的陆军在理论上是非常强大的 , 这主要是表现在数据上 , 当时法军部队接近三百万 , 其中二百五十万是陆军 , 上万门大口径火炮 , 三千辆坦克 , 两千多架军事用途的飞机 , 这样规模的部队 , 即便在今天也足以威慑任何无核国家 , 结果在德军的猛烈攻势下 , 法国人才四十多天就战败了 , 这个结果是出乎所有国家意料的 , 为什么法国人完全不经打呢?
文章插图
法军
一战损失惨重 , 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势力对外扩张事实上 , 在战争开始之初 , 不只是法国人不经打 , 英国人面对德军时也是吃了大亏 , 这个结果其实在战前就已经出现端倪了 , 在一战后 , 英法两国虽然是战胜国 , 但是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综合国力下降 , 严重的伤亡 , 经济衰退 。
一战并没有彻底的解决各国之间矛盾 , 利益划分也不均衡 , 所以在亚欧大陆冲突还在持续着 , 但是英法两国并不愿意卷入一场新的战争中 , 苏联 , 德国 , 美国逐渐崛起 。
文章插图
二战前的美国
在希特勒上台后 , 德国逐渐走出了困境 , 但是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 面对德国的崛起和扩张 , 英法两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制裁 , 而是一味的容忍 , 并试图祸水东引 , 尝试激化德国和苏联的矛盾 。在德国兼并奥地利 , 德国 , 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政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 , 希特勒更加的肆无忌惮 , 助长了法西斯势力对外扩张的气焰 。
经济衰退导致法国和德国的差距逐渐拉大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 美国经济大萧条爆发 , 其影响也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冲击 , 英国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 法国 , 德国失业率也是高居不下 , 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 , 向美国大量贷款 , 大力新建基础设施 , 改革货币 , 解决了德国内部的失业率高居不下 , 通货膨胀严重等问题 , 工业也开始迅速发展 。
而法国政府却始终没有出台积极的经济政策 , 也让德国在经济规模 , 工业体量等方面逐渐超过了法国 , 虽然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 , 在工业生产上 , 很多重要的工业设施 , 或者是用于军工的零配件不能生产 , 但是德国政府很快就无视了《凡尔赛条件》 , 不但扩张了军队 , 在工业上也不断突破限制 。
文章插图
《凡尔赛条约》
德国在经济逐渐复苏后 , 有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发展 , 基础设施建设 , 解决了就业问题 , 国家逐渐回到了正轨上 , 虽然这背后的风险是债台高筑 , 但是很显然希特勒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 而那些较为保守的国家 , 却在外交 , 内政上都陷入了不同的困境 。
战略思想的落后 , 导致了法国迅速战败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落后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后了 , 二战中的法国就属于战略思想落后的一方 , 修筑马奇诺防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 毕竟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必备的环节 。
法国在二战中 , 还在以步兵为主要战斗力这是最大的问题 , 用步兵来面对机械化部队 , 不但机动不灵活 , 战斗力也没法划等号 , 所以当法军面对德国的坦克群和机械化部队冲击的时候 , 立刻溃不成军 , 并且难以组织有效反击 , 这和欧洲某国用骑兵冲击坦克一样可笑 。
文章插图
法军
近代的战争历史 , 每隔10-20年 , 就是一次跨越时代的转变 , 一战时期步兵加上坚固的防御工事是战争的主力 , 到了二战 , 德国的坦克集群 , 机械化部队让盟军吃尽苦头 , 发展还未成熟的潜艇 , 导弹也在战场上崭露头角 , 法国还在用一战的作战思维和德军较量 , 能坚持一个月已经很不错了 。
其他网友观点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 , 德国对波兰发发动了闪电战 , 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 。由于英法是波兰的同盟国 , 因此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英法宣战 , 英法也正式加入到了战争之中 。当时德军主力在东线猛攻波兰 , 在西线来说德军只有43个师 , 其中的32个师还是预备队 , 并且整个西线的德军没有一辆坦克 。
文章插图
而西线的法军呢?可以说实力非常雄厚 , 拥有98个师和2500辆坦克 , 就这样的实力 , 如果当时乘着德军主力进攻波兰的时候法军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全面性的进攻 , 那么德国西线的防线将会很容易就被法军突破 , 法军会很轻易地攻入德国腹地 。按照当时一位纳粹将军的话来说 , 如果英法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同时在西线发动进攻 , 后果将不堪设想 。
而奇怪的是 , 在德国对波兰开战后 , 英法联军在西线毫无动静 , 直到波兰被德国完全打败 , 也没在西线放一枪 , 法军也只是在德国进攻波兰后前进了5公里便再也没有进攻了 , 而英国的动作则更为缓慢 , 直到10月11日 , 也就是波兰战役结束后3个星期才从国内调集了4个师到法国参战 。
由此 , 英法联军丧失了第一个击败德国的战机 , 那就是在开战的时候当德军主力进攻波兰的时候在西线发动进攻 。之所以出现这种“静默战争” , 有两方面的原因 , 一方面是当时的英法还没有意识到世界大战已经到来 , 心理上完全没有准备;另一方面便是战争准备不足 , 虽然法军在西线拥有强大的军力 , 但是法国当时没有准备好足够的物资以保障部队的作战 , 即便真的发动进攻也会因为战备物资不足而可能陷入困境 。
所以从这点来说 , 以前我们都认为当时希特勒集中主力进攻波兰 , 是在赌英法不会在西线对德国发动进攻 , 其实希特勒当时并没有完全在赌 , 而是他知道英法在战备方面的情况 , 由此认为英法在德国进攻波兰后暂时不会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 , 德国要做的就是迅速结束波兰的战争 , 然后把主力从东线抽调到西线 , 这样便能改变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局了 。
文章插图
▲进攻波兰的死后希特勒并不是完全在赌英法不会进攻 , 而是认为他们大概率不会进攻
在1939年德国迅速结束波兰的战争后 , 法国便调整了战略 , 这个战略在当时来说还是合理的:法国政府在一年之内大力扩军 , 扩军计划中包括了24个装甲师 , 在扩军完成之后再联合英国、荷兰、比利时对德国发动进攻 , 进攻时间计划在1941年 。如果法国的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 , 那么即便不能打败德国 , 也会与德国打成类似于一战西线的场景 , 那就是德国与西线的英法长期对峙 , 谁也赢不了谁 , 但以当时德国的国力如果真的跟英法耗起来 , 最后吃不消的肯定是德国了 。
所以法国计划在1941年之前对德国采取守势 , 防守德国主要就依靠马奇诺防线 。说到这里 , 法国的战略就很明显了 , 防守反击 。
在这里 , 法国犯了第二个严重的错误 , 就是照搬照抄了一战的模式 , 但当时已经进入了二战时期 , 一战时期的阵地战、堑壕战显然已经落伍 , 德国人也总结了一战失败的教训才发明了闪电战 , 为的就是打破阵地战和堑壕战的束缚 。
其实如果能在马奇诺防线防守的话 , 其实也能守住 , 毕竟这条防线法国人也耗了巨资 , 花了12年的时间才建成 , 防御体系相当地完善且坚固 。但这道防线最大的缺点就是 , 太短了!
文章插图
如上图 , 马奇诺防线只修在了法国和德国边境 , 并没有修到卢森堡和比利时 。因此德军在进攻法国的时候便直接绕开了马奇诺防线 , 从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攻入了法国境内 。当时法军主力基本都集中在了马奇诺防线附近 , 而当德军主力攻入法国腹地的时候 , 此时法国竟然抽不出战略预备队来抵挡蜂拥而入的德军!
当时的法国被德军的这种战术直接给打的懵逼了 , 懵逼到了什么程度呢?战争的第六天 , 也就是1940年的5月16日 , 英法联军被困在了敦刻尔克地区 , 当时的法国竟然派不出一兵一卒去救援他们 。
由于法国对战争准备严重不足 , 国家没有动员起来 , 在5月底德军就要攻到巴黎的时候 , 法国菜东拼西凑了49个师和2个英国师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构筑了大约300英里长的防线 , 称为“魏刚防线” 。由于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防线 , 法国在137个德国师的猛攻下 , 仅仅10天就被打的崩溃 , 光是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就俘虏了25万战俘 。
文章插图
▲当时第一个打进巴黎的部队是第六集团军 , 后来这支军团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
到了6月份的时候 , 由于“魏刚防线”被德军粉碎 , 巴黎直接暴露在了德军的面前 , 当时的法国高层就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在巴黎死守 , 要么撤出巴黎 。如果坚守巴黎 , 就意味着巴黎会被打成一片废墟 , 这对于法国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 经过法国高层激烈的讨论 , 最终决定撤出巴黎 。其实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 , 巴黎也守不住 , 如果真的死守也只是多抗几天而已 。
文章插图
法国政府撤出巴黎后便搬到了波尔多 , 其实这个时候法国还是有些本钱跟德国人继续打的 , 首先在马奇诺防线哪里还有几十万的精锐 , 其次英国在这个时候还是法国的盟友 , 也会全力支持法国继续跟德国人干 。当然 , 能继续打下去的前提是法国要能把全国动员起来 ,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再动员似乎为时已晚了 , 高层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 最终决定投降 。
其实当时法国宣布投降也是正常 , 因为法国要继续跟德国打下去 , 前提是全国要能组织动员起来 , 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来不及了 , 并且在西方文化中投降并不丢脸 , 打不过了可以体面地投降 , 要是继续跟德国打下去 , 全国都得打成一片废墟 , 还不如把这个包扔给英国和苏联 , 让他们去跟德国人死磕 , 自己也能保存实力 。
其他网友观点军事上的迅速崩溃让法国心理防线崩溃 , 法国核心阶层丧失了斗志 , 敦刻尔克失利以后 , 法军最精锐的第一集团军精锐部队已经彻底丧失 , 法军总司令甘末林手里已经是无兵可派 。继任的魏刚和贝当也是一筹莫展 ,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 法国就投降了 。法国素有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之称 , 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 , 一战都能跟德意志死磕 。为什么就二战拜败的如此之惨 。而且一直被人笑话到现在 。法国人自己也是满腹委屈和谁说 。
文章插图
法兰西民族已经腐败了 , 这是戴高乐在英国建立“自由法国”抵抗组织的时候对当时法国的评价 , 国虽大 , 忘战必危 , 法国不仅忘记战争 , 而且军事思想保守 , 抱守残缺 。在对待希特勒的问题上 , 绥靖 , 纵容 , 希望牺牲小国来保全自己 。待战争爆发以后又依靠马奇诺防线 , 在战略上已经失败 。在战役对峙中 , 法兰西秉持一战传统 , 实行轮班制度 。各团级单位下属的连 , 抽签调到后方修整 。高级军官没有现代战争意识 。贪生怕死 , 不愿意为国家流血牺牲 。在敦刻尔克失利以后 , 继任三军总司令的魏刚和依旧是无济于事 , 用于守卫巴黎的只有49个残师 。而德国用于进攻巴黎的有90个师 。魏刚根本无力防守巴黎 。
文章插图
法国到底败在哪里 , 军事上的就不提了 , 战略战术都不是德的对手 , 更关键是在精神上的 , 不是说法国投降了我们就鄙视他 , 是你毫无抵抗之心的态度让人鄙视 。整个欧洲战场法奸是最多的 , 在二战的结束的时候 , 欧洲通用语言改成了英语 , 法国代表对此提出抗议 , 美国代表直言 , 你们是要说德语吗 。英国面对德国宁死不降 , 苏联为此牺牲整整一代人 , 波兰虽弱 , 但依旧抵抗到了最后一天 。对比之下 , 法国就显得过于垃圾了 。对比法国 , 如果把法国的武器装备给中国 , "李云龙大概能把岗村宁次捆到意大利炮上 , 一支有战斗意志军队可以战胜一切 , 而没有了战斗意志军队即便有最现代化的武器也注定是失败的 。
文章插图
但在站在法国人立场来看法国缺乏纵深 , 又没有英国人的海峡阻隔 。失败在早晚的事情 , 一战法国已经牺牲一代人了 , 坚持战斗只会让法国再死一代人 , 既然最后结局以失败告终 , 不如投降法国本土会沦为一片焦土 , 法兰西就4000万人 , 损失不起!但问题在于 , 能不能打是能力问题 , 投不投降是立场问题 。最无法容忍的是 , 当法军解放巴黎时 , 过去几年猥琐投降的男人们 , 争相走上街头嘲讽那些屈身于德国人的女同胞们 。这一刻的法兰西是才是最无耻的 。更为关注的是对于法奸 , 战后 , 法国没有进行任何清算 。
文章插图
【有人说二战时法国拥有强大陆军,却为何迅速投降呢?】我是清水空流 , 历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推荐阅读
- 宝宝肚子胀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肚子胀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每天锻炼半小时,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
- 男性怎样五天快速戒烟?男性戒烟有哪些食疗方法?
- 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怎样保健养生?
- 秋季祛湿汤有哪些?祛湿气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 产后易肥胖的部位有哪些?产后减肥如何把握时机?
- 冬季预防老人口腔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 怎么练腹肌最有效最快?练腹肌最快的方法
- 调理老年人失眠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失眠的食疗方有什么?
- 老年人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