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方剂、处方大全与调理方法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 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炎症既可局限于一个部位 , 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
急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分娩、产褥、流产、宫腔手术时消毒不严 , 或在经期时 , 病原体(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侵人内生殖器引起的 。症见高热或伴寒战 , 下腹剧痛有坠胀感 , 伴尿频便秘 , 白带增多呈脓性 , 有臭味 。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急性治疗不及时 , 不彻底 , 体质虚弱时 , 迁延为慢性盆腔炎 。症见低热 , 腰骶下腹坠胀不适 , 劳动后、月经前后、性交后疼痛加剧 , 伴有尿频 , 白带增多 , 经期延长 , 月经过多 , 痛经 , 不孕等 。
本病归属中医学“腹痛”、“痛经”“带下”“月经不调”“不孕”的范畴 。
(一)辨证论治
1.湿毒壅盛型治宜清热解毒 , 利湿排脓 , 选用银翘红酱解毒汤(上海中医学院方):金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草、薏苡仁、牡丹皮、栀子、赤芍、桃仁、延胡索、川楝子、乳香、没药 。
2.瘀毒内结型治宜破瘀散结 , 清热解毒 , 选用棱莪消积汤(上海中医学院方):三棱、莪术、丹参、延胡索、赤芍、牡丹皮、桃仁、红藤、薏苡仁、败酱草 。
3.瘀湿热积型治宜活血化瘀 , 清热利湿 , 选用慢盆汤(南京中医学院方):红花、丹参、赤芍、葛根、制香附、乌药、木香、延胡索、小茴香、桂枝、牡丹皮、泽泻 。
(二)名医名方
养阴清热汤(朱小南)
1.功效养阴清热 。
2.主治盆腔炎及其他附件炎(阴虚火盛型) 。
3.组成鲜生地黄30克 , 樗白皮、大红藤各15克 , 川黄柏、知母、怀山药、粉丹皮、茯苓、山茱萸各9克 , 甘草5克 。
4.用法每日1剂 , 水煎2次 , 早晚分服 。
清热化湿汤(蔡小荪)
【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方剂、处方大全与调理方法】1.功效清热利湿 , 解毒祛瘀 。
2.主治急、慢性盆腔炎 。
3.组成败酱草30克 , 红藤、鸭跖草各20克 , 茯苓、牡丹皮各12克 , 赤芍、金铃子、延胡索、怀牛膝各10克 , 柴胡5克 , 川桂枝3克 。
4.加减兼有炎性肿块加桃仁泥、皂角刺、海藻;赤白带下加椿根皮、鸡冠花 。
5.用法水煎服 。
健脾补肾汤(丛春雨)
1.功效补脾肾 , 祛寒湿 , 束带脉 , 固冲任 。
2.主治慢性盆腔炎(脾肾亏虚型 , 寒湿内阻型) 。症见腰酸腹胀 , 白带量多而清稀 , 纳差 , 乏力 。
3.组成土炒白术、生山药各30克 , 酒浸巴戟天、大熟地黄各15克 , 炒黑杜仲、肉苁蓉、酒炒白芍、炒五味子各9克 , 建莲子10粒 , 水炒补骨脂3克 。
4.用法每日1剂 , 水煎2次 , 早晚分服 。
清热导滞汤(宋充济)
1.功效
2.理理气活血.
理气活血 , 清热通络 。
2.主治
慢性盆腔炎所伴发的月经不调 , 带下 , 痛经 , 癥瘕 , 不孕 。
3.组成忍冬藤、鸡苏散(包)、红藤各12克 , 当归、炒白芍、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 , 柴胡6克 。
4.加减气滞者 , 加橘叶、乌药、青皮;乳房肿块者 , 加路路通、小金片;月经量多者 , 加槐米、侧柏炭;夹瘀者 , 加茜根、失笑散、益母草;带多色黄者 , 加椿根皮、墓头回;肿块者 , 加三棱、莪术 。
5.用法水煎服 。
柴枳败酱汤(刘云鹏)
1.功效清热凉血 , 行瘀镇痛 , 理气消积 。
2.主治盆腔炎之瘀热内结证 。症见小腹疼痛 , 黄白带下等 。
3.组成败酱草30克 , 赤芍、白芍、丹参、红藤各15克 , 三棱、莪术、香附各12克 , 柴胡、枳实、牛膝、大黄各9克 , 甘草6克 。
4.加减急性发作者 , 配伍五味消毒饮或选加大、小承气汤等;若系癥瘕不化者 , 配加土鳖虫9克 , 鳖甲15克;黄白带下有气味者 , 加黄柏9克 , 蒲公英、薏苡仁各30克;经行腹痛拒按者 , 加蒲黄9克 , 五灵脂12克;经期延长者 , 加蒲黄、茜草各9克 , 炒贯众15~30克;气虚者 , 加党参15克 , 白术9克 。
5.用法水煎服 。
经验方一(蔡小荪)
1.功效养阴和营 。
2.主治结核性盆腔炎 。症见颧红咽燥 , 手足心热 , 午后潮热 , 夜寐盗汗 , 月经失调 , 量少色红 , 甚至闭经 , 舌质红 , 脉细数 。
3.组成功劳叶20克 , 山海螺15克 , 百部12克 , 当归、鳖甲、丹参、怀牛膝、生地黄、女贞子、鱼腥草各9克 。
4.加减潮热较甚者 , 加地骨皮9克 , 银柴胡5克;盗汗者 , 加柏子仁丸12克吞服;内热便秘者 , 加知母、麻仁各9克 。
5.用法水煎服 。
6.按语经来期间 , 可用四物汤为主 , 养血调经 , 扶正补虚 , 随证加味 。
经验方二(蔡小荪)
1.功效理气化瘀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症见少腹两侧隐痛 , 坠胀 , 喜暖喜按 , 经来前后较甚 , 时有低热 , 腰骶酸楚 , 带下色黄 , 月经失调 , 痛经 , 不孕 。
3.组成败酱草、红藤、紫草根各20克 , 茯苓12克 , 桂枝3.克 , 赤芍、牡丹皮、桃仁泥、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各9克 。
4.加减黄带多者 , 加椿根皮、鸡冠花各12克;腰酸者 , 加续断、狗脊各9克;气虚者 , 加党参、茯苓各12克 , 白术9克 , 生甘草3克;血虚者 , 加当归、生地黄、白芍各9克 , 川芎5克;便秘者 , 加全瓜蒌12克 , 生草3克 。
5.用法水煎服 。
经验方三(蔡小荪)
1.功效清热泻火 , 化湿祛瘀 。
2.主治急性盆腔炎 。症见下腹剧痛拒按 , 发热恶寒 , 甚至满腹压痛或反跳痛 , 带下色黄或呈脓性 , 大便或溏 , 伴有尿急尿频 , 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弦滑数 。
3.组成败酱草、红藤、生薏苡仁各30克 , 鸭跖草20克 , 赤芍、牡丹皮、延胡索各12克 , 金铃子、连翘、黑山栀仁各9克 , 柴胡梢、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 。
4.加减大便秘结者 , 加大黄、玄明粉各5克;便溏热臭者 , 加条黄芩9克 , 川黄连3克;尿急者 , 加泽泻、淡竹叶各9克;带下色黄如脓者 , 加黄柏9克 , 椿根皮、木槿花各12克;腹胀气滞者 , 加香附、台乌药各9克;瘀滞者 , 加丹参12克 , 川牛膝9克 。
5.用法水煎服 。
6.按语热退痛止后 , 还须清热化瘀 , 适当调治 , 以防转为慢性炎症 。
疏气定痛汤(刘奉五)
1.功效行气活血 , 化瘀止痛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 腰腹疼痛 , 属气滞血瘀型者 。
3.组成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当归、台乌药各9克 , 枳壳、木香各5克 , 没药3克 。
4.用法水煎服 。
清热利湿汤(刘奉五)
1.功效清热利湿 , 行气活血 , 化瘀止痛 。
2.主治慢性盆腔炎(湿热下注型) 。症见气血郁结 , 腰腹疼痛拒按 , 伴有低热 , 带下黄稠 , 时有尿频者 。
3.组成蒲公英、连翘各15克 , 瞿麦、萹蓄、滑石各12克 , 木通3克 , 车前子、延胡索各9克 。
4.用法水煎服 。
清热解毒汤(刘奉五)
1.功效清热解毒 , 利湿活血 , 消肿止痛 。
2.主治急性盆腔炎属湿毒热盛型者 。
3.组成冬瓜子30克 ,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 , 瞿麦、萹蓄各12克 , 车前子、地骨皮、牡丹皮各9克 , 赤芍6克 。
4.用法水煎服 。
解毒内消汤(刘奉五)
1.功效清热解毒 , 活血化瘀 , 消肿止痛 。
2.主治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内聚者 。
3.组成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冬瓜子各30克 , 犀黄丸(分2次吞服)、土贝母、赤小豆各9克 , 赤芍、牡丹皮、甘草节各6克 , 大黄3克 。
4.用法水煎服 。
暖宫定痛汤(刘奉五)
1.功效疏散寒湿 , 温暖胞宫 , 行气活血 , 化瘀止痛 。
2.主治慢性盆腔炎属于下焦寒湿 , 气血凝结者 , 或用于宫冷不孕 。
3.组成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胡芦巴、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乌药、香附各9克 。
4.用法水煎服 。
地蚤汤(张达黄)
1.功效疏肝理气 , 活血化瘀 , 清热利湿 。
2.主治盆腔炎 。
3.组成蚤休、紫花地丁、虎杖各15克 , 当归、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 , 川芎5克 。
4.加减热毒重者 , 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偏血热者 , 加牡丹皮;偏湿热者 , 加黄柏;湿重者 , 加车前子、粉萆薢;瘀滞明显者 , 加山楂肉、桃仁、败酱草;触及包块者 , 选加生鸡内金、昆布、枳实、三棱、莪术;剧痛胀痛者 , 加枳壳、香附;刺痛者 , 加乳香、没药、失笑散;痛在少腹者 , 加橘核;痛在腰部者 , 加续断、桑寄生、杜仲 。
5.用法水煎服 。
6.按语本方专为盆腔炎中医辨证属热者而设 , 若属寒性者则非本方所宜 。
橘核昆藻汤(季衡友)
1.功效调气活血 , 逐瘀软坚 。
2.主治盆腔炎性包块 。症见下腹胀痛拒按 , 腰骶坠胀 , 白带增多 , 舌质暗有紫斑点 , 脉沉或涩 。
3.组成白英15克 , 橘核、鳖甲(先)、茯苓、海蛤粉各12克 , 昆布、海藻、夏枯草、当归、赤芍、川楝子、延胡索各10克 , 香附6克 。
4.加减如素有胃痛者 , 去海藻、海蛤粉 , 加佛手片、鸡内金各6克;包块较大者 , 加莪术10克 , 龟版(先煎)12克 , 丹参15克 。
5.用法水煎服 。
6.按语本方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显著效果 , 且药性平和 , 可以久服 , 若配以“艾透药”外敷 , 则相得益彰 。
“艾透药”组成为透骨草、艾叶各250克 , 桑寄生190克 , 续断、五加皮、赤芍、当归尾、防风各120克 , 千年健、白芷、羌活、独活、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90克 , 追地风、川椒、桃仁各60克 。
上药共研粉末 , 纱布袋装 , 每袋0.5千克 , 每日隔水蒸热 , 用干燥毛巾包好 , 热敷下腹部1次 , 每次敷半小时 。药袋用后放在通风处晾干 , 次日再用 , 1袋可用10~15天 。月经期不敷 。
加减三仁汤(傅方珍)
1.功效清热化湿 , 宣畅三焦 。
2.主治湿热内蕴所致的妇人急、慢性盆腔炎 。症见头痛身重 , 口淡乏味 , 胸闷不舒 , 少腹隐痛 ,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 , 舌淡红 , 苔黄厚腻 , 脉滑 。
3.组成杏仁、薏苡仁、淡竹叶、厚朴、法半夏、陈皮、茯苓、泽泻、车前子各10克 , 蔻仁6克 。
4.加减如湿困脾胃 , 大便溏泄 , 舌暗体胖者 , 可用三仁汤合四逆散加薤白治之;如纳差 , 呕恶者 , 加半夏、陈皮;如腹痛重者 , 加延胡索、川楝子;如素体阴虚而感湿邪者 , 加砂仁壳、川朴花 。
5.用法水煎服 。
加减清热利湿汤(秦继章)
1.功效清热解毒 , 化瘀利湿 。
2.主治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 。症见发热恶寒 , 小腹胀痛拒按 ,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而呈脓样有臭气 , 舌质红 , 苔稍黄腻 , 脉弦滑而数 。
3.组成败酱草30克 , 金银花、连翘、丹参各24克 , 蒲公英、土茯苓各15克 , 当归12克 , 赤芍、黄芩、牡丹皮、车前子各10克 , 甘草3克 。
4.加减兼有表证者 , 加桂枝、防风、川羌活各10克;大便干结者 , 加大黄、芒硝各10克;下腹有包块而腹痛甚者 , 加乳香10克 , 三棱、莪术各15克;胃纳不佳者 , 加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各15克;气血虚弱者 , 加黄芪24克 , 党参10克 , 熟地黄20克 。
5.用法水煎服 。
盆炎清热汤(罗元恺)
1.功效清热化湿 , 活血祛瘀 , 行气止痛 。
2.主治急性盆腔炎 。症见发热 , 恶寒或寒战 , 头重且痛 , 下腹胀痛拒按 , 按之有反跳动 , 其压痛点多在耻骨联合上缘两侧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腰胀坠痛 , 带下量增多 , 色黄 , 质稠 , 有臭秽气 。
3.组成蒲公英、车前草、败酱草各30克 , 金银花、绵茵陈、丹参各25克 , 台乌药、桃仁泥、延胡索各15克 , 牡丹皮、黄柏各12克 , 栀子10克 。
4.加减高热者 , 加青蒿(后下)12克 , 白薇30克;有寒战者 , 再加防风9克;月经量多者 , 加益母草30克 , 蒲黄9克;化脓者 , 加冬瓜仁、生薏仁各30克;腹胀严重者 , 加木香(后下)10克 , 大腹皮20克;尿痛者 , 加滑石25克 , 甘草梢6克 。
5.用法水煎服 。
盆腔炎祛湿促孕汤(赵松泉)
1.功效清热利湿 , 解毒消炎 , 消肿止痛 。
2.主治盆腔炎 。症见腹痛拒按 , 胸闷腹胀 , 赤白带下 , 气味臭秽 , 癥瘕痞块 , 尿短灼痛 。
3.组成瞿麦、萹蓄、车前子(包)、败酱草、草河车、冬葵子、马鞭草、萆薢各10克 , 川楝子、延胡索各6克 , 通草3克 。
4.加减若有低热 , 包块增厚者 , 加鳖甲15克 , 穿山甲、青蒿、地骨皮各10克;若血瘀经量少者 , 加牡丹皮、丹参、益母草、五灵脂、蒲黄各10克;若赤褐带多者 , 加茜草、蒲黄炭各6克;若白带多者 , 加椿根皮、鱼腥草各10克;若输卵管不通者 , 加王不留行、路路通、皂角刺、地龙、土鳖虫各10克;若盆腔脓肿或炎性包块疼痛者 , 加犀黄丸3克 , 或活血消炎丸1袋 , 分2次随汤药吞服 。
5.用法水煎服 。
祛寒促孕汤(赵松泉)
1.功效温中散寒 , 理气止痛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症见身倦腰痛 , 腹冷痛 , 畏寒肢冷 , 经行血块 , 喜热喜按 , 白带多而清冷 。
3.组成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台乌药、香附各10克 , 吴茱萸、延胡索、白术、木香、艾叶各6克 , 桂心8克 。
4.加减白带清稀者 , 加薏苡仁、芡实各15克;脾虚水肿 , 便溏者 , 加党参、补骨脂各10克 , 茯苓12克;血虚量少者 , 加当归、熟地黄各10克 , 川芎6克;包块与片状增厚者 , 加昆布、海藻、芙蓉叶各10克 。另外 , 亦可用香附、小茴香各60克 , 食盐1千克炒热 , 装布袋 , 热敷腹部 。
5.用法水煎服 。
止痛化癥汤(王耀廷)
1.功效补中益气 , 活血化瘀 , 软坚散结 , 消癥止痛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症见下腹坠痛 , 腰骶酸痛 , 月经量多 , 带下增多 , 痛经 , 性交痛 。妇检:子宫后位 , 活动受限 , 附件及子宫两旁明显增厚或粘连 , 有大小及形状不等的肿块 , 活动不佳 , 有触痛 , 或有后穹隆触痛 。
3.组成黄芪、党参、白术、怀山药、丹参、芡实、鸡血藤、三棱、莪术、当归、全蝎、鏖虫、蜈蚣、鱼腥草、败酱草、延胡索、川楝子、肉桂、炮姜各适量 。
4.用法水煎服 。
透香开结散(郑长松)
1.功效理气活血 , 破结消癥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
3.组成透骨草、艾叶各30克 , 当归、香附各15克 。
4.用法研细末加食醋炒热 , 布袋装热敷肿处 。
消癥饮(李祥云)
1.功效活血祛瘀 , 散结止痛 , 化痰软坚 , 清热解毒 。
2.主治慢性盆腔炎 。
3.组成薏苡仁30克 , 海藻15克 , 当归、丹参、炮山甲、橘核各12克 , 连翘10克 , 金银花9克 , 茯苓、川芎、青皮各6克 。
4.加减附件增厚、附件囊肿未消失者 , 加三棱、莪术、昆布、牡蛎;气虚者 , 加党参、黄芪;血虚者 , 加鸡血藤、紫河车;脾胃虚弱者 , 加白术、大枣、炙甘草;脾肾阳虚者 , 加枸杞子、怀山药、熟地黄;寒凝气滞者 , 加小茴香、干姜 。
5.用法水煎服 。
银甲丸(王渭川)
1.功效清热除湿 , 解毒祛邪 。
2.主治湿热蕴结下焦所致带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 。
3.组成紫花地丁30克 , 生鳖甲、红藤、蒲公英各24克 , 金银花、连翘、升麻各15克 , 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桔梗、琥珀末各12克 , 茵陈蒿13克 。
4.用法共研细末 , 炼蜜为丸 , 每服3克 , 每日3次 。
蒿蒲解毒汤(罗元恺)
1.功效清热解毒 , 行气化瘀 。
2.主治急性盆腔炎 。症见壮热恶寒 , 小腹灼热 , 腹痛拒按 , 便秘尿黄 , 带下量多 , 色黄质稠 , 气味臭秽 。
3.组成蒲公英30克 , 白薇、丹参、连翘各20克 , 赤芍、桃仁各15克 , 青蒿、牡丹皮、黄柏各12克 , 青皮、川楝子各10克 。
4.加减恶心呕吐 , 不欲饮食者 , 加鲜竹茹15克 , 藿香10克;大便秘结不通者 , 加大黄(后下)12克;小便刺痛者 , 加六一散20克 。
5.用法每日1~2剂 , 每剂煎2次 , 多次分服 。
推荐阅读
- 宝宝肚子胀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肚子胀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哪些方法能让婆婆喜欢上你
- 老人常做什么动作能起到长寿的作用,老人长寿做什么动作好?
- 男人选择姐弟恋的原因
- 说些讨婆婆开心的话
- 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怎样保健养生?
- 每日跑步真的会长寿吗?
- 如何进行突然分娩的急救?临产突然分娩怎么办?
- 秋季祛湿汤有哪些?祛湿气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 产后易肥胖的部位有哪些?产后减肥如何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