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别名】鬼臣(《备急千金要方》)、阳泽(《千金翼方》)、鬼腿(《针灸大成》)、肘尖(《神灸经纶》).
【出处】《灵枢·本输》: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释名】曲,屈曲也;池,水池也.穴为手阳明之合,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穴在凹陷似池处,故名.
【类属】本经合穴.
【穴性】清热祛风、调和营血、通利关节.
【主治】
1.本经所经过的肢体病症肘关节病变,上肢疼痛、麻木、瘫痪、肌肉萎缩,肩关节或腕关节疼痛.
2.头面五官病症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
3.神经系统病症中风昏迷,癫狂.
4.其他病症中暑,热病,瘰疬,腹痛吐泻,高血压.
5.消化系统病症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阑尾炎.
6.皮肤病症皮肤干燥、瘙痒,荨麻疹,水痘,湿疹,丹毒,疥疮,扁平疣或寻常疣,疮疡痈疖,带状疱疹等.
【配伍】配绝骨、膏治疗全身浮肿生疮配支沟、足三里、三阴交治女子月事不来,面黄干呕,妊娠不成;配绝骨、百劳、涌泉治发狂不知尊卑;配天井、合谷、尺泽治疗肘痹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癫疾吐舌,曲池主之.肩胛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治瘿恶气诸隐疹,灸随年壮.
《肘后歌》:鹤膝肿劳难移步,尺泽能舒筋骨痛,更有一穴曲池妙,根寻源流可调停.
《胜玉歌》:两手酸痛,难执物,曲池、合谷共肩髃.
《医宗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热性病症《新疆中医药》1988年第4期报道:针刺曲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1例.体温39.5℃,因药物过敏,遂针刺曲池穴,强刺激,提插捻转30分钟后抽搐停止.观察4小时未见复发.《中国针灸》1989年第1期报道:针刺曲池、合谷穴治疗急性发热521例.强刺激,留针30~120分钟一般每日1次,高热每日2次.结果:多数患者体温在48小时内下降并恢复正常.《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血液病高热100例.将安痛定2ml注入曲池穴,有效率94%.《中国针灸》2003年第8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发热63例.取一侧曲池穴,用1.5寸毫针直刺,得气后拇指向后用力捻转,持续1~5分钟,直至滞针;如患者头身汗出,则可停止捻转,留针30分钟;如无汗出,可加刺对侧穴,按上述手法施术.发热轻者每日治疗1次,病情重者每日治疗2~3次;对定时发热者,在发热前半小时针刺;对有明显发热诱因者,应配合其他疗法祛除病因.经治1~5次,痊愈50例(79.3%),显效10例(15.9%),无效3例(4.8%),有效率95.2%.《职业与健康》2003年第10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高热75例.将盐酸异丙嗪25mg注入双侧曲池穴.结果:1次显效20例,好转55例,全部有效.
2.炎性病症
(1)腮腺炎:《中国针灸》2001年第9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7例.将琥乙宁注射液3ml注入双侧曲池穴,每日1次.结果: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出现.《四川中医》2005年第4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痄腮22例.将鱼腥草液2ml注入双侧曲池穴,每日1次;并取金银花6~9g、板蓝根9~15g、蒲1外敷于患处,12小时换药1次.设对照组20例,只内服及外敷中药.结果:穴位注射组痊愈19例(85%),好转2例(10%),无效1例(5%),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12例(60%),好转4例(20%),无效4例(20%),有效率80%说明鱼腥草液曲池穴注射治疗痄腮确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2)颈痈:《浙江中医杂志》1979年第7期报道:针刺曲池、合谷穴治疗颈痈10例.常规针刺,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经过1~4次治疗,全部治愈.
(3)乳腺炎:《中国针灸》1987年第6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乳腺炎79例曲池深刺2寸左右,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分钟,不留针,出针后再用拇指点压片刻.经过1~3次治疗,全部治愈.
3.头面、五官病症
(1)麦粒肿:《中医杂志》1984年第2期报道曲池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麦粒肿33例.每日1次.经1~2次治疗,痊愈32例(97%),中断治疗1例.《川北医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报道:曲池穴针刺出血治疗麦粒肿500例.用肌肉注射针头深刺曲池穴1~1.5寸,拔针后挤压令之出血每日1次经过3次治疗,痊愈432例(86.4%),显效41例(8.%),好转15例(3%),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为97.6%.《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7期报道:曲池穴点刺出血治疗麦粒肿160例.取患眼对侧曲池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深约23mm,然后用手轻压使其出血2~4滴.次日若病情没有好转可再用同法重复治疗1次.结果:治愈153例(95.6%),其中1次治愈128例(83.7%),2次治愈25例,无效7例(发病3天,且已有脓肿,经过切开排脓而愈).
(2)扁桃体炎:《中国针灸》2001年第4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扁桃体炎46例.将林可霉素注射液2ml注入患侧曲池穴.结果:1次痊愈44例(95.7%),2次痊愈2例;注射后即刻感咽痛消失、吞咽顺利40例(86.9%),缓解6例.
4.心脑血管病症
(1)高血压病:《浙江中医杂志》1990年第12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高血压68例.曲池穴深刺2寸左右,动留针20分钟每日1次.结果均有疗效.其中收缩压平均值由160.3±3.6mmHg下降到149.2±3.8mmHg;舒张压平均值由98.1±1.6mmHg下降到90.9±1.7mmHg.《中国针灸2002年第6期报道:针刺曲池透少海治疗高血压56例.用2~3寸长的毫针直刺双侧曲池穴,并向少海穴透刺1.5~3寸深,运针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1分钟,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度,留针1小时,前30分钟每5分钟行手法1分钟,后30分钟每10分钟行手法1次.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结果:显效30例(53.6%),好转16例(28.6%),无效10例(17.8%),有效率82.2%
(2)高血压脑病:《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年第11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急救高血压脑病6例.将安痛定2ml注入双侧曲池穴.结果:注射后患者情绪趋向稳定,复测血压,收缩压下降15~38mmHg5例,未降1例;舒张压下降7.515mmHg4例,未降2例.注射后半小时内血压均接近脑病前水平,脑病症状基本解除.
5.骨伤科病症
(1)风湿性膝关节炎:《江西中医药》200年第6期报道:针刺曲池穴为主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82例.主穴:曲池(单侧膝关节炎取单侧,双侧膝关节炎取双侧);配穴:膝眼、阿是穴或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曲池穴按呼吸补泻之补法进针1.5寸,得气后退至皮下0.5寸处行捻转补法,随后再刺人0.5寸反复操作3次,吸气时出针;膝部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63例(77%),显效8例(10%),好转7例(9%),无效4例(5%),有效率95%.
(2)肩周炎:《天津医药》1976年第4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肩周炎10例.
曲池穴深刺2~3寸,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同时令病人活动腰部,动留针30分钟.结果:大部分在1~2次治疗后疼痛消失并活动自如.
(3)网球肘:《中国针灸》2005年第5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网球肘26例.取患侧曲池穴,针尖斜向肱骨外上髁,得气时,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川嗪注射液20mg(1ml)、注射用水1ml,然后外用创可贴,轻按3分钟.每周1次,2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1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3%《江苏中医药》2006年第3期报道:曲池恢刺法配合隔药饼灸治疗网球肘62例.取患侧曲池穴,用恢刺法操作,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提插捻转1~2分钟,留针同时予隔药饼灸(由桂枝、桑枝、全蝎各5g,威灵仙、刘寄奴各10g,混合研成细末,每取10g用二甲基亚砜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2m、厚约0.7cm的药饼,置于曲池穴与肱骨外上髁之间,上置大艾柱施灸),每次壮,若患者感觉烫时可将药饼稍提起,至不烫再放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治愈46例(74.2%)好转16例(25.8%),全部有效.
(4)腰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1999年第2期报道:肘上四穴治疗腰痛58例,全部有效(详见手太阴肺经合穴尺泽)(5)急性腰扭伤:《天津医药》1976年第10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0例.曲池穴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同时令病人活动腰部.结果:全部治愈.
《新疆中医药》1995年第4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急性腰肌扭伤200例曲池穴直刺1.5寸左右,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在行针中嘱患者活动腰部.结果:治疗1次后症状完全消失80例(40%),2次96例(48%),3次24例(12%).全部治愈.
6.皮肤病症
(1)荨麻疹:针刺曲池穴治疗急性荨麻疹60例.强刺激,提插捻转泻法1~2分钟,动留针20分钟.结果:1次痊愈25例(41.6%),2次痊愈33例(55%),无效2例(3.4%),有效率96.6%.另以激光照射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42例.
功率2.5~5mW,输出电源7mA,照距30cm,光斑直径2mm,每次照射时间一侧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32例(76.2%),好转6例,无效4例(吕景山,《单穴治病选萃》,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河北中医》2005年第9期报道:针刺曲池为主治疗荨麻疹30例.主穴:曲池;配穴:风池、合谷、血海;胃肠积热加中脘、足三里重证伴发热、烦躁者加大椎、委中伴有腹痛者加天枢.曲池穴用1.5寸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运针1~2分钟,留针25分钟,行针2~3次大椎、委中点刺出血.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6例,5次治愈10例10次以上治愈14例.《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10期报道:针刺曲池穴治疗慢性荨麻疹28例.针刺双侧曲池穴,每天1次,同时配合口服西替利嗪,每天1次,每次1片;另设对照组28例,只口服西替利嗪,每天1次,每次1片.全部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痊愈4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
(2)疣:曲池穴位注射治疗扁平疣或寻常疣46.于患侧曲池穴一次性注入清热解毒注射液1ml.结果:1次痊愈45例(7.8%),2次愈1例一般注射后1~2周内疣体开始脱落,1个月后全部脱落(吕景山,《单穴治病选萃》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3)带状疱疹:《中华皮肤科杂志》1959年第2期报道:针灸曲池穴治疗带状疱疹26例.曲池穴针刺加灸,每日1次.结果:5次治愈25例(96%),无效1例.
7.其他病症
(1)哮喘:《针刺研究》1998年第4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曲池穴常规消毒,取无菌注射器2只,一支抽取复方蛤青注射液2ml,另一支抽取免疫球蛋白A激活剂注射液1ml,分别注入两侧曲池穴3天1次,6次为1疗程.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37例(48.7),好转30例(39.5%),无效9例(11.8%),有效率为88.2%.
(2)呃逆:《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年第6期报道:曲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将氯丙嗪注射液1ml(15mg)注入双侧曲池穴.结果:1次而愈26例,2次以上痊愈2例.
(3)手足抽搐症:针刺曲池穴治疗手足抽搐症17例常规针刺,提插捻转泻法1~2分钟,动留针20分钟左右.结果痊愈15例(88.2%),显效2例(孙瑜《单穴临床应用集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现代研究】
1.对血压的影响《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第1期报道:艾灸曲池穴对心气虚证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证实艾灸曲池穴能明显提高心气虚证患者的每搏心输出量,每分心搏出量,平均收缩压,血管弹性扩张系数,左心室有效泵力和有效循环血量,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阻力(P<0.01~0.001),从而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对正常人上述指标除总外周阻力下降(P<0.01)外,其余没有明显改变.
《广西中医药》1997年第3期报道:对90例血压异常者及正常人曲池穴保健灸前后肱动脉血压进行观察,同时无创伤法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艾灸曲池穴对血压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P<0.1~0.001),提示艾灸曲池穴对心血管功能也有良性调整作用.
《中国针灸》2001年第11期报道: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表明:
针刺曲池治疗高血压有以下特点:①降压效果明显,针刺后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与针刺前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1).其起效时间明显早于药物组.②降压作用平稳,无药物的副作用,对老年患者、长期高血压已产生耐受的患者,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更为适用.针刺单穴降压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急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中医正骨》2002年第10期报道:针刺曲池穴结合控制性降压用于髓关节手术的临床观察.降压方法:针刺组切皮前5分钟开始行控制性降压,首先取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无菌针灸针与皮肤垂直刺入,得气(酸、麻、胀感)后,采用泻法运针3分钟后接上57-6电脉冲刺激仪通电刺激,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3Hz,电流强度病人能耐受为度.同时配置0.0%硝普钠溶液,用 Grasebv微量泵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输入速率,一般降至原收缩压水平约70%左右即可.对照组切皮前5分钟开始行控制性降压,0.01%硝普钠溶液先以每分钟1g/kg泵人,再根据血压情况减慢速率.2组均在手术基本结束,伤口缝合之前,使血压回升,充分止血后缝合伤口.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输液量均无显著性差异.降压达原收缩压约70%时,针刺组硝普钠平均给药速度为每分钟0.220.036g/kg,而对照组硝普钠平均给药速度为每分钟0.7±0.028μg/kg,针刺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髓关节手术中运用针刺曲池穴配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不但减少了硝普钠的用量,而且效果满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12期报道:观察针刺曲池、太冲穴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曲池、太冲穴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针刺后15分钟和取针后120分钟,曲池组对收缩压(SBP)的疗效优于太冲组(P<.01,P<0.05),而在1个疗程后,曲池组和药物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太冲组(P<0.05,P0.01)曲池组能增加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ACE的含量,与太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太冲组能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与曲池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曲池、太冲穴均有降压疗效,但曲池穴明显优于太冲穴.针刺曲池、太冲能调节ACE和ET的含量,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E),但两者降压机制的主要作用环节可能不同.
2.对大脑功能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2005年第3期报道: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了解电针曲池穴对脑的反应,为揭示针灸疗效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性实验数据.利用fr-Bold技术,获取电针曲池穴时脑功能图像,用t检验分析获得电针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引起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双侧的初级躯体感觉区(S)和次级躯体感觉区(SII)另外,双侧顶上小叶(SPL)、顶下小叶(IPL)、对侧扣带回(CG)、双侧的楔前叶(Pcu)、双侧中回(MTG)和上回(STg)、黑质底部(SN:B)、中脑导水管(Aq)、海马(HG)下丘脑(y-vm)、尾核有明显激活.结论:电针曲池穴可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激活,从而揭示了曲池穴具有治疗半身不遂、慢性疼痛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妇科疾病、胃肠道疾病、恶心、呕吐等病症的中枢功能机制,电针曲池穴能引起双侧特定脑皮质的反应,显示出验穴作用的多元性.
3.对大肠功能的影响《中医药学刊》2005年第3期报道:为了探讨经穴与脏腑相关性及其物质基础,观察了电针家兔曲池穴对大肠蠕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电针后与针刺前相比大肠蠕动幅度及频率均明显增加(P<0.01),而切断筋膜组织后大肠蠕动幅度及频率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可以引起脏腑效应,切断筋膜组织后,曲池穴脏腑效应减弱.
【曲池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第4期报道:将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每日针刺曲池穴,对照组不予针刺.11日后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并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脾脏系数,检测针刺曲池穴对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血凝滴度为1:16时,针刺组与对照组小鼠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脏系数分别为:针刺组(6.55±0.89)mgg,对照组(5.79±0.88)mg/g,针刺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结果显示:针刺曲池穴有明显增强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曲池穴具有增强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增加小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作用有关,也可能与针刺曲池穴具有加强小鼠红细胞上CR1活性的表达有关.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利于机体的免疫清除.另外,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它不仅是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也是机体体液免疫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增加说明了T、B淋巴细胞的活性及其抗体分泌产生能力的增强.针刺曲池穴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增强作用,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某些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提供了又一实验依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