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

对酒诚可乐 , 此酒复芳醇 。
如华良可贵 , 似乳更非珍 。
何当留上客 , 为寄掌中人 。
金樽清复满 , 玉椀亟来亲 。
谁能共迟暮 , 对酒惜芳辰 。
君歌尚未罢 , 却坐避梁尘 。
一《对酒》·南朝·范云
物种基源
中国干红葡萄酒是北京葡萄酒厂1958年投产的产品 。1961年在全国葡萄酒、果酒协作区第六次会议上 , 被评为九种名果酒之一 。1979年被评为北京市优质产品 。
该酒选用染色品种葡萄为主要原料 , 经精选、破碎、带皮发酵、橡木桶陈酿多年等多种工艺加工而成 。
风味品鉴
中国干红葡萄酒是一种不甜的酸性葡萄酒 , 呈宝石红色 , 晶莹鲜艳 , 有纯正的葡萄果香与酒香 , 味酸谐调 , 余香清晰 , 回味绵延 , 具有干红葡萄酒的独特风味 , 在欧洲市场享有一定声誉 , 质量稳定 , 深受顾客欢迎 。
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品鉴
品鉴项目标准
酒精(V%20℃)12°
糖分(葡萄糖计·克/100毫升)≤0.5%
总酸(琥珀酸计·克/100毫升)0.5
色泽宝石红 , 晶亮鲜艳
香气独特葡萄果香与醇香
滋味具有干红葡萄酒风味 , 回味余长
名人与酒
狂草张旭与酒
张旭 , 字伯高 , 吴(今江苏苏州附近)人 , 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在书法上 , 尤擅长草书 。他的草书连绵回绕 , 起伏跌宕 。所谓“张妙于肥” , 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 , 极尽提、按、顿、挫之妙 。唐大文学家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对他的草书艺术推崇备至 。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 , 被时人称为“三绝” 。张旭喜欢喝酒 , 每次大醉后 , 号呼狂走 , 索笔挥洒 , 变化无穷 , 若有神助 , 时人号为“张颠” 。据李肇《国史补》说 , 张旭每次饮酒后就写草书 , 写时 , 挥笔大叫 , 把头浸在墨汁里 , 用头发书写 。他的“发书”飘逸奇妙 , 异趣横生 , 连他自己酒醒之后也大为惊奇 , 这恐怕有夸张之嫌 。
张旭嗜酒成性 , 而且往往在醉后书写 , 草体字也写得尽善尽美 , 这是事实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 , 脱帽露顶王公前 , 挥毫落笔如云烟 。”“三杯”是指喝酒 , 并非实指“喝了三杯酒” 。“脱帽”句 , 是描绘他在书写时的狂态 。“挥毫”句是形容他的草体字之精妙 。张旭死后 , 大家都很怀念他 。如杜甫入蜀后 , 见张旭的遗墨 , 伤感万分 , 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蚕张旭草书图》 , 可见大家对张旭的敬爱之深 。
传说故事
一、苏东坡称“酒食地狱”
据《说库·可谈》记载:苏东坡知杭州(即知州 , 官名 , 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 , 部属因他的才学声望 , 每天争着请他饮酒赴宴 。东坡疲于应酬 , 不胜杯酌之苦 , 乃称知杭州如入“酒食地狱” 。后来 , 袁毂知杭州 , 才望远不如苏轼 , 僚佐部吏请他饮酒的甚少 。袁毂感慨地对其亲信说:“我来此 , 酒食地狱正值空狱 。”
二、“该来者不来”的笑话
据《坚瓠集》记载:曾有富人某 , 设宴邀宾 , 意独器重一上客 , 观众宾皆至 , 上客不来 , 富人甚为失望 , 失声曰:“偏是要紧者不来!”众宾不悦 , 各有去意 。一奴在旁 , 知主人失言 , 乃应声出门 , 急奔后厨 , 担二瓮从大门入 , 高声谓主人云:“要紧者来矣!”众宾之愠顿消 。谓适才主人所言要紧者 , 乃酒也 。
三、历史上的清朝“酒杯之狱”
【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基源与特点风味品鉴】清康熙进士车鼎晋 , 雍正年间奉诏校订《全唐诗》 。一夕 , 与其弟鼎丰、鼎贲小饮 , 所用陶瓷杯有“成化(明宪宗年号)年间造”之字样 。鼎丰饮干一杯 , 翻其底说:“大明天下今重见” 。鼎贲放酒壶于旁说:“且把壶儿搁一边” 。因“壶”“胡”谐音 , 被清廷认为是影射、诽谤满洲贵族和留恋明朝皇帝 , 又因吕留良文字狱牵连 , 鼎丰、鼎贲被杀戮 , 鼎晋忧愤而亡 。又康熙朝举人徐述夔 , 一夕酒罢 , 见酒杯有万历(明神宗)年号 , 说:“覆杯又见明天子 , 且把壶儿搁半边 。”死后 , 被仇家告发 , 被开棺戮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