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艾灸哪里效果最好?艾灸治疗穴位与方法

惊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 。又称“惊厥”,俗名“抽风”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其病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所以,中医学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 。惊风的症状,临床上可归纳为八候 。所谓八候,即搐、搦、颤、掣、反、引、窜、视 。八候的出现,表示惊风已在发作 。但惊风发作时,不一定八候全部出现 。由于惊风的发病有急有缓,症候表现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故临证常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 。凡起病急骤,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凡病势缓慢,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 。
西医学称本病为小儿惊厥 。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高热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 。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初诊要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格检查,并做相应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 。
方法一
【取穴】神阙,太冲,涌泉 。
【灸法】神阙穴用艾炷(大小如麦粒)灸,每穴3~5壮,其余穴可用艾条温和灸,神志清醒即止 。
【主治】急惊风,症见起病急,高热,神志不清,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痰声重,颈项强直,四肢抽搐,面色发绀,严重者二便失禁 。
方法二
【取穴】水沟,十宣,百会,合谷,太冲 。
【灸法】选以上1~2个穴位,艾炷无瘢痕灸,用麦粒大艾炷,每穴3~5壮,灸至神志清醒为止 。
【主治】急惊风 。
方法三
【取穴】水沟,百会,神阙,关元,脾俞,肾俞 。
【灸法】艾炷无瘢痕灸,选用1~2穴,取麦粒大艾炷灸之,每穴3~5壮,灸至皮肤温热红晕即止;艾条温和灸,选用3~5穴,每穴灸5~7分钟,以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2次 。
【主治】慢惊风,症见发病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精神委靡,乏力,嗜睡,面色萎黄,食欲差,便溏或完谷不化,四肢不温,手足震颤,口鼻气息冷,唇青舌淡 。
方法四
【取穴】合谷,阳陵泉 。
【灸法】将用纯艾绒制成的灸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 。每日灸治1次5~10分钟,连灸3~5天为1个疗程 。施治时可配合其他疗法同时治疗 。
【主治】各种惊风 。
方法五
【取穴】囟门,印堂,神阙,手足心 。
【灸法】取灯心草4厘米左右,将一端浸入油中,然后用绵纸吸去灯心草上的浮油点火,将燃火一端快速按在穴位上进行悴烫 。若患儿惊厥,项强或头后仰者,以灯火烨烫其囟门及印堂穴;患儿惊厥,黑睛上吊者,烨烫其神阙穴及脐之上1寸处;患儿惊厥,握拳不开,不省人事者,慎烫其手、足心 。
【主治】小儿急惊风 。
方法六
【取穴】大椎,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 。
【灸法】每次取2~3个穴位,将艾卷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施灸 。每穴灸约5分钟,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施术时以穴位局部温热无灼痛为度 。
【主治】慢惊风 。
方法七
【取穴】少商,合谷,曲池,人中,颊车,大椎,涌泉,行间,中脘,委中,百会,印堂,承山,足三里,胃俞,肾俞 。
【灸法】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 。每次选3~5个穴位,每次施灸5~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
【主治】小儿惊风 。
方法八
【取穴】人中 。
【灸法】取艾炷如麦粒大小,当艾炷燃烧至1/3~1/2时,即去掉另换一炷,以局部充血红润不起水疱为度 。每次灸3壮,隔日1次,连灸7~10次为1个疗程 。此法若用于急惊风,一般先用毫针刺入穴位,强刺激不留针 。
【小儿惊风艾灸哪里效果最好?艾灸治疗穴位与方法】【主治】小儿惊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