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春节习俗:关于浙江过春节的节日习俗( 二 )



早点: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松糕(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 。吃时,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将酱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两片松糕之间,吃起来甜中带咸,别有风味 。也有吃汤圆,或者煮一碗粉丝,上面放一个煮熟的蛋 。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团圆'的象征意义 。有的人家以过年饭杂煮,兼吃捣糕和松糕 。在平阳,吃年糕和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加面和鸡蛋;在泰顺,主妇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头(盐渍萝卜)给合家'嘴头甜,彩头好' 。惟乐清雁荡一带,则吃棕子 。除夕夜,每家要煮一锅米粽,等岁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 。据说,吃粽子有两义,一是因为粽和'宗'同音,取怀念祖宗之意;二是因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 。在乐清,一般人家用红枣、柿饼、汤圆 。在乐清白石镇,初一晚餐吃汤包、糊邋羹、状元糕 。入睡时,床前摆鞋,求天宫赐福 。在市区春节期间,客来有献元宝茶的习俗,即在茶中放两枚鲜橄榄,不仅茶味清香,旦见在黄绿色茶汤中漂浮着橄榄,形如元宝,俗称'元宝茶',含新年吉祥、发财的彩头 。点心有用圆眼肉或莲子、红枣,也有肉丸、鸡蛋加粉丝的 。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 。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如相遇于途,长揖道贺(今点头握手问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称'拜年' 。到各家登门互贺新喜,亦叫'拜年'、'拜岁' 。先是下辈出门到长辈家拜年,然后平辈回拜,则称'回年' 。新婚夫妇初到岳家拜年,称'拜头年',后辈到丧事人家拜年称'拜新年' 。

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 。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 。在苍南,叫'探正月',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 。50年代以前,农产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 。每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则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 。旧时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 。从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 。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 。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 。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

永嘉春节习俗

在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带,在刚结婚的第一个春节,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饼,俗叫'送上门饼' 。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捣腻,揉成米块,然后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内,印成一个个圆而扁的米饼,正面有图案,如双仙和合、刘海献钱、状元象等人物 。数量要做一担,约50双到100双 。除此以外,还要有猪肉、松糕、长寿面(索面)等 。

在文成,拜年叫'貌年' 。旧时,如带来满周岁的小孩去'貌'外婆外公,一般择三、六、九之日,谓之'三六九无忌' 。出门时,在小孩眉心及鼻尖上画上朱红或黑墨,意避'小鬼'冲犯 。正月初四,民间大都不出行,不干活,因与'死'谐音,说闽南话的人,对正月初九有忌 。因'九'与'狗'谐音 。

在乐清,初一不出本地探亲访友 。白溪等地连初二也列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乡不问俗者贸然登门,必将受到当面指责 。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着金盒去望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兼行拜年,俗称'望正月' 。礼物以松糕或捣糕为主,其次为鱼、肉和荔枝、魁圆等的红封元宝纸包,习俗规定老亲四样,新亲六样 。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的)长辈亲戚,一般都在灯期开始前回拜,倘婿、甥、干儿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则可遣儿子前去 。凡正月第一次探亲访友,不论辈分高低,都要携带红封纸包两个;被探望者必须泡茶、煮点心,或设宴款待,否则,习俗都认为是失礼 。在平阳,外甥第一次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送小牛犊的 。

在洞头,同样是女儿回娘家,则要提'红桶'给父母亲,以示孝敬 。所谓'红桶',是指雕花或红漆的小木桶,里面装着熟食,还有用大鱼大肉为佐料制成的面食或糯米饭,一般在2.5-5公斤左右 。俗语云:'生儿魂幡竿,生女红桶宝' 。意思是说,生下儿子,死后有人披麻戴孝,送丧时举魂幡;生下女儿,正月有'红桶'孝敬 。70年代以后,提红桶的习俗基本消失,'纸蓬包'也绝迹了,取而代之的送酒、肉和罐头等食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