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 追云逐雨,探寻地形云形成及催化奥秘
团队: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宁夏增雨飞机机组、六盘山气象站、隆德县气象局、泾源县气象局、六盘山区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
内容: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烟炉人工增雨雪作业试验,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开展地形云降水试验、增雨雪效果试验。
优势: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人工观测,多设备融合探测,多方位全天候探测。
意义:探究六盘山地形云降水物理特征,对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烟炉人工增雨雪作业进行效果评估。
日记讲述人:邓佩云
追云逐雨摸踪迹,空地配合缓旱情!叹地形云变化莫测,乘增雨飞机笃定起航。西北望,增雨烟炉袅袅升起。射云端,增雨火箭齐头并发!左探测,右记录,手持气象站追云迹,山间雨蒙衣衫淋,又何妨?
1.准备——抓准时机,蓄势待发
“5月以来,宁夏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预计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我区气温整体偏高,多大风天气,中南部山区降水量偏少10%左右,中部干旱带干旱风险增大。”看着最新的气象信息专报,人影中心组织召开13-15日野外科学试验的动员会。
“刚刚大家都看了区台的会商,13-15日我区中南部有增雨潜力,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要抓准时机,积极开展增雨雪作业!指挥中心、飞机试验组,地面观测组抓紧把方案制定出来,时间紧促,大家分头行动吧!”
试验组副组长寥寥的几句话,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很多人中午都没回去,看天气形势、协调人员、做试验方案、选取作业区和对比区、设计飞机催化航线、对六盘山试验方案及空地配合人工增雨作业方案进行研讨,经过一下午激烈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我们终于明晰了思路。
文章插图
次日,基地科孙艳桥带着机组对飞机进行安全检查,田磊带着我们地面观测组立即奔赴数百余公里,赶赴六盘山地形云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对各设备进行巡检及维护,开展观测内容的培训演练。实地考察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观测方案,马思敏、林彤等7人赴六盘山与站点人员共同进行观测,实地探测山地云系云底高及各气象要素信息、人工观测融化层高度、在山系各梯度站利用人工雨量筒进行对比观测,我同另两位同事分别在东、西坡的泾源、大湾、隆德与站点人员实地探测东西坡云系发展状况。我驻守在泾源站,早上到了才听闻组长一行人昨晚搬迁完云高仪已近10:00,门口修路车难行,只能徒步很久回去,同在东坡的贾乐背了一天的干粮,早早去了大湾作业点,其余观测员也都毅然奔赴在各自领域的战场上。虽然恰逢本地开斋节,但大家都二话不说,只为让这场雨下的更大一点,留的更久一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等雨——气象风云,观云等雨
根据预报,六盘山区降水开始时间预计在14日10:00左右开始,12日,我们已调试好各仪器,分批在六盘山气象站,泾源气象站及大湾作业点、山系西坡的隆德气象站进行降水前的观测。我们从8:00到:20:00每隔1h拍摄云状云系移向,进行云能天观测,对各仪器进行巡检,对各参数的演变进行初步分析。我驻守在泾源站,发现台站有天气现象仪可实时捕捉到天顶云系照片,还获悉了一个观测云设备的app,立马推荐给了观测组。
“人工就是人工,电子的观测那叫人工观测吗?现在就是要和云观测设备对比,我们多交流,固原观测人才济济!”听到隆德站李化泉的掷地有声的回复,看气象变化万千,我以更严谨谦逊的心态扛起三脚架开始了云的宏观特征观测。
13日15:00,云系整体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西侧又有云系翻山汇入,东侧还是大晴天的时候,西侧已是阴云满天,拍完这一时次的云系状况,15:42分突然看到窗户上迎来了第一波阵性降水,兴奋的扛起三脚架跑了出去,现场观摩了一次东边日出西边雨,可过程太微弱,很快就停了。天幕渐暗,抬头看着天顶的云系已发展深厚,它们像是追随着呼啸的东南风奏响的集结号一般,向着六盘山的方向翻山越岭般奔腾着,这场雨,快来了。
推荐阅读
- NASA在火星的第三个“气象站”:“毅力号”传回第一个温度读数
- 都市条形码 截至3月25日 云南省有107个气象站出现气象干旱
- 光明网视频 365个气象站最高气温破同期极值!谁导致火箭式升温?
- 文艺研究 福建德化九仙山气象站发明风向风速传感器运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