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全国老龄办联合三部门发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近期 , 一些机构和企业以“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 , 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 , 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 为此 , 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
根据提示 , 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常常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或宣称“以房养老”为名 。
具体来看 , 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 , 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 , 以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 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 , 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 , 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
“以房养老”也是诱骗老年人血汗钱常见的“幌子” 。 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 , 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 , 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 , 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 , 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
参与这些非法集资的风险几何?根据提示 , 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 , 一旦其资金链断裂 , 高额利息无法兑付 , 社会公众的本金也难以追回;大量来自社会公众的资金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 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机构或企业以欺诈、诱骗的方式 , 骗取老年人信任 , 向老年人承诺高端养老服务或者销售养老产品 , 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老龄办联合三部门发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这份提示说 , 按照有关规定 , 对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 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 。 广大老年人和家属应提高警惕 ,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 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 防止利益受损 。 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 , 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