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文章图片

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文章图片

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文章图片

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文章图片

市值 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到底啥买卖最赚钱?如果是在古代的话 , 那绝对是贩盐 。
甭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 , 一日三餐都少不了 , 属于刚需中的刚需 。 虽说这玩意大部分时候都被朝廷垄断 , 但只要你能找到门路从中抽成 , 富可敌国绝对是指日可待 。
虽说现在盐铁生意不再暴利 , 但这个“抽成”的路子却被沿袭了下来 。
以网约车为例——滴滴国内的月活用户在去年就突破了4亿、每天有超5000万用户在app上用车 , 这个规模不可谓不大 , 蕴含的利润自然不菲 。
一开始 , 平台的手段是想尽各种办法挣差价、杀熟 。
复旦大学的孙金云教授为此专门做了个调研 , 发现的问题不少:比如车费比预估价更高、等待时间超预期、甚至相同的距离用苹果打车更贵 。

等到了后来 , 算法就开始算计起了司机 。
有的记者在调查后发现 , 部分平台抽成超过20% , 有的时候甚至高达50% , 刨去油费和乱七八糟的开销 , 这一天几乎等于白跑 , 实在是有点夸张了 。
可甭管用户和研究团队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 , 平台依然是一幅我行我素的样子 。 升级可以、道歉也行 , 但具体的抽成逻辑依然是“无可奉告” , 态度实在太差 , 连新华社都看不过去了 , 直接质疑 。
眼看着群情激愤 , 滴滴这才发了篇姗姗来迟的声明:
整个2020年 , 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 。 在剩下20.9%中不是乘客补贴就是经营成本 , 净利润只有3.1%;至于抽成高于30%的极端情况 , 在总订单中的占比2.7% , 需要排查原因 。
至于为啥吗 , 滴滴网约车公司CEO孙枢也说了:平台虽大 , 但能力不足 , 让乘客打得起车 , 司机师傅收入稳定提升 , 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乍一听理由还挺充分 , 可在该自证的时候讲谦虚 , 实在是有点避重就轻 。

滴滴这还算好的 。
在交通法规和摄像头的“威慑”下 , 司机们就算再着急也得老老实实在路上堵着 , 所以平台能做文章的空间有限 。
可骑电动车的外卖小哥就惨了 。
2018年的时候 , 北大有个研究社会学的博士后“卧底”进了送外卖的队伍中 , 用了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做了实地调查 , 详细列举了算法对人类极限的不断压榨——

比如按导航送一单需要40分钟的话 , 平台也会按照这个标准来规定送达时间 。 但假如有人能发现比导航要快的捷径 , 算法马上就会调整标准 , 让更多人跑得更快 。
有的时候 , 平台甚至会毫无征兆地缩短这个时间 , 以此来测试小哥们的速度极限 。 假如大部分人能顺利完成任务 , 这个标准随后就会跟着提高——年轻人嘛 , 总是要逼自己一把 。
在永不停歇的算法帮助下 , 平台通过手机不断地追踪骑手的轨迹和状态 , 用海量的数据喂养出了更高效的路线和送餐队伍:
●2016年 , 3公里送餐距离的最长时限是1小时 , 2017年 , 变成了45分钟 , 2018年 , 又缩短到了38分钟 。
●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单均配送时长比3年前减少了10分钟 。
但提速的代价 , 是越来越多的超速、逆行甚至事故 , 是越来越急躁的外卖小哥和越来越恶劣的工作环境 。

前阵子 , 北京人社局的一个副处长亲身体验了下外卖小哥的日常工作 。
虽说没遇到拦路的保安、锁车的物业、偷餐的小偷和给差评的顾客 , 但由于经验不足 , 大哥骑电车跑了12个小时才赚了41块钱 , 当真是有点凄惨 。
【市值|被官媒狠批,近万亿市值蒸发!曾经的最强“网红”也变味了】既然工作都这么辛苦了 , 那就坐下来跟平台聊聊保障的问题吧 , 结果——
按照美团代表的说法 , 在平台上注册的骑手有将近1000万 , 但都是外包给合作商 。 既然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平台又不提供劳动工具 , 那在工作中产生的行为 , “我们也没法完全地直接负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