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 重温徐汇保密故事: 永康路上的警报声—— 文安坊与“一号机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三篇“弄堂里的战斗”
永康路上的警报声—— 文安坊与“一号机密”
今天的永康路是一条网红马路 , 街上的网红酒吧、美食令居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 但是很少人知道 , 在80多年前 , 这里的文安坊6号曾经作为中共上海中央局秘书处机关 , 与党的中央文库密切相关 , 不少党的同志在这里为保护党的秘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中央文库的建立
中央文库是中共中央1922~1935年的珍贵档案文献 2万余份 , 它囊括了我党从诞生起的几乎所有重要文件 , 其中有中共中央的文件、电报和向共产国际的报告 , 1928~193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和其他会议文件 , 中国共产党在白区和苏区的各级党政机关文件 , 红军和革命群众团体的文件;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的手稿 , 瞿秋白、苏兆征、彭湃、罗亦农、恽代英等革命先烈的遗墨、照片等 。 这些档案整理分类 , 编有目录 , 较完整地反映了1935 年前中国共产党、 工农红军、苏维埃政权以及苏区、白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事实和活动 , 被称为我党的“一号机密”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 , 为适应地下斗争的环境 ,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上海成立了秘密工作委员会 , 并下设文件保管处 , 中央文库就此建立 。 为了加强党的文件管理 , 周恩来委托瞿秋白同志起草了一份《文件处置办法》 , 明确周详地规定了党中央应当收集、保管的文件资料的范围、内容 , 整理分类编目的原则、方法 , 并且要求这些档案“均按时日编” , “切记注明年月日 , 愈详愈好” 。 这也是党史上最早的关于管理档案、文件的条例 。 在草案的最后 , 瞿秋白还加了一个总注:“如可能 , 当然最理想的是每种两份 , 一份存阅(备调阅 , 即归还) , 一份入库 , 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 。 ”在“将来”两字旁边 , 瞿秋白打上了着重的圈点 。
张唯一(1892—1955)
中央文库的第一位保管人是中央秘书处文书科的科长张唯一(1892—1955) , 代号“张老太爷” 。 张唯一生于1892年 , 保管中央文库时才30多岁 , 一点儿也谈不上“老” , 因为办事沉稳 , 老成持重 , 这才得了“老太爷”的“尊称” 。
中央文库最初设立在上海戈登路(今江宁路)恒吉里1141号 , 这里曾是中央秘书处办公地 , 也是文件阅览场所 , 邻里环境比较安全 。 中央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思虑周详的安保措施:库址一定要达到独立居住、独立活动的要求;只派一名领导干部与文库负责人进行单线联系 , 其他领导成员不得过问文库的工作;文库工作人员也不能参加支部大会和集会游行 , 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 以免暴露身份;文库地址不能固定 , 每遇险情或更换负责人 , 都必须立即搬迁 。
1931年4月25日 , 顾顺章在汉口被捕 , 随即叛变 , 中央文库岌岌可危 。 周恩来派人紧急通知张唯一:“情况万分紧急 , 立即携带文件全部转移” 。 张唯一连夜将二十余箱文件分几次运往法租界恺自迩路(今金陵中路)的一幢独立小楼里 。 但另一份由中央特科负责处理、保管的档案却在这次事件中被彻底烧毁 。 经此一险 , 党中央两个文库仅存一个 , 中央文库更显得弥足珍贵 。
陈为人、韩慧英接手文库
1932年 , 张唯一担任了上海临时中央局秘书处的负责人 。 为策万全 , 中央文库交到了第二任保管人陈为人的手中 。 陈为人是1921年入党的老党员 , 曾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书记 , 两次被捕入狱 , 均经党组织营救出狱 。 自从担负起保管中央文库的任务 , 陈为人与妻子韩慧英就经常在家里的阁楼上安置一个火炉 , 炉火不熄 。 那是“以防万一 , 以生命相护 , 宁可放火烧楼 , 与文件俱焚 。 ”夜深人静的时候 , 陈为人就开始对中央文库的档案进行整理 。 他将密写在各种小说、报纸上的文件与信函抄录下来 , 把原来写在厚纸上的文件转抄到薄纸上 , 把大字改成小字 , 剪下文件四边的空白 。 这样 , 文库的存放能够尽量减小体积 , 进而缩小目标 , 避免敌人的耳目 , 便于保管和转移 。
推荐阅读
- 上海市 2021年06月03日上市公司公告
- 硬件 消息称宁德时代计划在上海建立新的电池工厂
- 智能 《上海科学数据共享倡议书》发布,助力科学数据流动共享
- 上海体院 早读|轨道碎片击中国际空间站
- 人物 萧敬腾在上海接种国药疫苗:自称早就想打、目前一切安好
-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周边有啥好吃的吗
- 贡献 中国“人造太阳”再次打破世界记录!上海为聚变实验堆研发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上海电气 又一上海国企巨头突然暴雷,30万投资者欲哭无泪
- 转学上海国际学校!
- 上海电气 2021-06-02 黑色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