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小窝 农谚:“立夏雨不下,有女早出嫁”,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童书小窝 农谚:“立夏雨不下,有女早出嫁”,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童书小窝 农谚:“立夏雨不下,有女早出嫁”,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图片

童书小窝 农谚:“立夏雨不下,有女早出嫁”,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5月5日 , 就到了立夏时节 。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 , 一旦到了立夏这一天 , 天气将逐渐炎热 , 漫长的夏季就要开始了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称:
“立夏 , 四月节 。 立字解见春 。 夏 , 假也 。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
从天文学上来讲 , 立夏表示着即将告别春天 , 雷雨将逐渐增多 , 农作物将进入旺盛生长的状态中 。

一般来说 , 一旦到了立夏节 , 蝼蝈、青蛙将开始鸣唱 , 蚯蚓将会从土壤中爬出来 , 日平均气温将稳定地升达22℃以上 , 江南地区的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工作将会紧张起来;而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将会扬花灌浆 , 油菜也已接近成熟 , 夏收作物的年景好坏将会基本定局 , 故有农谚称“立夏看夏” 。 因此 , 自古以来 , 我国都是非常重视立夏节气的 。

据史料记载 , 在周朝的时候 , 一旦到了立夏这一天 , 帝王一定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 , 并指令司徒等官员去往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
原则上来讲 , 一旦到了立夏这一天 , 江南地区将正式进入雨季 , 雨量将会明显增多;而北方地区的雨水虽然没有江南地区多 , 但与冬春季相比 , 也会明显增多 。
雨水的增多 , 非常有利于南方地区的早稻栽插 , 同时 , 也非常有利于北方地区的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的健壮生长 。 依据农耕经验来说 , 立夏时节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 , 与日后的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农谚曾经这样说:“立夏雨不下 , 有女早出嫁” 。 那么 , 立夏时节下不下雨与姑娘出嫁的早晚会存在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
在过去 , 农民是靠种庄稼维持生计的 , 每一年庄稼收成的好坏 , 将直接影响家庭的基本生活 。
以粮食产量为例 , 在夏朝的时候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40公斤;到了周朝的时候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55公斤;到了东汉时期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59公斤;到了西晋时期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63公斤;到了唐朝的时候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68公斤;即便是到了解放初期 , 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大约只有150公斤左右 。
而人均耕地呢?我们现在耕种的土地都是我们的祖辈辛勤开垦出来的 。 虽然在古代的时候 , 我国的人口数量还比较少 , 而土地面积还比较大 , 但是 , 那时候的土地都还属于蛮荒之地 , 能够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 。 据历史记载 , 在西汉时期 ,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1.5亩 。 试想:种植一亩小麦的单产平均只有几十公斤 , 在耕地面积又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 一旦遭遇旱灾 , 还怎么能够养活一家人呢?假若在立夏时节不下雨 , 恐怕秋庄稼的收成就没有希望了 。 而秋庄稼的收成一旦没有希望 , 每一个农户家庭都会考虑减少人口的问题 , 当人口减少了之后 , 所需要消耗的粮食才能够下降 。 为了能够减少人口 , 有些养有女孩的家庭 , 便会考虑是否将女孩嫁出去 。 当感觉自家的姑娘已经到了能够出嫁的年龄时 , 便会打发自家的姑娘早早出嫁 。

【童书小窝|农谚:“立夏雨不下,有女早出嫁”,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其实 , 通过以上的讲述 , 我们就能够明白立夏时节下不下雨与姑娘出嫁的早晚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一种关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