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业内:电动车中国不能算弯道超车,许多地方要突破( 二 )


之前,美国检测出大众汽车的排放严重超标,这也倒逼欧洲往电动车方向转变 。现在,我们能看到大势所趋,各个国家的车企也开始宣布转型的时间表 。比如,沃尔沃宣称自己2035年以后全面转向电动车,奔驰则说在2030年以后 。
在中国就更没有问题了,我们一直坚定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像去年特斯拉来到中国,也是因为中国是它最大的市场 。在全球电动汽车的研发上,中国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虽然有些国家不是很服气,但实际确实是中国拉动起来的 。
在2016年以前,西方国家都还在小规模实验和小规模的财政补贴阶段,2016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也带动了全世界的汽车行业转型,中国为全球电动车发展做出了表率 。基本全球的汽车工业的指导思想都转过来了,传统汽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排放要求 。
IT 业内:电动车中国不能算弯道超车,许多地方要突破
文章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图片来源见水印
观察者网:据了解,电动政策的出台,让一些车企比如雷克萨斯,从氢能源动力汽车转链生产电动汽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贾新光:原来丰田公司认为做电动车必须从混合动力过渡,因此它做了20多年,把所有的混合动力专利都注册了 。
中国现在的选择是不用混合动力专利,中国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绕开了国际上一些专利壁垒,走出了中国独特的道路 。
观察者网: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有点超前消费,市场上存在“纸上造车”、注水甩锅等乱象,互联网、房地产等企业入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也存在泡沫问题?
贾新光:电动汽车不是超前消费,电动汽车的消费是基于我们的双碳目标,我们化石能源依赖进口的现状 。我们肯定不能等技术完全成熟了再去发展新能源汽车,它的市场化、商品化会推动技术快速成熟 。
中国的“造车热”一定程度上是投资找风口、赢者通吃的观念造成的 。
前两年,恒大集团说新能源汽车将来会有几百万辆,我的产能可能都跟不上 。这就把造车想得太简单了,造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改进,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 。比如特斯拉事件,说明它对刹车控制及背后的系统都没吃透 。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要制订相关的安全法规,严格执行 。另一个是靠竞争而不是烧钱,比如成本控制、技术升级等 。
观察者网:特斯拉的“刹车失灵”事件让公众质疑系统软件可能有问题,特斯拉将自动驾驶和人车智能交互系统作为卖点,蔚来等国内车企也在发力这个领域,您对这些技术的发展怎么看?
贾新光: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忽略了交通管理和法律法规,将来需要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系统 。
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人车互动、车车互动、控制中心集中管理 。目前的信号灯包括交通信号灯、车辆信号灯还得靠人判断,在智慧交通的发展中,车辆自身识别信号灯等都有可能 。
IT 业内:电动车中国不能算弯道超车,许多地方要突破
文章图片

自动驾驶车辆测试
当然,这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我们对自动驾驶技术还是要谨慎 。一来因为它不是很成熟,硬件和功能都没完备,第二个就是智能交通系统还没有形成 。比如特斯拉的三级高度自动驾驶系统,对道路和驾驶员都有必要的要求 。所以说完全不需要人的驾驶系统,现在还没看到 。
观察者网:纯电动汽车本身相比燃油车,是否可以更好地发展相关的智能行业?
贾新光: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比传统内燃机更容易实现 。过去的发动机、变速器的控制非常复杂 。电动化以后,很多机械操作都可以变成电操作 。
目前的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比如自动刹车、自动泊车等系统,华为和百度等科技公司也在研发 。
观察者网:中国能否利用电动汽车在汽车制造行业弯道超车?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贾新光:弯道超车这个说法不太好 。虽然电动汽车中国产量第一,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但是,研发电动车我们并不是最先的,1905年美国就开始大量生产电动车,后来宝马也研发了一二十年电动车 。所以,尽管我们产量大,起步快,但是积累并不多 。
有一次跟宝马的人座谈,宝马说他们在汽车能用到的所有的能源方面,都做了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