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狙策划 如何打造企业创新的“第三条腿”?

蓝狙策划 如何打造企业创新的“第三条腿”?

文章图片

蓝狙策划 如何打造企业创新的“第三条腿”?

文章图片


跟着蓝狙 , 用互联网思维重新玩一遍快消品

我曾听到过一个笑话 , 说有一个罪犯 , 偷盗了1万台BB机 。 无论警察怎么审 , 就是不说藏匿地点 , 最后被判了10年 。 出狱后 , 他找到当时的小弟 , 说兄弟跟我走 , 咱们要发财了 。 到了地点后 , 挖出了1万台BB机 。 罪犯说 , 如果咱们卖了这些产品 , 就发财了 。 可是 , 他不知道10年的时代变化 , BB机早已成过时的电子垃圾 。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 , 却反映了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 。 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 , 商业运营中 , 创新一定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 苹果手机每年升级 , 从iphone4到如今的iPhone12 , 干掉了无数手机品牌 。 可口可乐的瓶型 , 从1899年至今 ,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升级一次 , 创新成就了可口可乐的江湖地位 。

所有的企业都在提创新 , 也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 但是往往越大的企业 , 阻力越大 , 越小的企业 , 自我受限越大 。
一、为什么企业都在高喊的创新 , 往往“流产”?
2016年 , 我与北京的一家上市公司谈合作 , 当时我们拿出新品的设计思路和营销方案时 , 企业通知我们 , 方案要多个部门一个一个沟通 , 全部通过才可以试行 。 企划部、财务部、市场部、法务部、销售部等等18个部门 。 一款新品从设计研发 , 到量产还需要很长时间 , 而这种各部门逐一沟通的方式 , 又间接会耽误了2个月 , 等新品上市 , 黄花菜都凉了 。
【蓝狙策划|如何打造企业创新的“第三条腿”?】快消品营销 , 一定是先入为主 。 哪家企业率先抢夺市场 , 铺满渠道 , 占领心智 , 将会最大化收益 。 这家上市公司 , 发展历史已经有200年 , 按说企业发展也不错 , 老字号再都做到上市已经很优秀了 , 方案详细的审查 , 也是为了更稳妥 , 从企业的角度 , 无可厚非 。 只不过快消品品类机遇稍纵即逝 , 冗长的管理体制 , 不适合快消品创新 。 从2008到2021年 , 这家企业的快消产品 , 迄今没有任何一款突出重围 。
2019年 , 蓝狙合作了几家小企业 , 原本以为小企业的创新没那么麻烦 , 后来发现小企业在创新上更是受限严重 。 首先 , 小企业资金少 。 任何一款产品创新 , 都需要新的研发 , 新的磨具 , 新的包材 , 新设备匹配 。 这都是要花成本的 , 小企业资金有限 , 因此创新压力同样不小 。 其次 , 小企业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多资金 , 新品类的创新即使做出来 , 也会担心推不动 , 市场营销难度大 , 心理上较为弱势 。 第三 , 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太弱 。 蓝狙合作的有些小企业客户 , 一款完全创新的产品 , 从定位到量产 , 高的可达1年多时间 , 最少也要4-5个月才能上一款新品 。 因此 , 更多的中小企业 , 喜欢跟风模仿 , 跟随大品牌 , 跟随热销品类上新品 , 这样速度快 , 风险小 , 但是根本成就不了品牌 。
所以 , 无论是大企业 , 还是小企业 , 在创新上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 可每一个自然界的新物种 , 均具有独特的造型、名字、基因 。 我们能记住的往往是物种 , 往往是新品类中的独角兽 。 唯有创新 , 才能成就独角兽品牌 。
二、创新其实并不复杂 , 培养一支小“蓝军” , 可能逆袭整个行业 。
腾讯当年如果不是创新培养了一支微信小团队 , 如今的社交行业 , 有可能江山易主 。 微信的初创团队 , 当时只有10个人 , 对于企鹅帝国来说 , 10个人 , 微乎其微 , 却把腾讯推向了世界互联网的宝座 。
2010年 , 主管QQ邮箱的张小龙 , 有一天看到了一款叫Kik的App , 他觉得这种新兴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M会对QQ产生威胁 , 于是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 , 而马化腾很快回复了他 , 微信就这么开始了 。 没想到成了拥有10亿活跃用户的社交巨头 。
腾讯之所以能够抓住这次创新机遇 , 离不开马化腾骨子里对创新的支持 。 马化腾收到邮件后 , 不到2小时 , 就回复了张小龙 , 创新蓝军立即启动 。 这种决策速度 , 不仅是在上市公司、大企业中极为少见 , 在中小企业中 , 也是凤毛麟角 。
2015年 , 我在一家快消品咨询公司工作 , 当时看到微信的公众号崛起 , 于是我建议公司大力布局微信公众号 。 但是公司老板对这种新事物不了解 , 提出“聚焦”主业思路 , 并不太支持 。 但是我认为新媒体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 于是就偷偷的运营 , 直到把一个公众号做到10万粉丝 , 才显现出惊人的媒体价值 。 期间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 老板战略不支持 , 资金、人员不支持 , 单枪匹马去做 , 错过了很多黄金机遇 。 后来公司意识到新媒体的价值 , 再想重视的时候 , 已经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