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二 )


(2019·新课标)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并没有过誉,但是它的创办与传播,可是充满了波折。
1915年,一本不起眼的杂志在上海创刊,起名《青年杂志》,第二年换了一个ID,就是后来左右了“五四”运动的《新青年》了。
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但是《新青年》在刚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刊物,每期印数大概只有1000份,这非但是不能盈利,甚至是远远不能回本的。
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一文。该文揭示的六条“新青年”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等等),论旨其实十分空泛。
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陈独秀先生最初给《青年杂志》投稿的都是陈独秀的同学好友,比如高一涵、谢无量等人。
1924年,朱经农在给胡适先生的信中提到,高一涵曾撰文发泄对商务印书馆的不满,原因就是自己因为没有大名气而受到冷遇。
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高一涵先生后来,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争论集·导言》中回忆说,《青年杂志》是一个提倡“德智体”三育的青年读物,与当时的一般杂志“无殊”。
当然,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
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鲁迅先生这便是一个媒体杂志最大的悲哀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人夸你,甚至也不是没人骂你,而是没人理你。
我自己在花半天时间查资料,回答问题,结果正是如此。

而“五四”时期的导师们也正是如此。
然而,他们明显比我聪明得多。其实,方法也简单,就是找“托儿”,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双簧信”事件。
1918年3月,“双簧信”正式上演。主角是钱玄同与刘半农。先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读者名义致一长函于《新青年》,指责《新青年》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再由刘半农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拟态的正方反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指责者百般挑衅,批驳者刻薄凌厉,非常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效果。
北师大李小龙先生在整理《中国旧小说考证》的《后记》中评价胡适先生云“谦谦君子”,诚哉斯言!胡先生对于这种“找托儿”的手段颇有不安,然而陈衡哲先生则安慰胡先生说此举颇具有“对外军略”的意义。
说起陈衡哲先生,可能大部分人已经不太了解。陈先生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教授,对文学和史学都颇有研究,并且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一日》的作者,比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更早。
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今天正好是北大校庆,二十多年前,北大举行百年校庆,任以都先生打电话给北大,说自己说陈衡哲先生的长女,想要参加北大的百年庆典,结果电话那头说了一句:
“陈衡哲是谁?”
这则掌故是我在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官网上看到的,并且只是说“国内某著名学府”,含沙射影,十分有趣,我把链接复制到这里,以证明我所言不虚。
重拾陈衡哲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话说得远了,总归有了“双簧信”的妙招,真的引来了一批反对者,其中竟然不乏声名赫赫者。就这样,《新青年》杂志才真正流行开来,并且如同历史课本上说的一样,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实,在《新青年》杂志上“新”“旧”两派的交锋更加有趣,如果这次回答赞足够多的话一定会替大家扒一扒。现在,我或许应该找个“托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