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

汉语言文学在读..不知道你所说过誉的“誉”是什么内容,既然没有说清楚,那我就多方面回答一下。
先来讲下质疑声最多的文学价值。我们必须承认,《新青年》除鲁迅小说外,是在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文学作品。其中原因,首先要关注《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正如胡适所说,陈独秀的“革命家气质”尤为突出,他办刊最关心政治问题,只是借由文学、思想角度切入,(这与胡适的“文学本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在《新青年》最为精彩的几卷中,文学也仅仅处在政论文的附属地位。再者,作为一份仅仅是“思想上契合”的“同人杂志”(仅限于德赛的理想),《新青年》的众多文学尝试,都有“听将令”的成分。也就是说,众人提笔创作不出于个人兴趣,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提倡有心,创作无力”,《新青年》的文学成就在于提倡文学革命,而非实践成果的优秀。所以,我们没必要也无法把它当做一份“文艺政策”去评论。
思想上的成就,首倡“白话文运动”。语言的革新不仅仅是表达工具和文学形式的变革,更重要是思想观念的改变。也是借“白话文运动”这个切入口,把学者的书斋问题扩展到社会革新的大众问题上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探讨,我认为这是《新青年》较显著的成就。
作为一本报刊,《新青年》的表达方式也是它出众之处。其中的“通信专栏”,富有“性情”的笔调,“游戏色彩”浓厚,却把五四的子命题几乎一一上演。“随感录”专栏,由小事入手,嬉笑怒骂完成了政治表达的文学化,成为后来“杂感”和“小品文”的前身。
为人最多抨击的是《新青年》的“议论激昂”和“态度刚愎”。这当然没什么好质疑的,一系列的“答王敬轩书”都可佐证。但国势危急,创刊心切,还有五四“矫枉必须过正”的时代共识,许多文人难以像胡适那样保持温文尔雅接受批评的态度——特别是作为领袖的“革命家”陈独秀。我们当然发出那样的感叹:要是当时有“真正的辩论”就好了,然而时过境迁,我们现在也只能报“理解之同情”。
正如陈平原所说,一本杂志和它背后依托的学校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它的自我建构已经完整得不容扭曲了——足见《新青年》一众创作者的苦心经营。
我想“但开风气不为师”也许是对《新青年》较为客观的评价。

以上内容均参考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好看,感兴趣可以读。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不可能绕过这本杂志,同时期能和其比肩的国内杂志大概只有《小说月报》了。然而很可惜,后者早已开始没落了。
【怎样评价《新青年》这本杂志,是否过誉了】这个,除了一众伟人的高度评价以外,看一下叶圣陶《倪焕之》那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新青年》与有力焉)给青年人的影响,颇有描述。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善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鄂州)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陈独秀。
(2013·鄂州)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民主科学时代。
(2016·随州)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民主科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