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守艺|赵艳强:风筝高手的天空日记( 三 )


画诀传奇
12岁学画风筝 , 初中毕业后以此为业;
1995年独立完成扎、糊、绘、放 , 做出第一只风筝作品;
1995年到2005年 , 风筝小镇辉煌十年 , 第什里村几乎一半以上人口 , 从事与风筝产业有关的行当;
2007年以后 , 见证“印刷风筝”对传统手工风筝的市场冲击 , 同行们纷纷放弃手艺 , 或转而只经营风筝产品的代理和销售;
2009年 , 第什里风筝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以后 , 受国家保护非遗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影响 , 风筝的样式又多了起来 , 不仅如此 , 新的材料和新的需求 , 也在激励着赵艳强这样的巧匠高手 , 创造出更有时代特点的风筝作品 。
比如过去的风筝蒙面纸 , 无非纸、绢、绸 , 现在则增加了无纺布、尼龙绸、塔夫绸、杜邦纸等品种 。 有撕不烂的 , 有浇不透的 , 扩大了风筝的游戏场景 。 2003年之后盘鹰风筝流行 , 这种风筝可高飞数百米 , 受到喜欢草原和户外的人们的青睐 , 但是 , 草原上露水重 , 赵艳强就根据客人需求 , 改进了风筝面选材 , 做出与时俱进的变化 。
旧时 , 有人生计艰难呼告无门 , 一家老小啼饥号寒之际 , 一位人格和才华都堪称伟大的朋友 , 伸出了援手:他为故人扎了几只美丽的风筝 , 不料竟救困于危难 , 帮助其卖鸢获酬 , 好好过了个年 。 这位伟大的朋友 , 就是曹雪芹 。 后来 , 他由故人于景廉的遭遇 , 想到更多惨伤困顿之人 , 欲求谋生之技而无着落 , 遂将自己在这“雕虫小技”上的才华贡献出来 , 以大才成小文 , 写出《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 , 不仅将风筝的扎糊技艺详细写出 , 还整理、绘制了四十余种沙燕风筝造型和花样公开于世 , 成就了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 现在我们知道 , 历史上上一次如此有意识地整理风筝文化资料 , 竟远在北宋时期——在宋徽宗主导下 , 北宋官方出版过一本《宣和风筝谱》 , 汇集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在这项民间手工艺上的创新 。 可惜 , 这本书只留存在相关文档之中 , 见不到图谱本身了 。
熟知这些故事的赵艳强说 , 在亘古如新的天空上 , 古老的风筝什么没见过?谁又说得清 , 它都经历过什么样的风云起落?
也许此时我们议论的辉煌和寂寞 , 从更长远的社会文化演进尺度上观察 , 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心动魄 , 因为总有“择一艺 , 事一生”的人 , 从永恒之美、从人与天空对话的角度 , 去欣赏它、保护它、发展它 。
天空日记
作为省级非遗“第什里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 , 赵艳强获得过许多称号、奖项、匾牌 。 最近 , 他又接受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授予的“燕赵老字号” 。 安身立命于一项亟待保护甚至“抢救”的古老民间技艺行当 , 他是否对这一身手艺的未来 , 有过忧虑?
他回答说 , 自己早在2009年就走到过谷底 。
当时 , 从春节到8月 , 半年时间他只挣下7000元 , 刨去风筝的成本 , 获利只有区区2000元 , 却要支撑一家六口生活 。 “真正体会了吃不下、睡不着的滋味 , 几乎真的就要放弃风筝了!”
然而 , 他依然坚持了下来 。 坚持到今天 , 用非常平淡的语气与我们讲述这段困难时光 。 在他看来 , 即使今天他有数不清的舞台可以展示传统风筝的魅力 , 但热闹中的危机 , 永远是客观存在的——手艺人凭以应对的 , 惟真诚而已 , “就像放风筝 , 你不能松掉线 , 但要好好地感受风的方向和力量 。 ”
曹雪芹留下的风筝扎糊诀和画诀 , 仍然被赵艳强这样的传统手艺人奉为圭臬 , 曹公对风筝文化质朴诚实的态度 , 也由他们原汁原味地传承着 。 赵艳强不会看不起任何一种风筝 , 不会因为90后、00后不知他画在风筝上的“两只大鸡带着五只小鸡”其实是《三字经》中“教五子”这个寓意深刻的典故演化而来 , 感到气恼或不屑 。 相反 , 只要有人对他做的风筝表现出兴趣 , 他就会规规矩矩、客客气气地跟人家讲一讲这里面的故事 , 哪怕多一个人了解了那些美丽图画背后的意义与向往 , 他也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
儿童云戏趁清明 , 一线风光两翼轻 。 “放风筝多好呀 , 锻炼手、眼、身、法、步 , 成人颈椎的问题 , 孩子视力的问题 , 牵着风筝在绿草地上跑一两个小时 , 不都能得到缓解吗?过去孩子们可以游戏半天不着家 , 现在的孩子捧着电子产品一整天不出门 , 还让家长花钱报这样那样的手工班 。 父子两代人一起开开心心做只风筝 , 不也同样能达到开发手脑跟亲子融洽的目的吗?”赵艳强每每聊起这些建议 , 语气里虽有期待 , 却丝毫不着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