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银保 聚焦3·15 银行员工“飞单”,27位老人血本无归!苦等的赔偿方案何时到来?

天下银保 聚焦3·15 银行员工“飞单”,27位老人血本无归!苦等的赔偿方案何时到来?

文章图片

天下银保 聚焦3·15 银行员工“飞单”,27位老人血本无归!苦等的赔偿方案何时到来?

文章图片

天下银保 聚焦3·15 银行员工“飞单”,27位老人血本无归!苦等的赔偿方案何时到来?

文章图片

天下银保 聚焦3·15 银行员工“飞单”,27位老人血本无归!苦等的赔偿方案何时到来?

文章图片



3月11日 , 连续阴雨绵绵的天气迎来放晴 。 难得的好天气 , 却没能让几位老人开心起来 。

“都两年了 , 上海银行没有给过我们实质交代或者方案 。 ”距离基金爆雷将近两年 , 他们再次来到银行讨要赔偿方案 , 但仍失望而归 。
2019年3月 , 良卓资产旗下私募基金爆雷 , 旗下8只基金欠下20亿元尚未兑付 。 这些老人购买的基金就在其中 。
而上海银行原理财经理陆游当时宣称的“银行背书、无风险” , 如今看来满是“谎言” 。 在陆游的推介下 , 27名老年人动了心 , 他们误以为自己购买了有银行背书的理财产品 , 但实际上理财经理做了“飞单” , 购买的是良卓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 。
看似天衣无缝的“飞单” , 在良卓资产爆雷后“东窗事发” 。 2020年11月25日 , 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收到5张罚单 , 事涉违规售卖基金 。

那么 , 当银行理财经理违规售卖的私募基金爆雷 , 不符合购买条件的老人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
银行理财经理“飞单”2019年3月14日 , 投资人顾先生接到上海银行原理财经理陆游的电话 , 表示他所购买的良卓基金延迟兑付 。 问及原因 , 她称是由于上海银行支付额度的关系 , 并无其它问题 。
两天后(2019年3月16日) , 陆游才正式通知顾先生 , 产品出事了 。 “她告诉我 , 良卓私募基金爆雷了 。 ”顾先生称 , “陆游建议我们去良卓公司 , 签如皋银行的股份 , 因为那是那家公司唯一剩下能兑现的资产了 。 当时我就拒绝了 , 我纳闷 , 说好的票据基金 , 怎么投资股份了?”
而就在良卓资产爆雷的前一天 , 仍有储户通过陆游的介绍踏入“雷池” 。 据投资人统计 , 有27名储户在上海银行浦三路支行购买了良卓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 , 总计金额超3700万元 。 而90%以上的购买者都是退休老人 , 最年轻的一位也已51岁 。
投资者们一度期待转机 , 但最终等来的是警方通报 。 2020年1月10日 ,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官微发布“良卓资产”案件侦办情况通报显示 , 2019年12月26日 , 根据投资人报案 , 对上海良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良卓资产”)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 经查 , 自2015年9月起“良卓资产”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 , 通过虚构银行承兑汇票收益权转让、包装发行私募基金产品的方式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

多位投资者告诉记者 , 当时之所以购买 , 是听了上海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 , 相信了低风险的介绍 , 并看到合同书上上海银行作为托管人 。
另一投资人张先生回忆称 , 当时理财经理陆游介绍这一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承兑汇票 , 声称“有银行信用做背书 , 银行刚性兑付 , 零风险” 。 而由于是私募基金 , 最低100万元起买 , 利率在6.5%至9%之间 。

“购买的很多老人都是住在上海银行周边的居民 , 一直在这里买理财产品 , 养老金也是直接打到这里的 。 ”张先生表示 , 之所以会买这款基金产品也是因为她(陆游)说是有上海银行背书才买的 。
谈及具体的购买流程 , 张先生告诉记者 , “我把钱先转到上海银行账户 , 随后陆游当天帮他申请了U盾 , 并替他操作 。 买好后过几天再把合同送到我家 。 ” 随后 , 多位投资人均向记者确认了“先买后签”的细节 。

在陆游的推介下 , 27名老年人动了心 , 他们误以为自己购买了有银行背书的理财产品 , 但实际上理财经理做了“飞单” , 购买的是良卓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 。

公开资料显示 , 良卓资产成立于2014年 , 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共管理了37只基金产品 , 自称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 , 宣称采取“票据持有至到期+银行托收”为主的策略 , 并在市场价格合适时择时将持有的票据提前转让或贴现 。
“现在回想起来 , 这就是银行飞单!”顾先生怒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