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美国与中国保持接触还有用吗?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23日发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事务学教授保罗·史密斯的文章,题为《与中国接触还有用吗?》,全文摘编如下:
在拜登政府构建对华政策之际,美国与中国接触的问题很可能将是一个核心问题。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留下的遗产之一是,它质疑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俄等大国接触的价值持有的看法。
出现过两种类型接触
然而,在中国方面,接触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从历史上看,美国与中国总体上进行过两种类型的接触:利益趋同接触(由对存在性威胁或挑战有共同认知所驱动的接触)和转变性接触(一方或双方试图向另一方灌输规范和在各个领域建立长期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一种类型,利益趋同接触,为尼克松总统(以及毛泽东主席)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启两国关系提供了逻辑依据。
事实上,1972年至1989年可以说是美中关系的“黄金时代”。两国建立了积极的军事伙伴关系。军事交流——人员、港口访问、情报——很常见;美国向中国出售或捐赠武器。
然而,正如历史将会证明的那样,美中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共同威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1979年在给老板吉米·卡特总统的备忘录中就这一问题发出警告。布热津斯基写道:“我们对苏联的共同关切……并不是与中国建立长期关系的充分基础。”
共同反恐促进有益合作
【美学者:美国与中国保持接触还有用吗?】没有了苏联,美中关系失去了战略理由。作为总统候选人,比尔·克林顿州长指责老布什政府“未能捍卫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克林顿表示,一种新型的接触,在目的和重点上都将发生转变,将在美国方面占上风,其关键主题之一将是“人权”。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国扩大了其转变性接触计划,让中国融入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这是美国支持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个关键原因。
然而,尽管小布什政府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者”,但在1989年以前盛行的利益趋同接触政策在他执政期间得到恢复。“9·11”事件发生后,这一点变得显而易见,当时中国在随后的全球反恐战争中向美国提供了政治和情报支持。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试图将这两种类型的接触与他的“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论点结合起来。这一观点的核心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一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变得有善意。但中国需要更进一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利益攸关方。佐利克认为:“中国有责任加强使其成功的国际体系。”
保持接触有助建立互信
奥巴马总统在其执政初期拾起利益趋同接触的主题。他在2009年11月的上海市政厅讲话中说,美国和中国有着“积极、建设性和全面的关系”,能够解决经济复苏、清洁能源、核扩散等“全球关键问题”。
与前任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总统在安全和经济领域对中国采取了强硬得多的态度。特朗普标志性的中国战略称,“美国认为,为了象征意义和华丽壮观与北京接触没有价值”。
总体而言,美国与中国的接触——无论是利益趋同还是转变性的——产生了好坏参半的结果。
不过,在这两种类型中,利益趋同接触可以说更为成功。因此,展望未来,保持接触是有逻辑和战略依据的,尤其是当这种接触聚焦于双方都认为的存在性威胁或挑战时。
这很重要,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关键阶段。
接触,远非天真或无望的尝试,可以成为建立信任和帮助维护和平的有用途径。
来源:参考消息网
推荐阅读
- 美国 时隔30多年,美国为何又想重访金星?
- 主导 印专家:美俄中主导太空规则,印度想占据一席之地,要与中俄合作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甄美里 李昇基李多寅热恋,李侑菲更新近况,亲绘宝可梦插画引版权质疑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电子商务 京东阿里美团为无人配送拼了:3年单车成本砍八成、投放或超万辆
- 交易 美国“亏损王”诞生:平均每天烧掉3.9个亿,40年来首次巨亏
- IT 美联航同意购买15架Boom Supersonic超音速客机 成为其首个客户
- 美国 神舟十二号3位航天员已选定!17国入选中国空间站,美国申请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