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一二 过年的“亲情伴陪”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

可读一二 过年的“亲情伴陪”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

文章图片

可读一二 过年的“亲情伴陪”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

每逢过年之时 , 总有一波“亲情陪伴”的煽情 。 卑之无甚高论 , 渲染亲情陪伴的可贵 , 说到底 , 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 。
逢年过节 , 阖家团圆 , 欢声笑语 , 确实是一个美好的场景 。 只是 ,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 人口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 离家外出的人越来越多 , 对于不少人来说 , 亲情陪伴在成为稀缺品的同时 , 渲染“亲情陪伴”也就成为一种焦虑 。

“父母在 , 不远游” , 这是古训 , 出自孔子之口 。 “父母在 , 不远游” , 是强调子女应该奉养父母 , 陪伴在父母身边 , 可见“亲情陪伴”的思想 , 确实是源远流长 。
在古代 , 在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下 , 人们不离故土 , 祖祖辈辈一直是长相厮守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亲情陪伴”并不是特别难的事 。 只是 , 这样的岁月 , 看似“静好” , 也只是“静”而已 , 并不见得“好” 。 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 , 一家人长相厮守 , 其乐融融 , 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 。 只是 , 现在很多人 ,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了 , 渐渐忘却了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 而放大了“亲情陪伴”的虚幻美好 。
在我小时候 , 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人口流动 ,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 是最平常的事 , 当然春节时阖家团圆也是常态 。 只是 , 当时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 , 以至于过年时 , 想做出一桌像样的年夜饭 , 都感到很有难度 。 那时的年夜饭 , 其实也就就是做出六个菜而已 。 因为生活艰难 , 虽然不缺“亲情陪伴” , 其实并不那么美好 。

那个时候 , 人们的一个重要追求 , 就是走出乡村 , 跳出“农门” , 只是 , 那个时候 , 想要走出乡村的机会并不多 , 一个最常见的路径 , 就是努力读书 , 考上大学 。 孩子考上大学 , 走出乡村 , 到城市生活工作 , 自然就会缺少对父母的“亲情陪伴” , 至少会比那些在家乡务农的孩子 , 要少很多跟父母“陪伴”的时间 。 但是 , 父母会为了追求“亲情陪伴” , 而让孩子长守乡村 , 而不让孩子读书考大学吗?天下没有这样的糊涂父母吧?
即使在古代 , 人们也未必会把厮守乡村作为人生的理想 , 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 就是一个正经的理想追求 , 科举高中 , 肯定就要离开家乡 。 因此 , 在古代还有一个说法 , 叫做“好男儿志在四方” 。 再者 , 我们读古诗词 , 诗人虽然哭着喊着说思乡之苦 , 可是 , 却要一次又一次的辞别家乡 , 到各地游历 。 这思乡之情 , 虽然不好说虚情假意 , 但也只能是看作一种话术罢了 。

现在 , 经济条件好了 , 在生活不再艰难的时候 , 人们把“亲情陪伴”挂在嘴边 , 感觉“亲情陪伴”是如此的可贵 , 平心而论 , “亲情陪伴”与“志在四方”相比 , 充其量只是一种小情怀而已 。
【可读一二|过年的“亲情伴陪”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翻版】强调“亲情陪伴”的可贵 , 其实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现代翻版 , 虽然贩卖焦虑极易引人共鸣 , “父母在不远游”的旧瓶 , 装上“亲情陪伴”的新酒 , 不管有多浓烈 , 还是显得浅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