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

锦绣之美、良缘之美、骁勇之美、节庆之美……从锦绣大唐到现代民族服饰,从传统戏服到特色童装,近日,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迎来收官。
舞台上,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李思思为观众讲述一个个服饰背后的故事;舞台下,每期五分钟,央视网独家出品的新媒体美学分享类系列节目《思享馆》,在为观众展现节目幕后制作故事的同时,还呈现出更多思想的碰撞。
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
文章插图

“二零二零,纵满是泥泞,仍步履未停。”对于2020年的个人总结,李思思在微博写下这样的话语。策划两年,亲力亲为,在衍生短视频节目《思享馆》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具有社交恐惧症的主持人如何在制作人的新岗位上打破并重塑自己。严谨、专注、知性、随和,透过短视频与长视频的融合传播、主持人的多面性,不断拉近着与观众的距离。
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社恐”主持人如何担纲制作人?
不看短视频节目《思享馆》的话,很难会知道主持了七届央视春晚的李思思,却是一位有着中度社交恐惧的主持人。然而首次担纲节目制作人,就不得不走出舒适圈,主动做出改变。
“复兴中国审美”的节目制作初衷并不是那么容易落地的。策划两年,单期节目就达到50余版方案,如何通过服饰展现中国传统审美的内涵,让节目组费了不少心力。
从审美维度出发,按照服饰所承载的功能性和使用场景,节目组率先确定了骁勇之美、良缘之美、童真之美、跃动之美、节庆之美、戏韵之美等单期主题,紧接着,在对服饰审美进一步细分后,团队又确定了锦绣之美、自然之美、雅韵之美、和合之美等综合性主题。由点及面,
“节目从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服饰作为切口,通过讲好中国服饰故事来展现服饰之美,和服饰背后承载的精神之美、文化之美”
,李思思说。
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
文章插图

发现传统时尚、解读现代经典、品味东方美、呈现中国风格、对话古今服饰之美,在节目开发阶段,团队一方面深入综艺市场做差异化开发,另一方面则扎进服饰美学的资料库中,实地走访做研究积累。从心无旁骛的专注到心力憔悴的执行,李思思坦言,曾经也好几次停下来自问为何要坚持做这件事,后来,她找到了答案:“
表达被更多人听到,而且有很多人因为你的表达想要亲近这个领域,你会觉得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作为幕后故事的补充,《思享馆》记录下这档节目的诞生过程。
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
文章插图

大会、小会、第一次彩排、第一次录制、早上五点出发前往设计师工作室拍摄先导片、协调现场突发情况……作为节目制作人,李思思需要兼顾节目制作的方方面面。她说,身为制作人,最重要的是“平衡”,既要平衡团队里不同工种、不同工作人员的关系,还要平衡录制情况与节目效果的关系。
身兼制作人与主持人,在《思享馆》的幕后记录中,带妆的李思思时常穿梭于台上台下,或是在监视器前看节目录制效果,或是协调嘉宾录制时的走位和时间,没有空闲去思考如何克服内心的社交障碍,行动本身,就是挑战和成长。
从共情切入
让节目制作更有诚意
“不敢说这是转型之作,但确实是诚意之作。”就节目播出效果来看,这份诚意也打动了不少观众。
诚意来源于共情和用心,李思思在《思享馆》阐述了节目制作的理念:“第一季只做一个字——美”,即把美通过服饰展现,展现其过去的风貌、现在的传承和未来的表达。舞台上,李思思在“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三种空间语境串联起服饰背后的故事,置身于情景化的空间中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又与设计师、服饰文化研究专家等共同解读服饰一针一线的内涵,
制作人与主持人身份的融合,让李思思更深层次地了解节目所聚焦的对象和叙事逻辑,从而让节目的制作内涵和表现形式相统一,实现节目IP传播的最大化。
幕后思年华,短视频节目《思享馆》如何映照思想弧光?
文章插图

于此,对于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李思思谈道:“不希望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完全串场式的,从一个场景到另外一个场景,而是若即若离、跳进跳出的状态,以融入服饰相对应的时代和场景。”
节目录制前阅览大量服饰资料,确定邀请嘉宾后深入磨合录制细节,录制现场,演员走位、舞美、灯光、音乐等细节又都需要核对兼顾,时而是旁观者,时而是镜头中的参与者,对于节目的深度参与,也让李思思对综艺制作有了新的思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