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 滇藏线的梦幻,一半都在这座雪山( 三 )


穿过澜沧江大峡谷 , 来到西藏芒康的地界 。 进入芒康收费检查站 , 盐井到了 。 芒康盐井的古法制盐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 现在仍奉行传统工艺 , 抽取地下盐井卤水 , 日晒成盐 。

△澜沧江大峡谷/作者供图
芒康盐井的盐田就在澜沧江的两岸 。 站在山上看过去 , 两岸有近三千多块赭红色的盐田 , 铺天盖地 , 非常壮观 。 盐井地区有两个乡从事古法制盐 , 分处澜沧江的两岸 。 东岸的是纳西族的纳西乡 , 西岸的是藏族的曲孜乡 , 形成这样的格局 , 据说与当年格萨尔王与纳西王的纷争有关 。
到了现在 , 由于东岸纳西乡的地势较窄 , 盐田沿山势搭建 , 生产条件较差 , 纳西族人已经完全荒弃了自己的盐田有很多年了 , 因此东岸的盐田看上去显得干枯 , 暗淡无光 。 而西岸曲孜乡地势开阔 , 盐田还在全面保持生产 ,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盐井的盐田/作者供图
盐井的盐田非常独特 , 由木架搭建 , 每个大都在数平方以内 , 上面铺上细密的红泥做卤池 , 防止卤水渗漏 。 每次出盐后 , 都需要用人手对盐田进行维护修补 。 在盐田架子的下面 , 可以看到很多由于盐卤渗漏造成的盐挂 。
含盐度高的卤水用水泵从河边的盐井抽取 , 这是目前唯一被现代科技替代人力的工艺 。 卤水泵到盐床后 , 经过高原强烈的阳光暴晒 , 水分快速蒸发 , 隔天后就可以看到盐花的结晶 , 两三天后就可以出盐了 。 每片盐田每次的收获大约可以装满一个编织袋 。

△盐井的盐田上 , 在收盐的藏民/作者供图
尽管是同属一个区域 , 由于地质的差异 , 东岸产的盐是白色的 , 西岸产的盐是红色的 , 非常奇特 。 可惜的是现在东岸已经不再产盐 , 因此只能见到西岸出产的红盐 , 也称作桃花盐 。 我尝了一颗 , 跟海盐相比 , 味道略淡 。
让盐井曲孜乡出名的除了盐田 , 还有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加加面 。 与一般的面条不同 , 加加面用的是青稞面 , 配料有猪肉丁和牛肉丁 ,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
加加面的讲究之处是 , 面要一筷子、一筷子地煮 , 不能贪多 , 加上肉丁做的汤 , 就是一小碗;一小碗刚好够客人的一口 。 师傅煮好一小碗就给客人加一小碗 , 客人吃好了一小碗 , 师傅再煮一小碗 。 不断地煮 , 不断地加 , 不断地吃 , 这是加加面这个名字的渊源 。

△盐井的加加面 , 一小碗地煮 , 一小碗地加 , 每次的份量大致是够吃一口/作者供图
当地人固执地认为 , 一筷子、一筷子地煮的青稞面不会坨 , 口感最新鲜也最好吃 , 是对客人最大的尊重 。 给我煮面的老爷爷是藏族的 , 汉语不灵光 , 只会说“再来一碗!” , 不断地给我煮面和加面 。 我吃了12碗之后就吃不动了 , 担心太饱 , 回程开车容易打瞌睡 。 听说当地人的最高纪录是147碗 。
吃过加加面 , 我在小面馆外面的躺椅上 , 在初冬的午后阳光下小睡了一会 。

△盐井的加加面馆/作者供图
从盐井回程到迪庆机场的路有六小时 。 在路上 , 我又见到了梅里雪山 , 见到了白马雪山 , 见到了金沙江大拐弯 。
在午夜回家的飞机上 , 乘客们都在静静地休息 , 而我还在不断回味这个周末 , 充满梦幻的十八个时辰 。
小贴士
1、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5月上旬 , 这段时间不是雨季 , 天气晴朗的日子比较多 , 见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的机率比较大;同时 , 在出行前可关注梅里雪山景区的天气预报 , 如果出现一连数天的晴天 , 也是能看到梅里雪山的好兆头 。
2、滇藏线路况较为复杂 , 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 , 司机需要对高原有较强的适应性 , 新手司机要谨慎;最好有两个司机轮换驾驶 , 以确保安全 。
3、从东边飞迪庆的航班 , 靠南面的窗户位置可以看到玉龙雪山 , 靠北边的窗口位置可以看到稻城亚丁的三座神山;飞往拉萨方向的航班 , 可以看到梅里雪山;请在预订机票的时候提前选好位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