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电影介绍——动作电影该怎么拍从2008年第一部,再到2019年完结篇,《叶问》系列走过了十个年头,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最成功的华语动作电影系列,帮助甄子丹提升了影史地位——有跟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相提并论的代表作。

赵山河也听到一个说法,说是《叶问》系列标志着华语功夫电影走到尽头。为什么呢?因为功夫在电影一般赋予两个概念——个人成长和修为道德。个人成长讲求坚韧不屈,拼搏励志,在1980年《师弟出马》结尾超长打斗中,成龙凭借毅力与合气道、跆拳道高手黄仁植鏖战并获胜;修为道德讲求止戈为武,仁义无双,2006年《霍元甲》李连杰就从一介武夫成长为民族英雄,因为他以武入道,用武术呼唤和平和尊重。

但是到《叶问4》之后,我们发现了传统功夫上不了台面的阴损招式,比如说插眼、戳喉和撩阴等。功夫被看成了下三滥的招式,很难跟角色有统一成长的相连性。除此之外,功夫演员也面临断层,1954年的成龙、1963年的李连杰和甄子丹,他们都已经年过半百,新生代的动作演员很少下决心钻研功夫。

加上外国动作片的崛起,例如韩国、泰国和印尼,中国功夫/动作片岌岌可危。所以赵山河今天整理了动作片拍摄诀窍,希望目前会有新时代华语动作片领军人员接过大棒,继续延续过去的辉煌。
1.动作准备
(1)异种格斗:《叶问》系列一大亮点是异种格斗,叶问的对手包括北方拳、空手道、洪拳、拳击、泰拳、太极和混合格等等,每次对打都会有不同元素的加入。观众每次观看会接收到不同信息,继而能保持持续的关注。

1994年李连杰的《精武英雄》享有动作教科书的美称,在影片五场打戏中,陈真面对不同的对手都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第一场的擒拿,第二场的截拳道和霍家拳,第三场的拳击,第四场的小腿擒拿和第五场的混合格斗,场场都会给人新鲜感。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不同动作风格对应不同人物的性格,还推动情节发展,“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在采访中提到会根据演员或人物设计动作,“成龙兼顾花哨杂耍和危险动作,李连杰突出武术美感,甄子丹是融合了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再比如说《精武英雄》第四场跟船越文夫对打,船越文夫也用陈真的招式,表现出人物的胸怀和智慧,而且还对陈真进行武学上的教导。做个对比,2010年《精武风云·陈真》则全篇都用混合格斗,毫无新鲜感和设计感。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2)战术安排:功夫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对决中不能硬套死功夫,而是有相应的策略,不是乱打一气,挥拳盲打。在2017年《绣春刀2》沈炼第一次遇到丁白缨三人,处于劣势的他决定擒贼先擒王,绕开两个徒弟,直攻丁白缨,但是被后者用拔刀术斩断绣春刀。等到第二次对打时,沈炼采用背刀术避开了丁白缨的攻击,并顺势割伤她的小腿,成功逆转局势。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绣春刀》系列的动作指导桑林表示第二部动作设计里面,用了一些武学方面的东西,也用了孙子兵法,把这些观念融汇到武打设计里面,比如说地形、方位、距离、智谋等理念,因为按照兵法,人物的站位会影响到动作的设计。

2010年韩国电影《大叔》结局元彬面对多个杀手,一直采用游走砍杀的战术,始终不给对方合围的机会,否则众人齐上,肯定招架不住。
香港动作片在武打动作的设计与剪辑上有何特色

2.安排对打
对比了一下从《叶问》从1到4,动作分镜头越来越少,角度也愈发平稳,越来越偏向中景镜头。往好的方面说可以直观看到动作对打的全过程,但是坏的一面却容易单调乏味。
(1)演员调度:电影拍摄一大核心是决定什么在画面内和什么在画面外,两个都很重要。成龙从1985年《警察故事》开始便灵活使用镜头调度。之前电影中的主角面对多个对手围攻的时候,常常会有龙套在后景跑来跑去,成龙觉得这个不合理。

在《警察故事》画面里,观众只会看到他跟一个角色对打,另外打手会在合适的时机出镜或者部分出镜。元素突然会画外进入画内,一般会引起惊喜感,配上快速剪辑,会给观众一种踹不过气息的感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