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一群"来自明天的人":越来越多天体上出现这抹"中国红"

中国航天 一群"来自明天的人":越来越多天体上出现这抹"中国红"
文章插图

中国探月·梦想与探索
跨越星辰:中国航天的下一个梦想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高立英 贺逸舒 杨 悦 李一叶
航天员陈冬第一次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是2年前。
与青年代表交流后,陈冬站到了高耸的发射塔架顶上。凭海临风,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文昌执行任务。”他的兴奋与期冀溢于言表。
嫦娥五号“奔月”前夕,采访人员第一次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光顺着高大的发射塔架向上、向上,我们惊讶地发现,下午2点半的湛蓝晴空中,竟浮现出半个月影,浅白朦胧。
原来,不论你抬头或不抬头,月亮一直就在那里。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目睹别样的日月同辉,怎能不令人遐思万里?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讲过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攀登珠峰途中,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遇难。生前,当被人问及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山就在那儿。”
当万户决定飞天,九天似乎不再遥远;当我们开始奔月,月亮也是我们的家园。
从2020年11月24日发射成功到12月17日携月壤平安着陆,嫦娥五号完成了23天的太空之旅。
一路走来,从南海之滨的航天发射场,到首都北京的航天城,再到蒙古草原的茫茫雪野,我们追逐着“嫦娥”的脚步,追逐着圆了又缺的月亮,也追寻着跨越星辰的中国航天人。
茫茫宇宙,人类犹如大航海时代的一叶孤舟。太空无垠,天路无尽,唯有不懈探索,才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人类没有翅膀,因而更需仰望星空
这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
漆黑辽阔的太空背景中,一颗蓝白相间的精致“弹珠”,漂浮于永恒的静默之中。
当地球上十多亿微信用户,每次启动这款跨平台通讯工具,这颗“蓝色弹珠”都会跳到眼前。
这张48年前的照片,由一位执行探月任务的美国宇航员用苏哈相机拍摄,呈现的是人类在太空眺望地球的景象。
凝视这张图片,你会发现,没有哪一门科学会像“航天”那样,能满足人们永不停歇的幻想。
人类没有翅膀,因而更需要仰望星空。它启迪着人类,不仅仅要关注眼前,还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那些看似遥远、却能够影响我们未来的事情。
最大胆的先驱者也难以想象,有一天,人类会携带大航海基因,在更为壮阔的星辰大海,开启更为深远的征程。
科学家说,月球是一颗宇宙地质的时间胶囊。皎洁的明月,中国人在唐诗宋词里吟咏千年。
当代中国航天人的科学探索,呼应了华夏祖先的远古梦想。对星辰的崇拜,在远古的东方传说中由来已久。中国人的星空,仿佛是关于地上中国的另类备忘录。
如今,中国人不仅有仰望星空的渴望,更有了探索未知的力量。
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一所医院的食堂,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大会正式举行,钱学森任院长。这一天,是中国航天事业诞生的时间坐标“原点”。两年后,钱学森提出“要到月亮上去”。
每一班时代列车的轰鸣声,都需要科技的力量作为前进的燃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竞相探月,但那时的他们更多是为了冷战需要,目标就是超越对手。
12年前,嫦娥五号的设计师们每人收到一张照片,上面是陈列在世界知识产权总部已有30多年的一件美国展品——一块月岩。
接过这张叶培建院士拍的照片,设计师们觉得手中沉甸甸的。
这份沉甸甸,穿越时空,承载梦想。今天我们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时刻——当嫦娥五号在月球挖下第一铲土,留下了镌刻在月表的痕迹,带走了月面上的专属记忆。
“中国在探月方面的各种创新源源不断,其中一些研发成果具有先锋开创意义。”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研究院院士热列兹尼亚科夫说。
作为“嫦娥”家族“最有头脑”的探测器,落月、采样、上升等各个关键动作,都由嫦娥五号自主完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究员赖小明介绍,为了保证探测器完成月面自主采样任务,他们试验了足有五六百次之多。
欧阳自远院士评价,“嫦娥五号起了非常好的先锋作用,提高了我们的信心,演绎了我们的技术能力,是非常好的一次尝试。”
中国探月的脚步,与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重合、叠印。
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任务指挥员胡旭东,见证了中国航天从小火箭到大火箭,从低轨道到深空探测,“一步步走来,我们一直在进步,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