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一群"来自明天的人":越来越多天体上出现这抹"中国红"( 二 )


太空中每一颗闪烁的“中国星”,都见证了这场跨越38万公里的伟大历程
11月2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对岸的海滩上,无数仰望夜空的眼睛中,有一双黑色的眸子格外清澈闪亮。身穿红裙的9岁藏族女孩普珍,放声高歌。
为了追寻航天梦,普珍和其他22名西藏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飞越三千多公里,从雪域高原“追”到南海之滨。
23天后,四子王旗,雪野茫茫。呼吸着冬日草原的冰冷空气,巡逻护卫的骑兵来了,天上地上的搜索回收分队来了!
嫦娥五号,归来有期。连续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嫦娥五号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亿万双手,托举嫦娥;亿万颗心,牵挂嫦娥。
嫦娥五号,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放飞的第300颗“星”。这次任务,是我国目前复杂程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堪称中国航天深空探测能力的一次大考。
太空中每一颗闪烁的“中国星”,都见证了中国航天人这场跨越38万公里的伟大历程。
为了这场考试,中国航天人已经冲刺多年。
美国火箭专家罗伯特·戈达德有句名言:“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抬头望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古代中国人吟出的词句同样富有哲理意蕴。
有人说,航天人,就是这样一群“来自明天的人”。
在火箭发射现场,在任务飞行控制大厅,随处可见中国航天的蓝色徽标。
徽标中间,一个箭头象征火箭冲天而起。火箭的本质是能量转化的工具,将推进剂中蕴藏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和有效载荷的动能,尤其是有效载荷最终的速度。
箭头往外,是三个同心圆,这三个圈象征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也代表人类航天梦想的三个阶段。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好比中国航天跑进了最内圈和第二个圈之间:摆脱地球引力,活动空间扩展到了太阳系。
从嫦娥四号起,中国航天的历史开始出现“人类首次”的字样。
不论是行星探测还是小行星探测,强大的火箭运载能力,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长征火箭家族中,只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可以将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是运载火箭能力的集中检验,也是中国航天能力的最佳注解。”长征五号火箭第一总指挥李明华说,未来,长征五号还将发射更多有“分量”的大家伙。
中国探月工程,不断写下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新篇章。这背后,是中国航天领域一项项重要技术突破和重大科学进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靠基础研究,国际上通用做法,是用大工程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中国探月工程,带动了深空测控技术、火箭准确入轨技术、探测器技术、变推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精确控制技术和66米口径地面深空探测站等技术的发展。
一路走来,中国航天技术不断革新,产品不断迭代,人才不断升级,正在将更多神话变为现实。
航天科技,从来就不是仅仅只用于探索太空。所有的尖端技术,最终都会产生溢出效应,推动社会发展。
现代科技的背后,跳动着人类梦想的火焰。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总是想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奥秘。
“探月梦”促进了“中国梦”。探月工程进一步激发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探索精神。
从几年难发射一次,到一年要发射几十次; 从一次只能打一颗卫星, 到同时可以打多颗,对中国航天人而言,打得最好的“星”,永远是“下一个”。
越来越多的天体上,会出现这抹“中国红”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大厅一角, 25岁的航天人林武军在值班日志上签下名字。
上大学时,林武军学的是飞行器设计。坐在值班席位上,紧张操作间隙,他会盯着大屏幕上的飞行轨迹。
“火箭和探测器飞到了地图上哪个地方?那里是大陆还是海洋?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上,又有着什么样的风景?”这是许多航天人都曾有过的想象。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马斯帕洛马斯航天中心,直径15米的抛物面天线,犹如射向宇宙深处的眼睛。
这一次,它将协助嫦娥五号返航。追踪到嫦娥五号进入大气层的准确切入点,就可以知道探测器着陆的具体方位。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嫦娥五号任务型号副总师赵凤才对一个数字记忆犹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