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冷门考点】高考地理最好的备考战略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3个冷门知识点汇总,以前的冷门很有可能是今年的热门!( 三 )


★★备考秘籍★★
根据考纲和考情分析,针对地球运动的重难点,要求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解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能够结合区域位置,结合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认知区域光照、热量和温度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能结合材料或者实例分析光照、热量等方面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因此,解题关键是透彻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相关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解题技巧和方法是备考的关键,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重难点突破★★
1.时间日期计算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差异,特殊地方时的理解记忆,以及光照图中特殊时间的判读等。
[学法指导]
(1)地方时、区时计算
①计算依据: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1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东加西减。
求经度差或者时区差的技巧——“同减异加”: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或者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②计算方法:画数轴
数轴法的技巧——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③特别提醒: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
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
①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②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2)日期计算
①会区分两条日期分界线:
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是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
0时所在的经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
②全球新旧日期范围确定
方法1: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方法2: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特别注意: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昼夜长短的相关的某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光照、热量,以及和昼夜相关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
[学法指导]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主要是随纬度变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解题关键是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态地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读——看“弧长”与日出时间
①某地昼长=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15°;
②某地昼长=2×(12-日出时间)或者某地昼长=2×(日落时间-12)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看“直射点在哪里”
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昼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看“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4)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规律——看纬度高低
基本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小。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寒带地区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为24小时。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透析考向]
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日常生活情境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某地的光照、热量、以及人类对太阳高度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