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为什么老人会变得疑神疑鬼
老人为何疑心病这么重?很多人都反映说人老了对什么事情都持怀疑态度 , 不管是对子女、老伴还是周边的朋友 , 害怕被抛弃被忽视,那么老人疑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孙奶奶最近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她总是环疑与自己共同生活了半辈子的老伴有一天会抛弃她 。为此,她不顾70多岁高龄 , 常常为老伴去公园与其他老年人一起晨练而发脾气 。“他一定是看上哪个爱唱歌的女妖精了!”孙奶奶很委屈地向家人控诉 。在公园里,每天早晨都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唱歌 , 性格开朗的孙爷爷非常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一展歌喉 。然而,孙爷爷的这一爱好却成为孙奶奶最不放心的地方、孙爷爷说:“以前老伴是个非常善解人意的人,怎么—上了年岁就变得这么疑神疑鬼的?”
可以说 , 猜疑和偏执是老年人心理变化的某一现象 。有些老年人在进入老龄阶段之后,会对周围的人越来越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仅折磨着自己,也严重影响了家人之间的关系 。那么,像孙奶奶这样猜疑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因一:生理衰退带来的心理不安
探寻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脱离生理变化给老人心理所带来的影响 。当老年人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衰退的时候 , 他们最先产生的是心理恐慌,担心身体每况愈下 , 担心生活在孤独之中 , 等等 。所有的这些担心最终会表现在对周围人的依赖上,他们越来越依赖于家人对自己的关注与照顾,也会对家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十分敏感 。孙奶奶之所以对老伴不放心,也正是因为她不能像孙爷爷一样开放、健康地生活 。当老伴儿独自外出活动的时候,孙奶奶就会有一种被冷落的失落感 。
原因二:生活圈子缩小造成的思维单一
老年人退休之后,生活圈子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的主题也会随之而产生偏移 。如果能够很快适应退休生活,拓展新的生活内容,那么,退休之后的生活将是丰富多彩的 。然而 , 有些老年人退休之后,无所事事,每天除了做家务几乎没有其它有兴趣做的事,这使得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禁锢在家庭小环境中,于是,日常的思维、行动都仅仅是围绕着家庭展开 。这种孤单状态造成老年人对外界事务的感受性降低,家庭之外的生活对他们是陌生的 , 所以!常常会有无法对外界作出有效判断的情况出现 。一旦这种与外界之间连接的能力降低,老年人就需要提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过度的自我保护常常是猜疑心理的开始 。
原因三:个性局限导致心理失调
过于自我的个性往往是实现个体心理健康的严重障碍 , 它使得我们容易固执于某一点 , 造成过早的心理老化 。当衰老势不可当的时候,老年人更加需要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这种维护有些时候甚至会显得不可理喻 。如果老年人本身就自我关注过度,一旦遭遇来自生理、心理方面轻微的冲击,他们就容易走向心理失调甚至是精神障碍的边际 。孙奶奶年轻的时候温柔体贴,但是这种温柔的背后却会造成对某种自我需求的压抑 。这种压抑长期存在得不到释放,进入老年期后,老人家需要释放这种压力,而猜疑多心也许就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
老年人的猜疑心理需要身边人的悉心关爱与引导,这种关爱常常需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的耐心与细致 。
那么,作为老人身边的家人,我们应当怎样帮助老人走出猜疑的怪圈呢?
方法一:参与社会生活
支持老年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升生活情趣 。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防止老年人陷入自我封闭式的单一生活 。开放的生活能够带来开放的思维,有利于心理失调的释放 。
方法二:被家人细心呵护
老年人往往会对情感有更高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来自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作出判断,判断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 。作为他们身边最亲的家人,要通过与老人聊天、向老人请教生活经验,甚至多加赞美老人等方式,让老人感受到自己被尊敬、被关爱,证明自己并没有被生活所遗弃 。
【为什么老人会变得疑神疑鬼】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老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要纳入重点关注的范畴,作为亲人要努力帮助老人调整心态,社会环境也要为老人提供便捷的生活 , 让老人发挥自己的价值 , 不让他们感觉得退休后就不重要了 。
推荐阅读
- 任意吃辣会导致免疫力降低
- 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人不要瞎操心
- 为什么有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微信朋友圈社会句子
- 王者荣耀里王者水晶为什么这么难抽呀
- 还款最后一期为什么还有一期 是因为这样
- 爸爸去哪儿为什么会这么火呢 因为真实!
- 坐飞机行李箱会丢吗
- 微波炉使用不当会致癌
- 易胖食物怎么吃才不会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