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会逃债的人是谁?

【历史上最会逃债的人是谁?】范蠡,子少伯 。楚国宛城三户(今河南南阳)人 。生于约公元前536年,约卒于公元前448年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古代商人的鼻祖,中国最早的慈善家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 。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李斯语)范蠡,越国大夫,上将军,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家 。范蠡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教训,十年生聚,终于完成复国大业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深知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安乐,审时度势,激流勇退,弃官从商,避开了政治漩涡 。但是,范蠡的历史评价并不高 。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将他列为“智人”;刘劭《人物志》说: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我认为,这种评价贬低了范蠡的价值,范蠡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从政坛退下来之后“二次创业”的人,可能范蠡不是“忠臣”,他离开了勾践,历代君主不会表扬这样的人,范蠡的名声远不如诸葛亮、岳飞等有名的忠臣 。范蠡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少年有志,时人未知 。《越绝书》里说他“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然独有圣贤之明 。人莫可与语”“被发佯狂不与于世”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说他“佯狂倜傥负俗”——假装疯癫,很洒脱,与一般人的行为不一样 。时任宛县县令的文种,有政治抱负,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者,共同干一番大事业 。他对范蠡早有耳闻,觉得此人不俗,很想请他出山,派小吏前去联系 。小吏回来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 。”文种却独具慧眼,听后哈哈大笑:“吾闻士有贤俊之资,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文种还认为“狂夫多贤士,众贼有君子”(《越绝书》),所以亲自去找范蠡 。在第一次遭到范蠡恶作剧后,文种再次上门表示了诚意 。两人“抵掌而谈”“终日而语” “疾陈霸王之道”“志合意同,胡越相从” 。由此可得知,人才的出现,必须有伯乐的发现 。而一个人才必备两个条件,一是才华,二是身体 。大约在公元前511年,范蠡25岁左右,和文种离开楚国,先向吴国进发 。将到吴国的时候,发现吴国已有两位名人——伍子胥和孙武 。我们知道,过多的顶级人才集中在一个单位,未必是什么幸事 。而相对力量较弱的越国,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当时的越王勾践,吸纳了范蠡与文种 。范蠡从政范蠡从政,是他人生的转折 。他的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人性率真,颇有道家风范,但他并非颓废,不是悲观主义者,在内心,范蠡还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 。他的思想特征,可称儒道互补或外道内儒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败,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 。吴王阖闾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 。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 。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果然,越国遭遇会稽山大败 。范蠡劝勾践答应吴国的任何条件以求保全性命,“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而吴王没有听伍子胥“今不灭越,后必悔之”的进言,罢兵而归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 。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 。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 。”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 。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夫差,而范蠡毫不动摇,很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 。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号,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在夫差病时,范蠡还指使勾践尝夫差之粪便,迷惑夫差 。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变化 。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 。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果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 。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 。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 。施民所善,去民所恶 。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 。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 。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 。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 。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 。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 。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 。这样就迷惑了夫差 。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增加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 。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 。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 。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 。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儒商鼻祖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 。勾践极力挽留,并威胁他说,如果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范蠡及其妻子 。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还告诫文种要知退,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 。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然而文种不听 。果然,后来勾践赐文种一剑:“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种遂自杀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 。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 。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范蠡丰富的经营思想,都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运用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 。据时而动,得失均衡 。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 。他的待乏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获猎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 。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其三是从时而追 。处于这种境况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销售理论,贵出贱取 。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高点时,要果断出手 。贵上极则反贱 。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三八价格,农末俱利 。范蠡以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 。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 。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 。积着理论 。“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 。待乏论 。范蠡主张把握商机,候时转物 。他遵循经济丰欠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 。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薄利多销 。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 。《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范蠡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把握到他的精神,我想应该包括: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健全的人格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真诚经商、智慧经商的精神;回报社会的无私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