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之邦,有6000年文明史,可谓灿烂辉煌的文明 。在我国城乡人们都讲文明,讲礼貌,懂礼数 。不过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风俗习惯也存在差异,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 。我国文明也在不断进步完善 。

文章插图
过去,有人说:“恭喜恭喜”,你必须回礼,双手抱拳,90度弯腰说:“同喜同喜”,并伸手示意:“请屋里坐”,并吩咐家人倒茶递烟 。如果是送礼来,还要说:“破费了,让你破费了”以示歉意 。客人返回,还要还礼,不能让客人空手出门,并送出家门,寒暄几句,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情绪,挥手告别,不见客人人影了才转身回屋,现在农村仍然见到这种礼数 。不过现在人们认为过去那种礼数是繁文缛节,见面大多握手说:“恭喜、恭喜”,“同喜同喜”之类的礼貌用语 。甚至年轻人点头示意,或挥手示意,见面连话都懒得说 。现在的人认为台面上客套话是虚情假意,繁文缛节,表里不一,是违心的 。亲戚朋友见面话不多说了,没有了礼貌用语,取而代之的是些闲聊话题,我总觉得没有过去那么热情,那么暖心 。显得那么生份 。

文章插图
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见到家里来人了,父母总要我打声招呼:“XX叔好”、“XX伯好”,客人夸我:“这孩子真懂事”、“这孩子真懂礼貌”算是回礼了 。礼尚往来嘛,人家有来言,我必有去语 。不同场合,礼貌用语也不同,“恭喜恭喜”不是什么场合都能用,吊唁不能用这种语言,人家倒霉了,也不能用这种语言 。我国古代还有大礼参拜,就是五骨投地,叩拜,不过只能是晚辈叩拜长辈,而长辈搀扶起晚辈算是才有礼貌 。人家办喜事你才能说:“恭喜恭喜”,对方可以说:“同喜同喜”,但平辈或晚辈可以这么回应,长辈或上级说:“恭喜恭喜”,你必须可以说:“谢谢,都赏光,给面子了”、“是瞧得起我了”以示谦逊、谦让礼貌 。人与人之间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上,我们不能省略一些礼貌用语,农村有一句老话:“一句话惹人笑,一句话也会惹人跳”,就是说与人交往要巧舌如簧,会说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寒暄是必要的,是礼数,不是繁文缛节,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文章插图
现在如果对方见面说:“恭喜恭喜”,你仍然双手作揖躹躬还礼,也可以握手不放,表现热情好客的样子:“谢谢,同喜同喜”、“欢迎大驾光临”、“多谢赏光”、“多谢给面子”、“多谢瞧得起我和犬子(小女)”等等 。中华民族有自己璀璨夺目的文明,有悠久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下去 。
【当别人说恭喜的时候怎么回答】恭喜,一般说来家有喜事,人家登门贺喜 。老一辈对贺喜的人回复很规矩,都是根据传统的礼仪回复,同时有不同的喜事有不同的礼语 。现时代的人不懂传统礼语,大多数都是用谢谢代表各种恭贺喜事的回复语,我就是其中一员,语言简单,含意是对贺喜人的心意表示感谢 。我认为礼貌待人,人人皆知,表达方式各所不同,不是死搬硬套 。面对面的恭喜,可以握手,让坐,发烟,沏茶等各种各样表示礼尚接待 。即使不是贺喜也应如此,这是待人的基本情义,哪怕是口和心不和的人,千错万错来人不错 。界隔性的书面交往,特别又是通知性的交往,我的表达方式把谢谢藏在心里,不想繁所哲学,重复性的感谢显得有点枯燥无味,好像是顺口溜口头弹,完成任务一样的虚伪表现,着得没意义 。我这种想法并不是我不要礼节,而我在书面上不善于礼节,如在这方面做得不周,见谅!
推荐阅读
- 个人说明大全超拽霸气
- 祝福新人结婚祝福语 对结婚新人说的话
- 失眠的说说短语朋友圈
- 明天是霜降,老人说“霜降吃两霜,不富也安康”,是什么意思
- 别人说你傻怎么神回复 别人说你傻怎么回复
- 古时的西凉马超所说的西凉,是指现今中国的哪一部份为何有人说西凉铁骑所向无敌
- 为什么有人说秦腔是百戏鼻祖呢
- 初五迎财神说说
- 片汤话 如果有的北京人说诰拿腔拿调
- 树洞是什么意思,女人说的树洞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