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yyds”后,“awsl”也成流行语,00后为啥不爱好好说话了

我是个标准的00后 , 我其实有时候是比较反感这个现象的 , 因为这会增加理解的难度 。
要是一大段话中 , 一大堆yyds,awsl , zsbd等流行语 , 了解的人自然可以很好的心领神会 , 并且接上你的话 。不了解的人 , 出于礼貌也是会表示说你的意思(观点)我知道了 , 但实际上他很多地方是不清楚的 , 因为你用了太多的缩写 , 谐音梗等等 。这会增加交流的门槛 , 因为这会迫使我为了能听懂对方说话 , 我必须得去学习相关的流行语 , 不过一般听到流行语 , 我会等对方说完他的观点(带流行语的) , 然后去询问这个流行语是什么意思 , 记忆一下 , 已备下次遇到不会一点也不知道 。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的方便 , 而不是用于增加交流的难度的 , 那就本末倒置了 。
【继“yyds”后,“awsl”也成流行语,00后为啥不爱好好说话了】总结一下 , 我的个人观点是:能好好说话的 , 没必要增加说话的难度 , 除非是彼此的心照不宣的暗号这些 , 还是好好说话能高效实现自己或者对方的交流目的 , 越简单直白 , 对方理解难度越小 。这个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工作 , 同样适用于生活之中 。
AWSL , 啊我死了! 网络用语 , 汉语拼音 , 连英文都不是;用来表示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极度爱慕;最初出现在2018年一次某网红和粉丝互动活动 。
从文化的角度看 , 这种语言现象一点儿也不奇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行话”或者说“黑话”——
最初只是在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出现;有些“行话”后来人间蒸发;有的进入了全民范围内流通 , 成了民族“共同语” 。
对这样的语言现象怎么看呢?见怪不怪 , 其怪自败!
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是“反潮流”的;比如说他们的服饰打扮;说话的语音语调以及用词 , 都是“故意”显得与众不同——“过来人”(年纪大的不都是年轻过吗?
特定时期的词汇 , 特定行业的词汇 , 现在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比如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山下乡”、“上、管、改”(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顶职”等等词汇都已经消亡;
那个年代年轻人的“黑话”比如说“条子”(警察);“美子”(美元);等等 , 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听懂呢?现在不也是烟消云散了吗?
即使是网络用语 , 前些年的“神马都是浮云” , 甚至“给力”这些词汇都慢慢退出了流通;另外又会有一批新的网络用语取而代之 。剩下的只有“亲” , 仍然还是流行 。
年轻人说话办事儿 , 当然不如年纪大的人那么思前想后 , 那么“成熟”另外 , 他们使用这些网络词汇的目的之一 , 就是不让“圈子”外的人听懂——
如果说80后、90后口语或者书面语夹杂着英文比如说BTW  , 某某人很low , offer是5w!;等等的话 , 那么 , 00后 , 使用更多的却是汉语拼音 , 比如下面这些——
NSWL, NSDD, SSMY, BDJW, 等等 。
你能够猜的出来什么意思吗?
它们依次是;难死我了;你说得对;盛世美颜;不懂就问 。
很明显 , 这些都是属于“拼音输入法”的词汇;可见00后们还带有非常明显的“校园气息” , 还没有完全从“汉语拼音字母表”走出来 。
等他们长大了 , 这些“词语”自然也就不会再继续出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