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一:
日本的传统食文化认为:「食物的加工技术应最小化,尽量以最接近自然的状态来吃」不料理才是料理的思想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生鱼片(サシミ) 。日本人自古以来认为生鱼片是最上等极好的食物,所以生鱼片等生鱼料理,长久以来都稳坐着传统日本料理的宝座 。那「サシミ」(刺身)的由来是?也可写成指身、指味、差味 。原本叫「オキナマス」(okinamasu),是将鱼肉切薄薄之后生吃,渔民的即席料理的一种 。到平安时代时,为了知道切的鱼片的名字,将鱼鳍插到身体如装饰品一般,才被叫成「サシミ」,同时也与酱油的发展一起被世人所知 。通常日本人去居酒屋或是吃和食的时候,大多都会点生鱼片来吃 。
文章插图
说法二:
没人知道生鱼片是我们中华的传统饮食文明,是日本在唐宋派遣唐使留学生跟我们中国人学去的 。我们中国人叫生鱼片叫什么?生鱼片他们说得太罗嗦,中国人就一个字,古人说话言简意赅,不像白话文这么罗嗦 。我们管生鱼片叫什么?脍 。听说过这成语吧,脍炙人口 。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但是你细问一下脍炙人口什么意思,就是好吃啊 。什么叫好吃啊?“炙”是什么东西呀?——烤肉 。“脍”是什么呀?——生肉,生鱼片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文章插图
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生鱼片切得越薄越好吃 。你再来看宋朝辛弃疾写的词“休道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就是说到了秋风起了,鲈鱼上市是吃生鱼片的时候,我不当官干活了,我回故乡吃生鱼片去 。可是我们读古词的时候却不知道“脍”就是生鱼片,日本人完完整整从中国学过去,保留下来的 。我们呢?丢掉了它,丢掉之后,然后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这个“脍”字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对抛弃或未能很好继承传统文化,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汗颜 。
吃生鱼片是不是要蘸芥末吗?蘸芥末是什么意思啊?蘸佐料 。什么叫佐料?生鱼片是寒凉的,阴寒的,不好消化 。我们就要加点儿佐料,用热性的去平衡它,这样吃完了以后不拉肚子 。日本产芥末吗?日本不产芥末,中国产 。这也是从我们这里学去的 。
文章插图
说法三:
土地狭小,自然灾害多发,燃料匮乏 。生食一开始纯属无奈,后来慢慢演变成习惯和爱好 。同样的道理,历史上农耕国家常常禁止杀牛(比如印度,虽然现在不一定用牛来耕地);游牧民族往往不吃猪肉(猪适于圈养,难于放养) 。这些都是经济因素影响生活习惯的例子 。现如今,其实已经不是问题!因为不少国人也养成生吃的习惯了!
如果你有机会去东京的米其林三颗星寿司店,可以看到几乎90%都是中国人的身影 。
文章插图
其实日本生吃的习惯由来已久 。
日本东南西北都四面环海,不管哪一座知名的城市,几百年前就是海鲜捕捞后的卸货港,它们同时也是人口聚集的消费性城市 。
同时,日本人喜爱生吃的习惯,也和它们传统的米食口味有关系,比如生鸡蛋拌米饭,那是国人不敢尝试的绝味!
文章插图
总结一点:日本饮食文化就是孤独的美食家五郎说的:品尝食材最原始的滋味 。这个价值观可是更深蒂固的!
文章插图
关于日本有一本奇书——《魏志倭人传》,据说是从三国时代陈寿写《三国志》时,顺带写的魏书系列的一本,后来成了日本人最早的历史教科书 。书里面对古代日本有所描述,比如:“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 。
这个“生菜”,可不是我们现在吃的生菜,也不是单指未加工的蔬菜 。而是生的食物 。
想必陈寿那个时代的中国,肯定没人会生吃食物了 。陈寿应该是感觉很新鲜,才会特地记录下来 。
文章插图
而在16世纪,有个葡萄牙传教士来到过日本传教,在他所著的那本大名鼎鼎的《日欧比较文化》里面,也写到了对日本生食文化的惊奇!
文章插图
所以说,日本生吃的习惯,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民族的文化,
不单单只是生吃海鲜、生吃生鱼,日本人还喜欢生吃鸡肉和牛肉,甚至马肉 。
文章插图
每个民族的饮食习惯都是由它特定的环境和历史的进程决定的,我们不需要去质疑或是嘲讽 。
【日本美食,日本为何总喜欢吃生吃的美食呢】就比如,如今国人也慢慢接受了生吃的文化 。当然了,壹周君还是要提醒你,作为生吃除臭去腥的调味料,日本酱油绝对需要,预防生吃拉肚子,芥末和生姜也是必不可少?
推荐阅读
- 蚌埠的美食街在哪
- 鸡蛋牛奶做法简单又好吃,鸡蛋和牛奶可以做什么美食简单的
- 武定县美食:云南普洱的美食
- 兰州美食,兰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 围场美食
- 南方松树为什么没有松子,南方也有松树为何看不见松子呢
- 法国美食,法国著名美食介绍
- 单县美食,单县羊肉汤为什么出名
- 武都城区有空地吗? 武都区美食
- 登高为何七言律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