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吗?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文章插图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 。执两用中,汉语成语,拼音是zhíliǎngyòngzhōng,意思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出自《礼记·中庸》 。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
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无过不及执两用中上善若水推己及人后者不是中庸的观点 。
怎样正确认识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思想中庸——儒家的一种主张,意思是“执两用中”,“中”不是中间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中
间的那一个,而是找到最适合的那一个,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其中庸即为适合,也可以解释为完美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
国学大师潘守宇说:中庸——是中国最高的思维观念与行为准则 。事物若臻至完美,若保住完善状态;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地位,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限度,即最佳、最好、最合适 。也就是适度把握,追求最佳状态,就是天人合一,和谐!宗白华说:“中庸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力求取法乎上,圆满地实现个性中一切而得和谐 。”
儒家文化讲——水止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 。所以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文章插图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文章插图
中庸之道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执两用中”的成语即来自于此,但单独理解执两用中容易产生误解 。以为是不要走极端,要调和矛盾,这也是中庸历来被人诟病的地方 。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做老好人,而不管原则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具体语境下来分析执两用中的准确含义 。
这里引用孔子的话,赞扬舜的大智慧,即“好问而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是指舜善于询问大家的意见,对浅近之言、常人之言也细细分辨,去掉不好的(恶)意见,选择好的(善)的意见,从两方面考量,选出最恰当的 。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因此,这里的中,不是折中,而是中和有度的中 。是指对听来的意见,要善加分析,选择最合理的,最切合实际的 。因此,不是不走极端,必须走中间路线,而是从最恰当的角度出发,该走极端就走极端 。
从这个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因此,该要雷霆一怒时,就必须要雷霆一怒;该温柔如水时,就必须温柔如水 。这才是执两用中的本意 。
执两用中
“执两用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礼记.中庸》 。百度上的解读是: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方法或做事掌握分寸 。这是最权威的解释,解释的是这个词语的大概意思,但并不精准 。读者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适宜”,又如何“掌握分寸”?如果只有大方向、大轮廓的指导,而缺乏详细具体的步骤,往往会使人在做事时犹豫不决、徘徊不定、纠结、费时等,最终做出的选择往往会有偏差 。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惨痛教训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不仅浪费的是金钱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浪费了生命 。
其实,“执两用中”这个词在原文说的很明白,《中庸》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是:
孔子说:“舜大概算得上是有大智慧的人了!他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分析别人浅显话语里的含义 。他隐藏人家的坏事,宣扬人家的好事 。他能把握事物好坏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道理去施行在老百姓身上 。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思想:
古代贤明的君主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戴,在于他们采取中庸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安抚百姓 。他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并不是谁的话都听,也不是谁的话都不听,而是在许多方案的基础上,折中调和出一个好方案 。
如果我们读到了原文,就可以看到,原文把“执两用中”讲的很清楚,而现代的解读却模糊了 。模糊不清的概念很容易误导人 。
想要思路清晰,心中更明白,那么,就再听听大师的解读吧 。国学大师杨军教授是这样讲的,“用中”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中庸之道,“庸”即平庸、平凡的事情 。中庸之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和使用的 。它能够锻炼人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他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有个人与其岳父关系紧张,很纠结,就向杨教授请教调解的方法 。教授说,你先找出这件事情的两个极端——好的极端和坏的极端 。先把它们找出来,但不要采用 。然后,再从这两个极端中找到中间的那个点,那就是中庸之道 。用中庸之道就合适了,它会把关系捋顺、妥帖,每个人在关系中都会很舒服、很愉快了 。
那人想了想说,好的极端是——把我岳父当亲爹对待,这个我做不到;坏的极端是——老死不相往来,这个也不行,媳妇这关都过不了 。那么中间的方法就是……
当他把问题掰开揉碎、条理清晰地摆出来时,方法也就自然呈现了 。
杨军教授的这个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开始试着在生活中实践“执两用中”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太多太多的纠结了,这些纠结把我们拖得很累很累 。心理学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看不清、看不明白事物的本质,也找不到适当的处理方法,生活常被一些小事情卡住,进退两难 。这些小剂量高频率的生活难题大量地消耗着我们的能量,严重影响着心情和做事效率 。
昨天,我成功地使用了一次中庸之道,用“执两用中”的方法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一个生活难题,事情是这样的: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已经有七八年的树龄了,但它不远处的一棵核桃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整个树冠已经把石榴树遮得严严实实 。石榴树为了得到阳光,就努力歪着身子向外长,即便树身已经严重倾斜,失去平衡,也结不了几颗果实 。
我看到它心里就难受,它给人委屈、压抑的感觉 。两年前我就想把它砍掉,可是老公执意不肯,说这棵石榴树品种好,籽大味甜,得之不易 。我俩为此产生了多次不同版本的热战与冷战 。我一度困惑不已,一棵小小的石榴树居然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不愉快,我却无能破解,并且每天看到它就堵心 。
随着心理学和国学学习的深入,我明白了这不是树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树的背后是两个人的性格的问题 。心理学告诉我,学会从性格的背后去挖掘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现在的性格?
原来,人的性格是从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加上后来几十年如一日的强化加固,是很难改变的,故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说 。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心中就多了一份理解、谅解和包容,明白了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无休止的争吵与冷战 。
那么,石榴树问题的两个极端是什么呢?——砍掉和不动;那么,这两个极端的中间是什么呢?我琢磨了几天,然后一个念头产生——迁移!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公时,他也没有反对 。
昨天,他居然破天荒地自己动手把这棵石榴树移走了,为此,我在我家群里发红包庆贺了一番,并写了一首打油诗记录这个突破性的瞬间 。因为,移走的不是一棵树,而是我的一个心病 。
石榴乔迁乃大喜
江山易改性可移
屈居檐下已多载
迁移别处新天地
我似愚公移大山
一尺一寸修家园
感天动地化人心
移走心病赞主恩
2021.1.25
这就是“执两用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生活中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等待解决,并且,我们每天还会面对无数个选择,能否熟练地运用中庸之道是需要反复练习的 。而中庸之道在践行中的困难我们并不知道,《中庸》里有这样的描述: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平定,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要,雪白锋利的刀刃也可以踩上去,而中庸的道理却不容易做到啊 。”
【思想】
孔子举了三个例子,治理国家、放弃俸禄、脚踩白刃,都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但有人还是做到了 。中庸,看起来比这三件事情要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难得多 。孔子把中庸的道理说得这么难,是想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希望人们极力提倡中庸、认真实行中庸 。
中庸之道让我明白了日常琐事并非小事,而是小中见大 。我懂得了平凡生活也要用心经营,当我用心生活时,也更热爱生活了 。
我家有一个小小的独木桥,老公推一筐土会很轻快地走过去 。我却不敢走,怕掉下来,但推空车还可以 。我想,每天试着少推一点点土过独木桥,是不是也可以练习到老公的本领?这个动作太像《中庸》描述的心态了——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人生亦是如此,之所以说人生艰难困苦,都是没有驾驭人生的本领而常常翻车,当我们学会了娴熟的本领,一定会玩转人生的!这是心理学家说的,我也看到了有这样的人 。
【执两用中是中庸的观点,无过不及是中庸的观点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