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也有多种版本 。说的就是人们生活到一定程度后,追求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 。"隐居",在古代成为有为者的一种追求,从而逐渐形成"隐逸文化" 。
文章插图
隐逸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隐逸文化最早可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洗耳翁” 许由算起 。
相传,上古时代的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 。许由是个以不问政治为“清高“的人,不但拒绝了尧的请求,而且连夜逃进箕山,隐居不出 。
据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自拟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但缺乏准确 文献记录 。
按照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中隐》诗中的概括,中国古代的隐逸形式大致有大隐、中隐、小隐三种 。
目前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晋代王康琚之《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 朝市 。伯夷窜 首阳,老聃伏 柱史 。"
文章插图
古代"隐士"的三种境界
有能力的人、看破人生的人,希望解甲归田,忘却世事,与世无争,沉湎于桃源世外,借助周围的环境,过隐居的生活,这是"小隐" 。
真正有能力的人,隐居于喧闹的市井之中,视他人与 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
那些顶尖的人,隐身于朝廷之中,面对尘世的 污浊、 倾轧、勾心斗角,却大智若愚、淡然处之,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 。
我国古代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 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 。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
文章插图
现代社会,无论生活在什么层次,不在于是否"隐",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任何时候不计名利得失,以事业为重,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 。
然而,退了休的人无所谓"发挥余热"之类,继续修炼,安度晚年为要 。现在就业是大事,多少年轻人愁就业,退休人员何必自作多情呢?讨人嫌!
(图片来源网络)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这句话,是中国古曲文化中具有很深处世哲理的表述,被中国人奉为“为人之道”之经典,下面就从小隐说起 。
一、”小隐隐于野“,是一种人无力与世事相争,采取的一种消极遁世的生活方式 。社会上总有些人,在人世间,遇到艰难困苦时,惧怕竞争,采取逃避的方式 。
一般有两种,一种,干脆远离人世,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如终南深山里的所谓隐士 。
还有一种,虽然没有远离社会群体,但采取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对任何事物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处世原则 。每天只经营自己的小生活圏子,与人交流很少 。为人处世谁对谁非从不发表看法 。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小隐于野,这种小隐是有目的营造人们对他看法的麻木状态,在人们不经意间占点小便宜,如果他人没有感觉,那就是小隐的最佳状态 。如果他人有感觉,他人就会把这些人评价为耍小聪明的人,漏了馅,就不算小隐了 。
二、“中隐隐于市”,是那些有奋斗目标,能主动为人生目标拼搏的人 。他们为避免招摇,减少自己奋斗路上的人为阻力,而采取的一种处世方式 。
这些人在工作单位或生活圈子,与普通人看起来没有区别,他们与人竞争的方式,是在看似无争中拿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平时人们所说的大智若愚就是指的这类人,中国的成语“一鸣惊人”就是形容这类人的 。
我们在与他人共事时,经常会有个别的人,突然显示出超出常人的能力和技能水平,就是这些中隐于市的人的人生哲学成果 。
三、“大隐于朝”的大隐们,如果成功了就是千古留芳,光宗耀祖 。如古时的吕不韦、三国司马懿等都是成功的大隐 。而古代的王莽、当代林彪、高岗都是失败的大隐,都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
这就是我对“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一点粗浅的理解 。
对与不对,请网友评说
【大隐隐于: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上海这家邮局厉害了!卖咖啡和冰激凌,推窗就是魔都最火“打卡点”武康大楼→
- 碳酸根的大派键怎么算,大π键电子数的计算方法
- 善于的意思
- 南京6大风味名菜,历史气息厚重,口味特色醇鲜,吃过之人都说好
- 关于张爱玲的文章
- 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什么体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什么诗体
- 金星属于哪类行星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 大寒将至,这5种食物要记得吃,老传统不能丢
- cf手游挑战卡怎么刷几率大 cf手游挑战卡
-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