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格是心理学领域中的术语,它包含的范围很广,个体的气质、性格、价值观、理想都包含在其中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人格是在自性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人格会接受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完善并发展人格,最终形成的人格是独具个性的 。
你有没有发现,无论你处于人生中的哪个阶段,身边总有一些难以相处的人 。那么,这些人的人格具有哪些特征呢?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1,易怒人格 。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易怒型人格的人天生就有“易怒基因” 。这些人的大脑结构和常人不同,某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失调 。因此,易怒型人格的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个研究成果体现出的是生理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
那么,从心理角度来说,易怒型人格的人往往通过“发脾气”这种方式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行为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这些人身上可能有一些难以启齿的缺点,他们为此感到自卑,就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内心的情绪 。
有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了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2,控制型人格 。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乔治·K·西蒙认为,“控制”其实是一种隐形攻击,它的本质其实是对某种资源、机会、信仰、价值观或是目标的争夺 。
这些具有控制型人格的人希望通过压制的方式来进行不易察觉的斗争,以此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 。
事实上,控制型人格也属于攻击型人格的一种,只是它所展现出的并不是显性攻击,而是 。
他们会掩饰自己的攻击性,就好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个和颇具魅力的形象,从而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受控制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但是,在羊皮之下,他们本质上都是冷漠的控制者和攻击者 。
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家庭或是职场中 。尤其是在家庭关系中,很多父母或是亲人都以这种方式让他人顺从自己,还美其名曰为“爱的表现” 。
所以,一旦你在生活中察觉到某人存在这种倾向,就一定要赶快远离他 。
3、反社会人格
所有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基本都是反社会人格 。美国著名的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把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叫做“冰人” 。
也就是说,反社会人格的人没有同理心 。正常人在面对灾难时会感觉到痛苦,正常人会感受到他人的善意,但是反社会人格的人不会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通常来说,反社会人格的人往往都将自己隐藏得很好 。在他人眼中,他们就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人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这正是反社会人格的人最狡猾的地方,他们擅长欺骗和操控人心,他们不只会采取强硬手段,更多时候,他们会通过示弱来实现对他人的精神控制 。
要想识别反社会人格的人,不要在乎他们说了什么,而是他们做了什么 。反社会人格的人会享受他人的痛苦,还会出现很多暴力行为,如虐杀动物、纵火偷窃等行为 。
4、偏执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的人通常是非黑即白的性格,对他们来说,任何事情都没有中间地带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这些人的脑海中存在很多非理性的想法,在和他人相处时,他们更容易冲动,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
心理学家认为,偏执型人格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极端,要么极度自负,要么极度自卑 。虽然表现出的方式不同,但是极度自负和极度自卑最终都指向自卑心理 。
他们不喜欢听取他人的建议,反而将自己的自卑转化为仇恨,通过攻击行为来报复和伤害别人 。这种人很难相处,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中都会和身边的人产生矛盾 。
5.妄想型人格
妄想型人格的人本质也是非常自卑的,他们总是把周围的人当成自己的假想敌 。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怎样才能相处融洽呢?

文章插图

这种人的性格通常过于敏感,对周围的人充满敌意,可能别人无心中说的一句话就会让他们感到痛苦 。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具有妄想型人格的人以男性居多 。他们的性格比较暴躁,容易嫉妒他人,受到伤害时就一定会铭记在心,具有强烈的报复心理 。
而且,还有很多妄想型人格的人会出现过度猜疑的行为 。他们无法相信他人的善意,总觉得别人善意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
和妄想型人格的人相处会非常累,不仅要处处考虑到他的感受,还要经常面对他的负面情绪 。
-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