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寓言对人性和人生境界的解读!
从几个故事看吧,庄子思想并不复杂,也并不简单 。
1.从河伯论人生的痛苦
秋天里洪水到来,千百条支流的水注入黄河之中,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这时候,河伯高兴的忘乎所以了,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况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
河伯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且在第一时间认识到并改正,单凭这一点,就比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强 。我们生活中的人都是什么样呢?论资排辈,论官排辈,看似民主制的背后隐藏着独裁的影子 。说的对的永远是领导层,而跪在地上习惯了的中国教育教出来的人才呢,会在巨大的权威面前迅速的萎缩自己的观点 。领导自己错了也是断然不会承认的,他们会做的一件事就是用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 。当领导作出决策的时候,职员在心理认同感已经趋同的时候(不同的就会迅速自己否定自己的一切观点)都会义无反顾的投领导一票 。同样的观点如果出现在和自己一样的职员身上的时候,就会联合起来口诛笔伐 。民主制在丧失鼓励独立人格和反抗权威的观点的时候,就会迅速沦落为统治工具 。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雅典,苏格拉底被人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 。审理该案的是从雅典公民中抽签产生的500人的陪审团 。开庭前,每人分两块陶片,一块上面铸着“无罪”,一块铸着“有罪” 。在法庭辩论和举证后,陪审员选择其中一块金属牌投入铜罐,以此来统计得票,这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在明确自己反对苏格拉底死刑的时候跟随众人投入一票有罪 。
当然,庄子本身的意思并不是河伯反思的问题,而是在讲述大小之辩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之中,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匆匆忙忙的行走在人类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生活轨道当中不能出来,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遭受事物的影响 。自己所操心的东西就好像被命运安排的一样,感觉到自己时刻生活在社会这张大网的束缚中不能给自由驰骋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带着枷锁 。在这种条件下,对生活中的一切追逐的越多也就越会陷入泥泞当中,当你因为休班旅游看到美景而兴高采烈的时候,却不知道这才是人固有的生活 。在温饱线上挣扎混迹,以至于忘记了本来的模样 。并不是谁在用奋斗的脚镣圈着你,也并不是谁在用金钱的缰绳牵制着你,而是你自己始终摆脱不了世俗的眼光和要求 。当全村的人都疯了的时候,你这个正常人在他们眼中就是疯子,对于到底谁是疯子,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会不会跟他们一样疯下去 。当看到第欧根尼在木桶了游荡的时候,往往看不到第欧根尼此时的心情和你休班旅游的时候是一样的 。那么,第欧根尼是快乐的吗?未必,肉体的享受和精神的享受一样都沉溺在自己当中 。对于这一切,历史不会因此而改变,世界的秩序不会因此而打乱,个体的刺激又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庄子随后说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大海相对河水是宽阔的,但是大海相对于宇宙是不是也是渺小的如同尘埃一样呢?宇宙是广袤无垠的,但是宇宙是否又在自然规律中不断的运行呢?规律是万能的,但是规律是否又在人的眼中不断的变化呢?你眼中重要的事情是否又是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呢?当生死到来的时候你因此而紧张,但是你又怎么知道死比生存更可怕呢?人从无到有,在从有到无,这中间的过程是在别人的目光和世俗的要求中走完还是在在自己的狭隘世界中走完呢?我们所忌惮的风俗在别的国家或许是一种祝福方式呢?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走完这一生,不管是毫末还是宇宙,都是有形的,毫末的大世界宇宙一定会知道吗?宇宙的奥秘毫末一定通晓吗?在有形之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心中最原始的力量,不断的去反思拓展,实现道的境界,何尝不快乐呢?
叔本华的理论可以说是道家哲学的逻辑版 。那么叔本华所描述的人生痛苦又是什么样呢?
【浅谈庄子寓言 庄子思想】他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快乐是痛苦的负面,痛苦是人生的正面 。
草木、花朵、山川河流、动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同一个意志的表象 。他们之间的唯一差距就是形态、意识层次的差别 。人是有理智和感情的生物,而植物是顺应自然生长的生物,没有意识和意识模糊和有清醒意识这三者对痛苦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当你的意识越清醒的时候你就越是痛苦,但是当你一旦意识清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又是快乐的 。同样的一件事,生活环境差异巨大的两个人对痛苦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流浪汉不会因为你踩到他而勃然大怒,但是公司老总却会因为你踩到他而怒不可遏 。这就是两人生活环境导致的敏感度,朴素的乞丐习惯于侮辱这件事,但是公司老总习惯于奉承这件事,当你去奉承乞丐的时候可能乞丐会厌恶你溜须拍马 。老总和乞丐究竟谁的境界高呢?这不能判断,我们说乞丐不生气境界高,在乞丐那里不过是因为习惯了而已,跟境界又有什么关系呢?道德又怎不是人给自己定的有利于人繁殖方向的标志呢?生死也是这样,你所担忧的事情往往并不是那么的可怕,放下自己的痛苦,不要不断的陷入循环之中,就是对人生最好的表达 。
2.从匠人论朋友
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鼻子尖上沾了一点白泥巴,这层白泥巴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 。请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子把它削去 。工匠石挥动斧子,只听见一阵风响,手起斧落,白泥巴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损伤 。那个被削的人神情自若,一点儿也不感到害怕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工匠石叫了来,说:“你再削一次让我看看吧!”工匠石说:“我的确是会削的,但是,那个敢让我削的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悲的不是被谁不信任,而是自己对谁都不信任,当然更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人谁都不值得信任 。人有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看似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也会在超越利益的范畴中反目 。不论是亲情、友情,危急时刻所做出的潜意识的第一反应无一不是保护好自己,只不过当一个人的道德理性大于第一感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舍己为人的情况,这就是道德高尚者 。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朋友和利益是不可调和的两样东西,交朋友的第一目的是是否能从他身上得到依赖和好处,所以往往都是物以类聚 。不管是情感依赖还是自我满足,不管是倾诉对象还是沆瀣一气,交朋友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朋友在自己遭受攻击的时候一致对外 。过分的朋友感情对损害道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都有善于表现和谄媚的心态,一个美女发文章谴责某一个男人,往往能得到所有人的一直指责,虽然这男性不一定是错的 。自己和别人吵架,没有人希望朋友帮助对方,也很少有朋友帮助对方,虽然对方不一定是错的,这样的朋友是最不牢靠的 。
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信赖呢?首先应该是足够的信任吧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谅,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 。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这成为了一个君子的挑选标准,但是现实中的我们感觉自己是君子标准,往往却是真正的小人标准 。因为大多数人交朋友是为了选择支持自己的的观点,而不是这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学识渊博 。选择损友可以迅速的升温并感到愉快,就如同吸毒,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对于自己所做所为有时候并不会全盘支持,这时候在损害自己这件事上,很自然就排斥他了 。
3.从卖药药看眼光
宋国有个人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用这种药涂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过日子 。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请求收买他的药方,情愿出一百两黄金 。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块商量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干漂洗棉絮的活儿,能够得到的不过几两黄金;现在出售这个药方,一下子就可赚取一百两黄金,就卖给他吧!”那个外乡人得到了药方后,便拿去献给吴王,并向吴王夸赞这种药的用处 。这时,正赶上越国有内乱,吴王便派他领兵讨伐越国 。冬天,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把越国军队打得大败 。吴王很高兴,就割出一块土地来封赏给了他 。
漂洗棉絮的人被作为没有商业眼光的人嘲笑了两千年,事实上,局外的我们如果和漂洗棉絮的人一样的生活环境,又会不会把药方重金卖掉呢?学会跳出圈子看事物,你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惠子问庄子有一个大葫芦因为太大,什么用都没有 。如果把葫芦一劈两半当瓢去盛水的话,葫芦皮太薄,盛上水一举它肯定就碎了 。如果去盛米面粮食,因为皮薄而体积太大,又难以拿动,也必然破碎 。他想来想去,感觉葫芦不就是为了最后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大了反而什么都装不了,没有什么用处了 。庄子说了一句:为什么不放到大海,游于天下?不过,反过来讲,即使是漂洗的人得到封地他又会快乐吗?贫瘠的脑袋不足以撑起足够的财富 。无用之勇为大用才是最适合他的 。
有时候,成就有眼光也有运气成分,如果因为自己成功了就洋洋得意到处灌输自己成功哲学,蛊惑奉为圭臬的传销人员,最后往往会因此葬送自己 。我们无法理解给够穿衣服的人的心态,给狗穿衣服的人也无法理解我们的心态,眼光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 。
跳出圈子,放弃自己的固有眼光和固执的心态,是否会得到更大的世界呢?或许会也或许不会 。中国讲究天人合一通过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相处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境界的提升,西方讲究通过表面的现象探究内在的运转规律找到境界的深层动机来提升境界 。中西方看待对方会互为觉得自己是正确的,究竟谁是正确的,谁又知道呢?至于境界不境界,在自己的生活在洋洋洒洒,不卑不亢,也是一种境界 。
不高深 。主要在于,其达观心态,大约真和光同尘之人 。有人说,庄子虚伪 。然而,虚伪之人能写出如此醇厚之文?
《庄子》内篇为其精粹 。可视为修养之几次第 。层层步进,为追寻达观者之指南 。外篇与杂篇,多为阐释启发 。也有一些子弟文字掺入 。
庄子因何修养,是如老子般透彻心机,还是坎坷波折最后豁然开朗,已不重要 。他有门徒,亦如老子般给后世留一分传承 。
老庄并非真消极 。使人达观养性,穷通顺逆,弗摇我心 。顺,可一展心中抱负 。逆,亦不气馁,生活依旧 。此是真生机勃勃,真内心强人 。
当然,庄子比老子少些霸气 。熟读老子,深味其中,确实可见其中有股霸气 。其真圣人而不居呼?亦或老人透彻哲言?
庄子,其内篇极醇,值得深味 。外篇杂篇也有可观之处 。
另外,古时,韩非被视为黄老一类人物 。不知何由 。《韩非子》内容主旨,与其差别颇大 。但大约是我对其阅读不深之故 。韩非应该受了老子的启发(有专门的老子注解) 。《老子》确实有些文字,可视为治术 。
最后,老庄不适合所有人 。
推荐阅读
- 浅谈对责任的理解和感悟 责任心的重要性和意义
- 浅谈申请公网IP流程步骤 个人宽带申请公网ip
- 叶公好龙寓意,读了叶公好龙这则寓言你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 浅谈h5网站的区别和作用 微信h5页面是什么意思
- 大隐隐于市,庄子:“大隐隐于市”,最好的修行是心隐
- 乳胶床垫的利弊 浅谈乳胶床垫的利弊
- 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狐狸和乌鸦出自哪一个寓言
- 浅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庄子为什么说大美无言
- 关于马的寓言故事 关于马的寓言小故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