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被尊为“花间派”鼻祖 。
这是语文课本上对温庭筠的注解 。我们对温庭筠的了解,也主要来自语文课本中他的诗和词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望江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虽然,在语文课上,我们对温庭筠的诗词做了详细的分析,但是对于他这个人,却没有很深的了解,甚至还有一些误解,比如说他的长相、名字和志向等等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钟馗傅粉”评价的是温庭筠的文采,很多人却因此以为他长得丑 。
很多人说温庭筠长得丑,主要是因为“钟馗傅粉”这个词 。
“钟馗傅粉”这个词出自王夫之的《唐诗评选》,他这样评价温庭筠的诗:“温、李并称,自古皮相语 。飞卿,一钟馗傅粉耳;义山风骨,千不得一 。”
他的意思是,虽然温庭筠和李商隐并称“温李”,但是温庭筠(字飞卿)的诗即使有再多华丽的辞藻,也掩盖不了粗豪张扬的本质,就像钟馗即使擦了粉,骨子里也还是个抓鬼的粗汉子 。
但是有的人却对此产生了误解,单凭“钟馗傅粉”一词,就推断温庭筠长得丑,也拿不出照片作为佐证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温庭筠的“筠”应该读jūn”而不是“yún”
我读书的时候,课本上对筠字的注音是“yún”,一般用作人名的时候读这个读音,有像竹子一样正直的意思 。但是也有人考证,说温庭筠漂泊一生,他受南方方言的影响很大,甚至精通一两种南方方言 。所以名字的读音应该根据南方的方言来取,读作“jūn” 。
就像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恪”必须按古音读“què”,而不能根据现代音读“kè” 。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凹”必须读“wā”不能读“āo” 。在这些特殊的人名上,应该有特殊的读法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虽然对于这个字的读音还有争议,但多了解一些,也挺有意思的 。
“游戏考场”只是因为求而不得,很多人却误以为他“迷恋红尘、无意官场” 。
温庭筠出身儒学世家,祖上温彦博在唐太宗时期担任宰相,地位显赫 。只是到了温庭筠这一代,家族势力已经很衰弱了 。温庭筠才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之后,他被段文昌收养 。
从小,温庭筠就勤学苦练、饱读诗书,希望有一番大作为,实现重振门楣的愿望 。为了进入官场,他也做了很多努力 。
温庭筠曾经跟着宗密禅师学禅,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宗密禅师结交朝廷重臣,由僧寺入朝 。但是这条路没有走通,没过过久,“甘露事件”爆发,宗密禅师受到了牵连,从此失势,温庭筠也不得不另谋出路 。
之后,他又在李尚书的推荐之下,进入东宫,给庄恪太子做了陪游文人 。为了感谢李尚书的引荐,他还专门写了《谢襄州李尚书启》这篇散文表达谢意 。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庄恪太子就死了,有人说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在宫廷斗争中被杀死的 。总之借太子之力入朝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但是温庭筠还是写了《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来凭吊太子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这些路都走不通,温庭筠只好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抱负、走上仕途 。
公园839年,温庭筠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他学识渊博,而且写文章也很好,都不用打草稿 。当时考试要押官韵,温庭筠八叉手押八韵,获得了“温八叉”的称号 。
《唐才子传》记载:“每试,押官韵,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 。场中曰‘温八吟’; 又谓八叉手成八韵,名‘温八叉’ 。”
但是,由于当时科考腐败,官官相护,温庭筠并没有考上,上榜的都是一些权贵子弟 。
《唐语林》记载:大中八年,崔瑶知贡举,“以贵要自恃,不畏外议,榜出,率皆权豪子弟” 。
他也因此对当时考试制度的不公平产生了不满,对权贵所行之事表示愤怒 。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总喜欢“帮助别人”,给别人替考、告诉旁边的人答案等等 。他给人当抢手这个事儿,也很快就被传开了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公元855年,温庭筠最后一次参加科考,这次的主考官是山北侍郎沈询 。沈询为了防止温庭筠再给别人当“抢手”,专门给他设置了一个考场,单独监考,理由是“飞卿爱救人故也”(温庭筠喜欢在考场上“帮助”别人) 。
这个事儿让温庭筠不高兴了,第二天,温庭筠就 “大闹场屋”,写了一千多个字就提前交卷走人了 。这也结束了他持续了16年之久的科考之旅 。
《唐摭言》卷十三:"山北沈侍郎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为飞卿爱救人故也 。适属翌日飞卿不乐,其日晚请开门先出,仍献启千余字 。或曰'潜救八人矣'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他这种耿直的性格,在当时得罪了不少权贵 。更糟糕的是,他还不愿与这些权贵同流合污 。
温庭筠还是想入朝为官的,他去求令狐相国帮他引荐 。令狐相国知道皇帝唐宣宗喜欢唱《菩萨蛮》,所以就让温庭筠帮他填了一首《菩萨蛮》的词,拿去讨好皇帝 。
这个事儿,令狐相国再三告诫温庭筠要保密,谁知道人家前脚刚把词呈给皇帝,温庭筠后脚就开始大肆宣传,说这首词是他写的,而且还嘲笑令狐相国才疏学浅 。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 指温庭筠) 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 。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 。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 。( 《北梦琐言》卷四)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这么一来,温庭筠的仕途算是全毁了 。
当不成大官,他就好好写词,索性还有文采 。
当时整个社会都喜欢唱“曲子词” 。得到一首好曲子以后,大家就开始填词,然后唱 。因为唱曲子词的多是在妓院这些风月之地,填词的也是一些歌妓、唱工之类的,水平很有限 。
温庭筠觉得听着不爽,就把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放到了唱词上面,自己来填词 。期间也留下来不少好词 。
据说,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中,就有66首温庭筠的词,他也因此被尊为“花间派”鼻祖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

文章插图
由于温庭筠写的多是儿女情长,也经常初入风月之地,一些人说他迷恋红尘 。这其实也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在晚唐时期,社会风气已经很不好了,朝廷腐败、文人志士不得志,跟温庭筠同期的杜牧也经常出入风月场中 。
可见他后来的这些关于风月之情的传言,以及在诗词中的艳丽辞藻,都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
【为什么说温庭筠是花间派的鼻祖 花间派十大经典词】对于温庭筠的一生,还有很多争议的地方,毕竟这个人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 。但是他的诗词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