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资本论》德文第一卷的序言中,马克思提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实际上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和方法 。《资本论》正是从劳动者和它的生产资料分离为出发点,来研究二者之间在资本家的安排下怎样结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结合的问题 。

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文章插图
1865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时候明确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而对这种关系的研究,不是从他们的法律表现上把握的,而是从现实形态上来把握 。法律体现的是统治者的意志,而现实形态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生产关系,不是单纯的财产归属关系,而是财产关系的现实形态,是实际的占有关系 。
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关系”,是雇佣劳动和资本结合的特殊生产方式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是紧密结合的,手工业者的作坊、设备、乃至原材料以及劳动成果,均能为劳动者所拥有 。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于,资本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以至于劳动者无法支配劳动成果,而只能受制于资本家的安排 。
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文章插图
马克思以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为例证,不仅仅是因为英国的商品经济发达,还有就是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能力,远不如英国 。研究经济离不开统计资料和调查材料,相比较而言,英国都是较为齐全的 。另外还有,英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不管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如何掩饰,都无法否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政治经济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即是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由来、发展以及衰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仅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本身,还有结合与这一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生产力,还要结合与这一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上层建筑 。研究社会运动的规律,虽然不能改变规律的本身,不能逆转规律的发展趋势,但是在认清楚运动规律后,可以主观的选择缩短或减轻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苦难 。
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文章插图
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从交往关系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抓住了一切交际形式中的“物质交往”,便真正地抓住了生产关系 。人与人的交际关系与生产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交往形式由发展的条件,变成发展的桎梏 。新的交往形式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交往形式由会成为桎梏 。一切历史的冲突都根源于这种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源于这种矛盾 。
二、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来理解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是生产关系的“内核”,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在占有、使用、和处理生产条件时发生从排斥性意见支配,这就意味着必须从所有权和占有相统一的方面来研究生产关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实际上意味着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但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剥夺者也在被剥夺 。资本家支配着劳动者的劳动剩余价值,市场又支配着资本家的资本 。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的体制是无解的 。
三、从社会总体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一个总体,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关系的整个锁链中研究生产关系 。经济关系的锁链指的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再生产、再分配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物质生产关系,这四个环节有着紧密的关联 。
四、从生产力发展变化来理解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以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为起点 。另一方面它也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 。
参考材料:张雷声《资本论》精学导读
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本论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读《资本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贡献讲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