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文章插图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 , 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刻度尺、卷尺、米尺等 。
2、国际单位制中 , 长度的主单位是 m  ,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 (μm) , 纳米(nm) 。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 , 等量代换” 。
4、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 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黑板长2.5m、课桌高0.7m、铅笔芯直径1mm、新铅笔长1.75dm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文章插图
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 , 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 , 要从整刻度开始)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5)“读”:在精确测量时 ,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如:1.76cm[1.7cm是准确值 , 0.06cm为估读值]
6、特殊的测量方法:
(1)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 , 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 , 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测细铜丝的直径时 , 可以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 , 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 , 则细铜丝直径为L/n.
(2)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 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 在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 , 然后拉直测量)
(3)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 , 记下轮子圈数 , 可算出曲线长度)
(4)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的方法: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 , 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
二、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脉搏;(现代)钟表、秒表(停表)
2.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3.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三、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 ,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简称运动 。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
(2)除被研究对象以外 ,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确定被研究对象
②选参照物;(即;假定不动的物体)
③判断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
(3)不能选取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 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
(4)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 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 结论一般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四、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 , 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 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
2、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3、公式:v=S/t
S---路程---米(m)、千米(km)
t---时间--秒(s)、 小时(h)
V---速度---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
单位换算:1m/s=3.6km/h
5、物理意义:汽车的速度是15m/s , 它表示汽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15m
6、公式的变形:S=Vt t=S/V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 , 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 。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
8、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
9、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
(2)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 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3)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4)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 , 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 , 下半段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5)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 自行车速度5m/s  ,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
10、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 , 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
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
(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 , 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
五、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文章插图
1.原理:v=S/t
2.工具:斜面(带刻度)、小车、垫块、金属挡板、停表、
3.步骤:①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 , 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 。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 , 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 ,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 , 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
④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评估:①小车运动的路程是从小车车头位置到金属片的距离 。②斜面坡度要小 , 长度要长 , 这样可以增加小车运动的时间 , 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③小车下滑的过程是加速运动的过程 。
六、误差和错误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 , 但应尽量诚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 , 是不该发生的 , 是能够避免的 。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3、减小误差的办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