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淮南子》(《岁时广记》引)中有“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描述,《风俗通》(《岁华纪丽》引)中亦有“织女七夕当渡河, 使鹊为桥”的记载,由此可知在汉朝民间已形成完整的鹊桥相会故事 。但通过阅读汉魏两晋南北朝的诗歌,不难发现鹊桥这一意象并未完全为主流文化所认同 。直到唐朝,鹊桥意象才被确立为七夕诗中的核心意象 。本文以历时性的眼光考察牛郎织女在古诗中走过的路,此外还回答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是鹊桥,牛郎织女为什么最终通过鹊桥相会?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31Z-0.jpg)
文章插图
一、牛郎织女故事入诗及鹊桥的确立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叙事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织女下凡洗澡,牛郎偷衣服;牛郎织女结为夫妻,生下小孩;夫妻分离;七夕相会 。前两个阶段的故事趋重于情节,较少为诗人所引 。夫妻分离和七夕相会则因具伤感的审美特征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诗人们所青睐,从而进入诗歌,由俗文化变成雅文化 。
牛郎织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小雅·大东》有诗云:维天有汉, 监亦有光 。彼织女, 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 不成报章 。目完彼牵牛, 不以服箱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牛郎织女虽然拟人化了,但它们之间其实还没产生关系,作者只不过想借此讽刺世俗中不干实事的当权者 。也就是说,此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陌路人 。《周广·汉南》中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度被认为讲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但经考证这首诗讲的应是民间现实故事 。
到了汉朝,才真正出现以七夕故事为题材的诗歌 。汉朝和魏晋的诗人们多注重夫妻分离这个阶段,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所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又如曹丕的《燕歌行》所云:明月皎皎照卧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又如晋朝王鉴《七夕观织女》中所云: 牵牛悲殊馆, 织女悼离家 。一稔期一宵,此期良可嘉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2b5-1.jpg)
文章插图
到了南北朝,诗人们开始关注牛郎织女如何相会,但相见的方式并未达成共识 。如范云在《望织女》中用的是精卫填海的神话: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此外诗人虽写夫妻相会,但并未提及相会的方式,主题亦在讲述聚而后分之悲愁 。如梁何逊《七夕》:来欢暂巧笑, 还泪已啼妆 。别泪不得语, 河汉渐汤汤 。
到了唐朝,牛郎织女通过鹊桥相会在诗人们间达成一种共识,鹊桥这一意象开始广泛地出现在七夕诗中 。如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耠,重入五弦歌 。又如徐凝《七夕》: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又如刘威《七夕》: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又如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又如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
到了宋朝,鹊桥这一诗歌意象更是演化出了词牌名“鹊桥仙”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即是此词牌的杰出代表: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5303-2.jpg)
文章插图
秦观
此后鹊桥不仅成为七夕的代名词,更是成为诗词文化中一个重要意象,乃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其然亦须知其所以然,在此还需追问一句,为什么牛郎织女最终是通过鹊桥相会的?
二、鹊桥的成因
在《中国的神话世界》一书中,王孝廉先生曾对鹊桥成因做出这样一种解释:鹊是栖息于中国全境,常在固定的季节群飞;鹊阵群飞是遮云蔽日的一大片,有如空中架桥,于是民间的人们看到七月飞来的鹊群,就认为鹊是为七夕织女渡河会牛郎架桥来的吧?这个说法从自然现象出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想要用此来解释七夕鹊桥的成因却显得牵强附会 。不过其中提到的“鹊是栖息于中国全境”这点值得注意,因为这指出了鹊在民间拥有群众基础 。只是拥有群众基础的动作远不止鹊一种,而水族类动物(如龟)明显要比飞禽适合架桥,所以还得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析鹊桥的成因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3F2-3.jpg)
文章插图
1. 精卫和青鸟
回看范云的《望织女》: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 。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范云是南朝梁人,此时民间已有鹊桥相会的故事,但在诗人中却还未能达成共识,这首诗中描述的渡河方式可视为一种过渡方式 。注意其中所提到的两种神话动物,一种是精卫,一种是青鸟 。精卫填海的故事原本代表的是复仇,但在这首诗中只保留了填海的行为,而未保留其中包含的复仇意识 。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诗人希望以精卫填海的大毅力,填平横亘在眼前的天河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1202-4.jpg)
文章插图
再看诗中出现的另一种神鸟,愿作双青鸟,共抒明镜前 。据《汉武故事》记载: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 。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来……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戴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 。故事中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青鸟在神话传说中是王母信使,诗中化用此典故即是把青鸟当成是牛郎织女的爱情使者 。
精卫化天堑为坦途,青鸟作为爱情使者传信,二者其实都能为牛郎织女相会创造条件,结合在一起的话则更加完美 。但是精卫本身代表的是复仇,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情基调不符,此外若是将天河填平了又何来一年一回之说?青鸟虽为情使,但它们是王母的信使啊,天河本是王母划开的,所以青鸟为牛郎织女搭桥在故事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3109-5.jpg)
文章插图
青鸟
2.灵鹊噪喜,亦与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
除精卫和青鸟之外,牛郎织女故事在演化过程中还出现了燕桥、星桥及凤凰引渡等相会之法,此处便不一一阐述 。精卫、青鸟、凤凰是神话中的生物,燕是现实中与人类亲近的飞禽,星是从地球上看与银河最为接近的物体,鹊是如何在与它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化为鹊桥的呢?
在师旷所撰《禽经》中有“灵鹊兆喜,鹊噪则喜生”的记载,可知在春秋时期的人们看来鹊噪即有报喜之意 。西汉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亦云:乾鹊而则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 。东周到西汉,正是牛郎织女从诞生到成型的时间,而这个过程中鹊都有兆喜之意 。人们甚至直接在鹊前面冠以喜字称之为喜鹊,由此可见人们对鹊的喜爱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K07-6.jpg)
文章插图
喜上梅梢
在《诗经》亦可找到对鹊的描述,多与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 。如《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这首诗演化出了鸠占鹊巢这个贬义成语,是把这首诗当成弃妇诗来解读,即用鹊喻弃妇鸠喻新娘 。但用鹊喻新郎鸠喻新娘的话,这首诗则是一首祝婚诗 。不过无论采取何种解读方式,鹊巢代表的都是幸福的婚姻 。此外,《诗经·国风·陈风》中有“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诗经·国风·鄘风 》中有“鹑之奔奔,鹊之彊彊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这些诗句都将鹊与恋爱、婚姻联系在了一起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5120-7.jpg)
文章插图
查阅春秋至西汉的典籍,还可找到更多关于鹊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记载,如鬼谷子《占验录》对鹊噪的解释为:鹊早噪,行人至;中时噪,婚姻吉;暮忧疑;又如《淮南子》所云:鹊脑令人相思;又如《神异经》中所载的故事:昔有夫妻将别,破镜各执一半;妻与人通,镜化为鹊,飞至夫前,夫乃知之 。这个故事中讲的虽是“镜化为鹊”,但夫妻“破镜各执一半”,所取的却是双鹊分离之意,也就是说在“镜化为鹊”之前先有“鹊化为镜” 。
3.神话中鸟化为桥的先例,鹊本身具有的工匠及团队精神
牛郎织女被分隔在天河两岸,长居两地无法相聚,而鹊正好又是兆喜、兆相思、喻爱情、喻婚姻,在文化心理上无疑极其契合牛郎织女的相会 。但此时还有一个问题,现实中的鹊并无建桥的行为,古人是如何将鹊与桥联系在一起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两方面做出解释:一是在神话中已有通过鸟类动物化天堑为坦途的先例;二是因为鹊本身是具有工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动物 。
炎帝之女溺死后化为精卫鸟,青鸟跨越空间充当信使,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以自由飞翔的鸟类,在古人们心中可谓是唯一能战胜空间阻碍的物种 。此外,《神异经》中还有大鸟化为桥梁的传说: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 。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焉 。这个神话中西王母和东王公这对神仙眷侣相隔一万九千里,靠的正是大鸟张开双翼化为桥梁,使得他们相会 。这个故事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极为接近,所不同的是这里虚构了一种名为希有的大鸟,较难被人们信服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2430-8.jpg)
文章插图
西王母会东王公
鹊巢开口背太岁,此非才智,任自然之得也,这是《博物志》中对鹊巢的记述与夸赞 。《淮南子》中亦有关于鹊巢的记载:鹊识岁多风,去乔木,旁巢枝 。《酉阳杂俎》中更是对鹊筑巢的过程有详细的描述:崔园相公妻在家时,见二鹊构巢,共衔一木如笔管,长尺余,安巢中 。由此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鹊是具有高超建造本领、洞察自然奥妙的大师 。而鹊广泛分布于民间,每年秋天迁徙之际又表现出了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这些加分项,最终促使古人把架桥任务交给了鹊,并且得到了俗文化及主流文化的一致认同 。
![我知道牛郎织女每年什么在鹊桥相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7/131504N07-9.jpg)
文章插图
结语:
当今我国七夕节远不如西方情人节受欢迎,笔者认为这与七夕节缺乏一个核心文化载体有关 。说到中秋想到月亮、月饼,说到端午想到粽子、龙舟,说到西方情人节想到玫瑰花,月饼、粽子、龙舟及玫瑰花,这些物品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传承七夕节及七夕文化,笔者提议将鹊桥作为七夕节的核心文化载体 。
参考文献:
- 刘歆 《西京杂记》
- 韩鄂(编) 《岁华纪丽》
- 聂济东 《鹊噪吉祥文化的解读》
- 杨旭辉 《牛女故事中鹊桥、蜘蛛意象探析》
- 段成式 《酉阳杂俎》
- 王孝廉 《中国的神话世界》
- 班固(编) 《汉武故事》
- 房玄龄(编) 《晋书》
- 东方朔(编) 《神异经》
- 彭定求(编) 《全唐诗》
- 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
- 陈元靓(编) 《岁时广记》
- 葛培岭注译 《诗经》
推荐阅读
- 往期回顾:塔图姆谈G4先赢下一场 塔图姆投不进球严重影响了球队我们必须表现得更紧密团结
- 往期回顾:美媒发问湖人和凯尔特人谁更有可能0-3逆转 斯波常规赛让我们变得更好了不觉得球队今年跟去年有很大差距
- 往期回顾:巴西总统卢拉不满泽连斯基爽约 拜登泽连斯基向我保证不会使用F-16攻击俄领土
- 法律规定我国的根本法是什么法
- 巴西总统卢拉不满泽连斯基爽约 拜登泽连斯基向我保证不会使用F-16攻击俄领土
- 小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办法
- 低调做人的句子 这些句子太有道理了
-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5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了地面
- 谁知道广州哪有轮滑培训班
- 让人幸福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