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使用了比较多的引文,文言文恐惧症患者慎入 。
我想还是从“五色”这个概念说起吧 。五色是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 。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比如先秦典籍《尚书·益稷》说:“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清朝人孙星衍解释的时候和方向进行了配合,他说:“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关于五色,先秦典籍的《礼记·月令》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
但是,古人对颜色的描述并不像我们今天工业化程度下可以精确到色号 。毕竟,古人获取颜色的主要方法是植物或者矿物提取(其实今天也是重要方法,比如下面新疆的辣椒,不少用于口红颜色的提取)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1091-0.jpg)
文章插图
所以,五色除了“黄”的名称比较单一外,其他的描述方法很多(我这里按照古人的五种正色的“色系”,列举古书当中提到的一些名称) 。当然,这些不“精确”的描述法,甚至带有修辞的色彩 。
赤色系:
1. 绛:本来是指用茜草染成的各种程度的红色 。用茜草染色,是古人获取红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多染几次就深一点,次数少了,就浅一点 。如《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I08-1.jpg)
文章插图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242-2.jpg)
文章插图
2. 縓:指浅红色,茜草染一次的颜色 。《仪礼·既夕礼》:“縓綼緆 。”郑玄注:“一染谓之縓,今红也 。”
3. 赪(?、頳):也是浅红色,茜草染两次的颜色 。《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竀尾 。”杜预注:“竀,赤色 。”《周礼·考工记·钟氏》“三入为纁”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尔雅》曰: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竀,三染谓之纁 。”
4. 纁:染三次的颜色,见上 。
5. 朱:大红色,一般染四次就能获得,即今天常说的“中国红” 。它比绛色(深红色)浅,比赤色深,古代视为五色中红的正色 。《诗·豳风·七月》:“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 。紫,间色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 。”孔颖达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 。”
6. 红:跟縓差不多的颜色,就是今天所说的浅红色或者粉红色 。《论语·乡党》:“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楚辞·招魂》:“红壁沙版,玄玉梁些 。”王逸注:“红,赤白也 。”因为这种颜色不是正色,后来逐渐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意思 。
7. 赤:浅朱色,比大红稍微浅一点点的颜色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骝 。”孔颖达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 。”古人认为,赤字由大、火二字组成,有明亮、美盛的意思,所以被认为是吉祥、高贵的颜色 。
8. 丹(彤):本来是指矿物丹砂,也是古人获取红色颜料的重要来源(至迟在周代就已经用来染色),后来就指红色 。《仪礼·乡射礼》:“凡画者丹质 。”郑玄注:“丹浅于赤 。”这也是印泥的主要原料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1505-3.jpg)
文章插图
9. 赭:赤红如赭土(主要是氧化铁、氧化锰)的颜料 。五万年前,人们就已经用它涂色,甚至涂脸 。其实就是砖红色 。《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 。”郑玄笺:“赫然如厚傅丹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4427-4.jpg)
文章插图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MT-5.jpg)
文章插图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5A-6.jpg)
文章插图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1632-7.jpg)
文章插图
黑色系:
1. 黑:墨(火熏的烟灰)的颜色 。《庄子·天运》:“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6350-8.jpg)
文章插图
2. 皂:皂就是柞栗的壳斗,可以提取黑色燃料 。这个办法周代已经普遍应用,后来就指黑色,甚至是用它染色的布帛制品 。《史记·五宗世家》:“是以每相、二千石至,彭祖衣皁布衣,自行迎,除二千石舍 。”白和皂对称,分别可以指对错,所以就有了后来“青红皂白”的说法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E64-9.jpg)
文章插图
3. 玄:上面染红色的办法染六次,就成为了赤黑色,就是玄 。后多用以指黑色 。《诗·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毛传:“玄,黑而有赤也 。”《书·汤诰》:“敢用玄牲,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孔颖达疏:“夏家尚黑,于时未变夏礼,故不用白也 。”
4. 缁:上面染红色的办法染七次,就成为了缁 。《周礼·考工记·钟氏》:“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郑玄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复再染以黑,乃成缁矣 。” 古人用黑色帛做朝服 。《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 毛传:“缁,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I20-10.jpg)
文章插图
5. 涅:黑泥或者黑矾石 。后者又名黑石脂、石墨,可以染黑写字,后来成为黑色的同义词 。《淮南子·俶真》:“今以涅染缁,则黑于涅 。”高诱注:“涅,矾石也 。”
6. 乌:本来指乌鸦,引申为乌鸦的颜色 。《诗·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朱熹集传:“乌,鸦 。黑色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2147-11.jpg)
文章插图
7. 骊:本来是指深黑色的马,后来指黑色 。《诗·鲁颂·駉》:“有骊有黄 。”毛传:“纯黑曰骊 。”《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 。”郑玄注:“马黑色曰骊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14T-12.jpg)
文章插图
8. 墨:上面说过了 。
9. 黎(黧):黑中带黄的颜色 。后作“黧” 。《书·禹贡》:“厥土青黎 。孔传:“色青黑而沃壤 。”
10. 黔:黑色 。《左传·襄公十七年》:“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 。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 。筑者讴曰:‘泽门之晰,实兴我狱;邑中之黔,实慰我心 。’”杜预注:“子罕黑色而居邑中 。”
白色系
1. 白:白字的来源一直有争议,目前一般习用郭沫若的说法,指拇指 。做颜色讲,是假借的 。《易·贲》:“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王弼注:“以白为饰,而无患忧,得志者也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B61-13.jpg)
文章插图
2. 素:本来是指生绢 。生绢没有染色,自然和白色差不多(带一点米黄) 。《礼记·杂记下》:“纯以素,紃以五采 。”孔颖达疏:“素,谓生帛 。”引申为白色或者无色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毛传:“素,白也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200-14.jpg)
文章插图
3. 皙(晰):肤色白 。《诗·墉风·君子偕老》:“扬且之皙也 。” 毛传:“皙,白皙 。”
4. 皤:指老人头发花白,或者青蛙的白肚皮 。《易》曰:“贲如皤如 。” 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弊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N16-15.jpg)
文章插图
5. 皎(晈、曒):洁白 。就是很干净的那种白,可以指肤色,也可以指月光或者雪 。《太平广记》卷四五八引唐谷神子《博异志·李黄》:“少顷,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W9-16.jpg)
文章插图
6. 晧(皓、皜):指光明、明亮的白 。《诗·陈风·月出》:“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
青色系
1. 青:青最麻烦 。作为颜色名,可以指植物叶子的绿颜色,也可以指蓝色,甚至白色甚至是黑色 。不过主要还是指草绿色吧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M7-17.jpg)
文章插图
2. 蓝:这个字是草字头,古人用它指蓼蓝、松蓝、木蓝、马蓝这一类植物 。它们的叶子可制蓝色染料 。此外,如甘蓝、擘蓝、芥蓝等,虽为蔬菜,因叶作蓝绿色,故亦以“蓝”称 。就是 《荀子·劝学》说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30A-18.jpg)
文章插图
3. 苍(仓):青色(包括蓝色和绿色) 。《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唐韩愈《条山苍》诗:“条山苍,河水黄 。”当然,也可以指灰白色 。唐杜甫《洗兵行》:“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
4. 碧:本来指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后来指青绿色或者青白色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成玄英疏:“碧,玉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雌黄白附,锡碧金银 。”颜师古注:“碧,谓玉之青白色者也 。”《淮南子·墬形》:“碧树瑶树在其北 。”高诱注:“碧,青玉也 。”
5. 绿:青黄色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孔颖达疏:“绿,苍黄之间色 。”
6. 翠:本来指翠鸟,后来表示翠鸟毛的颜色——青绿色 。可以参考后来的手工艺饰物点翠的颜色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垂朱荣 。”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2L3-19.jpg)
文章插图
7. 葱(葱):本来指葱,后来指葱的颜色青绿色 。《诗·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毛传:“葱,苍也 。”
最后,给大伙儿推荐一本书:
![古代颜色的雅称100个 古代的颜色都是怎么表示的](http://imgsh.easyfang.com/230606/21004121O-20.jpg)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形容声音还在耳边的成语有哪些
- 酱排骨的做法步骤
- 淮扬菜8大代表菜 淮扬菜中最富盛名的菜式是什么
- 煎蛋饺专用锅 煎蛋饺的做法
- 换的组装屏触摸不灵怎么办
- 要是快递过来的东西坏了怎么办
- 瓷砖上的污渍怎么洗掉
- 最新qq空间的网名大全女生唯美简短
- 四九菜心移栽 四九菜心的播种方法
- 生日快乐有趣的祝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