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交流,好好看看妹子 。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算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各置于大堂正厅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 。如果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
开红单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定情信物如戒指、项链、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
定亲 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定亲前,有的在定亲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日子、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
接亲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二、三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方家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 。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 。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 。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松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
拜堂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 。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 。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亲切念道:“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 。”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然后是夫妻对拜 。随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 。拜堂完后,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新郎新娘喝交杯酒 。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祝愿说:“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等到中午操办酒席,大摆婚宴酒席,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 。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 。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每桌席上敬酒 。
闹洞房 闹洞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 。闹洞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
回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红辣椒、黄豆等,寓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日子红火,幸福美满 。
拜堂与吃面碗鸡、交杯酒 。这是结婚姻最后的仪式,新郎、新娘先同拜天,次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 。拜毕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 。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 。新床上放的东西有讲究,城关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 。乡间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
闹房,闹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 。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 。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 。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 。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 。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 。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 。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 。
圆房,不少地旧俗有圆房验贞之陋俗 。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在三朝回门时随送烧猪以示新娘贞节完好,新娘得到男家的尊重,女家为此而感到骄傲 。。“吃烧猪”成了新娘子是否贞节的代名词 。三朝之日新郎伴新娘回门,女方父母翘首盼望,在看到随来的“烧猪”时才放下那颗久悬着的心 。女儿是守身如玉的处女,婿家已表示对她满意了,父母才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感到欣慰 。
请三朝,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要设宴席请女儿、女婿 。女儿以客人身份回娘家,可坐首席,宴后当众脱去红衫,改穿普通新衣裳 。这天不能在娘家住宿,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夫家,有的乡间,娘家过几天邀一些亲戚(妇女)至女儿家中做客;有的结婚满月时,做母亲的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 。男女亲家各择定日期,设盛宴互相请酒,谓之“上门” 。这些喜庆的余音,可以加强两家之间的往来 。
婚宴队,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尤其过去娶亲更甚 。
婚宴设于厅堂,桌位分尊卑 。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 。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插 。主要宾客,新郎须一一到他面前恭请并带到规定的席位,奉献碗筷 。嫁女宴席则由新娘家长礼请宾客 。新郎和新娘的母舅为上宾,坐首桌首席 。女方来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他们来了,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 。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斟酒从母舅开始 。
“回门”是新娘过门后第一次回娘家 。新娘第一次回娘家与以后的回娘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此次回娘家须有新郎同回,以表谢意 。谢什么,当然是谢岳父母家养大了一个好闺女 。婚前新郎未必了解新娘,是好是歹,一要揭了盖头才知道,二是要过了洞房花烛夜才知道,三是要下厨做了事才知道 。哪个新郎要是通过这三关,知道妻子是个漂亮、贤惠、贞洁、能干、知书达理的好女人,那不知会有多高兴 。由此可见,回门对于女婿或岳家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客家的“回门”又称为“回红”,一般在婚后第三天上午由新郎陪同新娘带一壶猪肉、鸡肉和鸡蛋做的汤一同往岳家 。也有的地方有送猪头的规矩 。不过过去客家女子最怕的也是这一点 。按当地传统,对于女子的贞操看得特重,这也是古代“初夜权”的遗痕 。故女子在出嫁前,就要在娘家私下准备一方洁白的帕子(或手绢)为初夜之用 。到了第二天便要将那帕子挂出厅堂,来给众亲友看 。如果帕子染有鲜红的处女证据,那么,不但男家觉得光荣体面,就是众亲友也会觉得很高兴 。到了“三朝回门”的日子,男家便要用“三牲礼架”抬个猪头送新娘一同回娘家贺喜,女家由此可大吃猪头肉 。要是帕子上无鲜红的证据(或未挂出帕子),那男家顿时无趣,新娘也有口难辩 。那回门时的猪头也就不见了(或者因不快干脆不回门) 。少吃一个猪头没什么了不起,可娘家的名声就不好了 。所以,新娘回门有没有猪头就成为大问题 。与其说男家对此事认真,倒不如说女家更重视 。自闺女出嫁,娘家就惴惴不安地等待女儿回门这一天,如见女儿回门抬着猪头而回,那才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
女儿女婿回门有许多讲究 。女婿要坐上席,妻家的叔祖辈老人也只能作陪,岳母大人还要亲手蒸一碗酒娘蛋给女婿吃 。这是做女婿的在岳家惟一的一次贵宾待遇 。因为是上宾女家众家族亲友都来敬酒,以示上宾之礼,所以往往喝得酩酊大醉 。另有一个原因就是女家怕男的“好赢”(当地客家话又叫“拣赢话”:自视高而逞能笑话对方无能的意思),故在喝酒上精心应对,多邀集族中能喝善饮之人陪酒,尽力使新郎一醉(自然也有分寸) 。
按规矩女儿“回门”不能夜宿娘家,必须在当天返回 。此时男人早已有七八分的醉意,娇妻在旁,两眼微嗔,面带娇羞,而男人趁着酒劲愈发爱意蒙胧,醉眼含春,一对新人相携相扶,一路趑趋趔趄,一路交头接耳,摩摩索索回转家去,别有一番风致 。
“上门”,新婚后第一个春节,新娘夫妻必须到娘家去看望岳父岳母或舅姨等,曰:“上门” 。姑婿为“生客”又称“上新客”,礼仪特隆重,必须住三天三夜 。俗话谓“新姑丈讲价,三天睡三夜 。”做生客期间,除丈母娘要亲手烹酒娘蛋给女婿吃外,几乎每天都是五餐款待,多的达到六七餐,除早、中、晚三餐外早晨要过朝、中午要过午(又叫吃茶)、下午过满,有的晚上还要吃夜点心 。除此之外,女家的家族邻里和附近的亲友也会轮番来请,礼节繁琐,极尽盛情 。客家人的规矩吃东西讲究一个“满”字,如吃酒娘蛋三个中必须吃完两个(规矩要求讲客气留一个给未成年的小孩吃),而吃“满碗”(黄元米馃或荡皮丝、粉干等另加蛋和猪肉等)则要求新郎全部吃完 。喝水酒一般用碗,吃得越多东家越高兴认为看得起有面子 。不吃或少吃则会认为被嫌弃得罪东家 。新女婿往往招架不住,必须懂得推脱或者耍滑头特别在喝酒方面得会一点小动作且不能被对方发现,实在承受不了的只有靠女家的父母、兄弟或其他内亲来说情解脱 。
上新客做过之后,临别时还有一项重要的礼数,就是请岳父岳母全家人到女婿家去做客 。两家相会,两亲家共叙亲谊,同夸攀亲之好 。
1、定亲下聘 当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决定成亲时,在婚礼前夕,男方给女方家送礼,即“大聘” 。聘礼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鸡、鸭、鱼、肉、糖、饼、瓜子等,但数目必须取双而忌单,各种礼品也在取吉祥之意 。而女家接到财礼时,一般不能全部收下,要将其中一部份食品退回男家,其余的礼饼、食品需分赠亲友、邻舍们吃,以示女儿出嫁有期 。
2、陪家贴喜
女儿要出嫁了,家里都要送些东西给她,俗称“陪嫁”,它一般是剪刀、尺子、雨伞、桶、口盅、牙刷、面巾、棉被、枕头等日常用品,这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要有一个袋子,以示有后代 。还有给新娘压箱线,此外棉被中还要夹个红包,那是给铺床的全福人的,被子一般要在十月里做好,忌九月里做,因为有“十月套被十相出(连生十子),九月套被九女星(连生九女)”之说 。
迎亲那天,由古到今都有贴“喜喜”字的风俗,家门、屋门、新房内墙上都要贴,有些还写上祥和喜庆的对联,贴在门框上 。贴红双喜据说是北宋王安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大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而流传下来的 。
3、出门撒花
新郎前去迎娶新娘有人燃放鞭炮,但新娘家不应燃鞭炮 。在新娘家喝了嫁女酒,一般在过了十二点才出门 。这时新娘不应与父母相见,恐冲克了父母 。新娘是至尊无比的,连皇帝见了都要下马 。出门前,新郎一般会给新娘家人分发些红包,伴郎还要将从男家带来的一壶水倒到女家的水缸里,谓之带“金银水”,有借水得财,互相带财发家之意 。新郎吃的那碗饭也要剩点,留点给娘家,不要全带走,这些都有迷信色彩,但风俗如此,否则哥嫂会不高兴的 。出门时,由伴娘为新娘撑着伞向前走,新娘千万不要回头,谓之“不走回头路”,路上遇上别人的喜车,新郎新娘要下车与对方互换红包,谁出手快,谁就最吉利 。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均须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啦 。”以图个吉利 。
喜车驶近新房,便由男方亲友一路燃放鞭炮引向新房 。新娘下车由全福人(即上有丈夫、下有孙男弟女之人)挽入新房,有些全福人会说:“今日新人远降来,喜神福神两边排,开门两厢皆为吉,今请新人下轿来”等吉利话 。新娘前行,有撒彩纸的人紧随其后,随路撒路撒播,边撒边说:“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百年好合,四撒升官发财,五撒夫荣妻贵,六撒永结同心,七撒福寿安康,八撒子孙兴旺,九撒凶神远避,十撒吉祥如意 。”
4、拜堂燃烛
婚酒上,在唱礼官的唱导下,新郎新娘从坐满五男五女的新娘桌上出来,男左女右立于堂前,进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三拜完毕,女子正式成为男家一员,夫妻双方有了人伦之义 。新人回洞房,洞房里要点两支红烛(今人以两盏油灯代替),红烛要长明不熄,通宵达旦 。它象征夫妻生活,如果基本同时燃尽,便意味着夫妻白头偕老,和好百年,若一支先灭则预示着一人先死 。若未燃尽却灭,则寓“半路夫妻”之意 。因此,人们往往把两盏灯挨放在梳妆台上,并且还要在旁边堆放一些糖饼柑桔、瓜枣、银币、柏枝等,以示夫妻圆满,相偕百年 。
5、铺床撒帐
铺床要看时辰,由全福夫妇铺,边铺边说吉利话,文雅点的便说:“蚊帐挂得高,十子九登科,蚊帐挂得圆,十子九状元;床头一块鸳鸯枕,床尾一块鸳鸯被,鸳鸯枕连着鸳鸯被,夫妻恩爱永不离 。” 粗俗点的便会说:床头指一指,床尾一泡屎 。总之是些祝早生贵子夫妻恩爱的吉利话 。
铺好床,便将枣子、花生、榄子、糖饼瓜子等撒到上面,让一群“小不点”上去争抢,新郎还要抢一颗枣子或榄子给新娘吃,寓早生贵子之意 。然后便是闹新房 。
6、闹房取乐
新婚之夜,亲朋会聚新房、戏谑百端,谓之闹洞房 。闹洞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用一根红线拴住一只果子高高挂起 。让新娘新郎同时咬的,通常女比男矮,这时就要新郎半蹲抱住新娘配合好才能咬到,提果子的人要是恶作剧,往往令新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咬到果子,应了果然得子之意 。也有将一根筷子插入啤酒瓶内,让新人用舌尖共同将其夹顶出的,由于新人又羞又笑,加之旁人总摇动瓶子,要将筷子顶出,委实不易 。筷子出来了,便寓子快出之意,洞房内的气氛便达到了高潮 。此外,还有喝交杯酒、介绍恋爱经过之意、听洞房等种种形式,俗谓:“闹喜闹喜,越闹越喜 。”总之在众人的哄闹声中,洞房风光,闺帷燕婉,夫情妇意都在这一天得到最充分的展示,而无忧无虑的快乐单身生活也在这一片哄闹声中划了句号 。
主要包括:头 箪、等 嫁、哭 嫁、润话、出门、入门、宴席、红雨伞、压箱底、交杯酒、子孙桶、白纸盒、转外嫁头 箪 在客家婚俗中,男方在整个谈婚过程,无论是定婚还是娶亲,都会挑箪到女方家去,而“头箪”,就是客家村落婚娶的传统民俗之一 。因为女方起嫁时男方必须先挑到女方家去祭祖,所以称之为“头箪” 。女方起嫁办酒席这天早上,男方必须把祭祖箪子准备好并挑到女方家,而挑着头箪的人至关重要,应选本房结发配偶,且生男育女家庭中有一定声望的男子,同时既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又要有较好的口才和胆量 。头箪上的礼物要含头、尾、长、久之意 。解放前,头箪有专设的箱笼,解放后一般用箩筐,箩筐上面放着小簸箕 。一头簸箕内摆放一片染了红色的猪头(传为客家敬祖的上等供品),一只头尾及两翅留有羽毛丰满的熟鸡(俗称龙头凤尾),两对红蜡烛,四串小鞭炮;六炷或十炷线香(各分两小扎,并用红纸卷牢,意为成双成对,三炷香一扎,含敬天、敬地、敬祖之意,伍炷香一扎,含五子登科之意),一根两头用红线扎紧口、染了红色的大猪肠;用红纸书写的通书文帖及红纸卷成两小扎的新鲜韭菜(此物谐“久”意,又能开花、又能结籽)也摆放其中 。另一头簸箕内摆放两把用红绳连着嘴对嘴的酒壶,两只用红绳系脚并脚的鸡(一雄一雌,雄的系左脚,雌的系右脚,称之为和好的“公婆鸡”) 。因此,男家要特别小心谨慎,必须挑选未生蛋的仔鸡 。要是进了女方家,雌鸡生下蛋,便会招来麻烦,女家可抓住这点小事而大做文章,说成是男家对女家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出嫁女子本人的莫大污辱,除赔礼道歉外,还要对男家处以罚款 。到达女家后,挑头箪者必须左肩挑,进入厅堂时先用左脚跨进门槛,然后将头箪摆放在女家神位前(盛着猪头的箩筐居左,盛着公婆鸡的箩筐居右)敬祖后由女家理事者挑进礼后,再经“掌翰”先生(即司仪)清点,检查各物有否差错 。在女方喝完起嫁酒后,伴着欢送的鞭炮声,挑头箪者用右肩挑,右脚跨出女家厅门,回到家后女方回箪礼在自己家的礼堂里祭祖,告知祖宗一切都顺顺利利,万事大吉 。等 嫁 等嫁,通俗地说叫“迎亲“,是完婚议程的重要一项 。旧时,等嫁要用花轿,到50年代才逐渐废弃花轿,以步行为主;80年代后如果路途较远的就坐拖拉机或汽车迎亲 。到男家门口要等待吉时 。良辰一到,旧时,媒婆随即打开轿门,小叔执红漆盘盛两个红柑请新娘下轿,新娘回赠予红包,然后由“好命”(寿高多子孙、夫妻双全)的老妇女扶新娘出轿,同时有长辈用贴上八卦的米筛(现在多用雨伞)遮在新娘头顶上,另有人在地上铺红毯或新席或染红的麻袋,让新娘走进大门 。现在一般都由帮手先在大门口烧一把火,要生起炭火炉或烧一把稻草,让新娘“跨火薰” 。新娘跨过火堆时,随手把手帕包着的花生、糖果等撒在地上,男家帮手就会去抢着捡来吃 。有的地方当新娘到家门时长辈要暂时避开,以免“相冲”,有的地方当新娘入门时要宰杀一只鸡,在门前放几只碗让新娘跨过,称“拦门鸡” 。如果新娘的生辰八字中犯“破娘家”或“破婆家”,主持婚礼的人就会在大门口预先放一片完好的瓦片,新娘入门时踩破瓦片,旁边的人随即说:“都破了!都破了!”以此禳解八字中的缺陷 。入 门 姑娘到达男家时,男家灯火辉煌 。在大门前,姑娘由男家老婆婆(或曰“礼生”,即主持婚礼仪式的长者)牵着跨火盆,接着进入厅堂,举行“拜堂”仪式 。新郎、新娘双双站在厅堂中间,礼生拿来帽子交新郎戴上、用小蜡烛点亮大蜡烛、给新娘、新郎各自斟酒......,做每个动作都要唱吉言,之后新郎、新娘互相对拜后,拜花堂礼仪方告结束 。宴 席 次日,女方家到男方家“做朝”(吃结婚酒),须随带嫁妆,其中有一贴着红纸的马桶,放至新人房里时,几个大人抱着一名童男在床上滚了几下,发给幼童红包,并让他在新人房中的马桶里撒尿,待酒席开始后,新郎、新娘还须双双到每桌轮回筛酒后,众亲朋好友必举杯祝娘回敬,礼数才全到,婚礼方成 。的极强的蘖生能力,祝后代繁盛;一对“鸡臂蕾”,以祝夫妻白头偕老,生活幸福,也有夫妻同心协力,胼手胝足创建家业之意 。子孙桶 客家人在结婚时,岳父、岳母要准备一对水桶,客家人把这对水桶也称之为“子孙桶” 。女儿出嫁那天,做父母的则要请亲朋好友把这对“子孙桶”和其他嫁妆一并送到女婿家中 。结婚时的“子孙桶”中一般不需要放上其他东西,只要把空桶直接送给女儿、女婿就行了,其意是祝福女儿、女婿子孙满堂 。而客家人在迁新居、砌新灶的时候,岳父、岳母送给女儿、女婿的“子孙桶”中,则要在桶中装上不少的米谷、碗筷之类的东西,其意是祝福女儿、女婿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百子盒 居住在闽西梅花山腹地连城、上杭、龙岩交界处的步云乡的一些山村客家人的婚礼中,有一种奇特的习俗开百子盒 。据长者说这咱高雅的风俗已沿习了百年之久 。这带的风俗,新郎迎接新娘的队伍归来,新郎家即燃烧松明篝火,燃放炮竹,张灯结彩 。新娘入门后,就由证婚人引导在神龛前秉烛焚香行夫妻之礼 。。开百子盒,既能给冗长的酒席加插曲、添乐趣,又能考察舅舅的胆量、学识和口才 。有经验或胆大者,往往均能沉着应付,朗声祝辞,满嘴玑珠,博得阵阵喝彩;若遇到初次临场或生性怯懦者,则象初次登台的新角儿,手忙脚乱,说话结巴,脸色忽红忽白,憨态可掬,逗人发笑 。席间,一闻锣鼓唢呐声响起 。主宾们就会涌到大厅来观看开百子盒 。司仪彬彬有礼地侍立一旁,一边示意乐队暂停奏乐,一边操着官话(汉剧道白话)大声请舅舅上堂 。舅舅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脸盆架前净了脸、面后即走到八仙桌前,面朝观众,抱拳作揖,亦操官话高声祝辞并推辞开启百子盒,众人会哄请舅舅开盒,最后并将盒中之物请有福有寿之人当堂散发 。
开完百子盒,宾客们又重新入座开始发后席 。主人轮番打“通官“,划拳敬酒,把交谊、联姻的喜庆气氛推上一个个高潮,宾客们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直喝到华灯初上,一醉方休 。客人醉了,主人醉了,整个村庄都弥漫在喜庆的馨香之中 。转外家 每年正月伊始,闽西客家人都有春节“转外家”(即回娘家)的风俗习惯 。一则行点孝心,送些好穿、好吃的东西孝敬父母,以报养育之恩;二则新年伊始,给父母拜年 。因此,每年大初二起至初六,马路上人来人往,流动着一群群人,大半都是客家妇女转外家的 。解放以后,革除了旧风俗,婚姻自主,男女平等新风蔚然成风,女人们也不再是“泼出去的水“ 。逢年过节,大兴”转外家“之风 。随着社会发展,”转外家“的礼品年年升级、岁岁更新了 。
江西结婚风俗习惯:
江西结婚习俗送礼
江西结婚习俗入席
江西结婚习俗敬酒
江西结婚习俗之托媒
江西结婚习俗之换帖
江西结婚习俗之择吉
江西结婚习俗之订婚
江西结婚习俗之行聘
江西结婚习俗之辞堂
江西结婚习俗之迎娶
江西结婚习俗之拜堂
江西结婚习俗之坐床
江西结婚习俗之贺郎
江西结婚习俗之安席
江西结婚习俗之传花
江西结婚习俗之闹房
【江西习俗,江西的婚嫁风俗】江西结婚习俗之三朝回门
文章插图
具体准备:
1.男方:
准备一套床上用品(四件:被套、床单、枕套、新被子),枕头由女方准备,女方另外还要再准备1-2床新被子(陪嫁当天带来),等到接新娘的前一天再套被套和铺床单 。
2.女方:
婚礼当天女方陪嫁的都是小物件,如阉鸡、鲤鱼、猪腿、洗澡盆、痰盂、一到两床新的被子、两个枕头(这几样必需)、洋娃娃、一束大点的花、烟酒若干等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在一起,有家有爱有幸福感其乐融融的日子,生活就充满温馨 。喜欢是一朝一夕,爱是从心动到古稀,为你去做那些看似做不到的事情才弥足珍贵!
文章插图
其实不管有哪些风俗,奇葩或者无语,规矩或者平淡,但是结婚之后,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能读懂你说出的每句好的真意看透眉宇间的叹息 。
我们的深情用对了地方那他才有意义,终于,我们笑着结婚了,是嫁给了爱情也是合适,如今的我们心中各有彼此有牵挂,这辈子,我们融入了彼此的生命中,由我们各自的半辈子组成了两个人的一辈子,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小家 。
我们爱生活的每一天、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情应如细流暖暖于心,爱应如炉火之温暖弥漫生活的空间,这才是婚姻生活中日子该有的局面,让爱变的炉火纯青海枯石烂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女生心情好的情感语录
- 50管直径是多少
- 2021年5月19号出生的女孩是什么命,怎么取名字好
- 籛怎么读 籛的拼音是什么
- 属虎的幸运花是什么花
- 口红是什么时间有的,一鹿有你口红多少钱一支
- 哪里的凉菜最有名,哪里的凉菜比较好吃
- 晒被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 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 建议书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