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什么节,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

端午是什么节【端午是什么节,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

端午是什么节,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

文章插图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 。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端午节在不闰月的情况下,最早会出现在小满之后的几天,一般在芒种和夏至这两个节气中间;由于2020年农历闰月,所以今年的端午节比正常年份有所推迟,甚至越过了夏至 。比如今年夏至是在6月21日,而今年的端午节是在6月25日 。
端午节是什么季节过的节日1、端午节在夏季 。
2、端午节又叫做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等,节期为农历五月初五 。根据西晋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由此可知,无论是从节期还是文献记载来看,端午节都属于仲夏时节 。
端午是什么时候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
端午是什么节,端午节一般在哪个节气前后

文章插图
端午的习俗: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
端午节一般在哪个季节端午节在夏季 。端午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又称五月节、夏节、端阳节 。农历五月为仲夏之月,所以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 。甚至民间有一说法就是到了端午就可以把厚衣服收起来,夏天真正来了 。
端午节在什么季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所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