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 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 , 他博闻强识 , 志向远大 , 屈原在他政治生涯的早期曾受楚怀王的信任 , 任左徒、三闾大夫 , 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屈原主张对内举贤任能 , 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 他的主张是当时比较积极的征战、外交策略 。
可是 , 屈原的政策却不符合当时楚国保守贵族的利益 , 他主张举贤 , 而贵族们极力想提拔豪族后裔任高官;他主张连齐抗秦 , 而楚国贵族却力图与秦国调和 , 因而 , 屈原在朝中受到了排挤和诽谤 , 楚王不敢得罪贵族势力 , 致使屈原被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最终 , 楚国挡不住秦军的铁蹄 ,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 , 屈原忠贞爱国 , 有才识有策略 , 但他报国无门 , 忧国忧民 , 问天问道 , 上下求索 , 最后悲愤不已 , 自沉于汨罗江 , 以身殉楚国 。
文章插图
屈原画像
司马迁是第一个真正理解屈原的人 , 他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 , 悲其志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为史学家 , 司马迁对屈原这位政治家和诗人能心灵沟通 , 很有志向上的共鸣 , 能理解屈原的伟大志向 。
司马迁编著《史记》 , 坚持以“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的宗旨 , 而这一种志向与屈原忧天而探索 , 忠贞报国有共同的追求 , 司马迁通过屈原的经历 , 看到了历史的非合理性和荒谬性 , 他发出了“余甚惑焉 , 倘所谓天道 , 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的慨叹 。《史记》其实是以记述历史来探索屈原在《天问》里的很相似的论题 , 问天地 , 究古今 , 何为天道?何是人间正道?屈原的《天问》等影响了《史记》 , 司马迁通过《史记》描述历史来探索历史规律 , 思考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是非得失 , 最为人间真理 , 而屈原作为政治家和诗人 , 在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 报国无门时 , 以他的诗来上下求索 , 追问天道 , 探究人间真理 , 他以充满激情的诗来冷静地思考天地之道 , 这使《天问》等采用了一种一问到底的表达方式 , 袒露情感 , 深沉思考 。屈原的探索精神和他的伟大的诗 , 成了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 他开辟了“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 , 被誉为“楚辞之祖” 。他影响了楚国后来很有名的辞赋家如宋玉、唐勒、景差等 。屈原的作品的出现 , 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求索的新时代 。屈原的作品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 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早的精神追求 , 而其《离骚》是“楚辞”中的精品 , 后来 , 它成了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被认为“逸响伟辞 , 卓绝一世” 。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 , 成了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 是中国古代士人们执着探索精神的典型代表;而他的诗代表着一种与儒家、道家以及后来的禅宗所不一样的美学追求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曾将“曲骚艺术”看成是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并列的中国古代美学的“四大思潮” 。
屈原之所以受到了后世的尊重和推崇 ,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诗歌代表了曲骚艺术的伟大精神力量 , 对后世文人之士有巨大的影响力 。
首先 , 屈骚的巨大艺术魅力 , 在于诗人基于深刻的生命体验所表达的壮烈而激越的情感 。屈原多次表白 , 他的创作乃是心灵的袒露、情感的抒发:“惜诵以致愍兮 , 发愤以抒情 。”(《惜诵》)“申旦以舒中情兮 , 志沈菀而莫达 。”(《思美人》)其郁愤的情感是那样强烈 , 犹如山洪激荡 , 欲罢不能:“怀朕情而不发兮 , 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离骚》)它象一张使人无法挣脱的网结:“心絓结而不解兮 , 思蹇产而不释 。”(《哀郢》)令人心身交瘁:“背膺牉以交痛兮 , 心郁结而纡珍 。”(《惜诵》)以至精神烦乱而恍惚:“申侘傺之烦惑兮 , 中闷瞀之忳忳 。”(《惜诵》于是诗人便企图把自己的情思予以梳理、编结 , 向国君进行陈述:“乣思心以为纕兮 , 编愁苦以为膺 。”(《悲回风》)“结微情以陈词兮 , 矫以遗夫美人 。”(《抽思》)但是 , “固烦言不可结贻兮 , 愿陈志而无路 。”(《惜诵》)“媒阻路绝兮 , 言不可结而贻 。”(《思美人》)
诗人感到烦事难说、郁闷难言 , 因而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痛苦 , 所以 , 需要得到情感方面的排解与宣泄 , 而这使得诗人有一种通过诗歌来表达的强烈欲望和难以抑制的冲动 , 诗人因极度忧虑而创作 , 从而 , 屈原的诗表现了一种壮烈而超越的情感 。
文章插图
屈原画像
其次 , 屈骚表现的一种强烈的怨情 , 而这种情感是一个悲世者的心灵、个性、情感和理想的生动而真实的展现 。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 , 礼乐的崩坏和个体人格的张扬是个体生命情感的表达能更奔放 , 加上楚地的文化风尚 , 这使屈骚的情感表现与《诗经》有了明显不同 。《诗经》中虽不乏批评时政、抒写怨愤的“怨刺”之诗 , 即所谓“君子作歌 , 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 但是 , 《诗经》中对于怨愤的表达 , 大抵只局限于生活或政治事件本身 , 而缺乏与个体命运、生命的联结 , 对于个体心灵的抒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没有那么强烈 。而屈骚对情感的表现已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 注重抒发个体的情感 , 注重对于与个体生命的怨情的宣泄 。
当屈原发现由于现实人生的卑污和丑恶 , 已使生命价值的实现化为泡影 , 以至连理想的人格也将遭到扭曲时 , 他便决心以身殉道 , 他表示:“虽不周于今之人兮 , 愿依彭咸之遗则”;“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 , 固前圣之所厚”;“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 。“宁赴湘流 , 葬于江鱼之腹中 , 安能以皓皓之白 ,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
显然 , 诗人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其人生理想的高洁 , 去烛照去抗衡那现实人生的荒谬 。在生与死的选择上 , 屈原不但与道家的态度不同 , 也与儒家的态度大相径庭 。道家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而与儒家虽主张“杀身以成仁” , 但是 , 很多人却在现实中采取“天下有道则见 , 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态度 。儒家中的很多人主采取“中行”之道 , 认为:“不得中行而与之 , 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 ,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对狂狷之举 , 儒家是反对的 , 而屈原就是一个“狂者” , 而庄子属“狷者” , 屈原的人格特征 , 儒家是不会喜欢的 。
屈原既执著于理想 , 又执著于振兴楚国 , 而且 , 他始终不肯放弃这二者的任何一种追求 , 因而 , 他一直在探索 , 也一直伴随着痛苦和郁闷 , 最后 , 成了坚贞者的殉道者 。屈原所行所为 , 是一种不屈者的抗争 , 也是对整个楚国前途的希冀幻灭之后的哀鸣 , 更是他的人格发展的必然结局 。因此 , 屈骚的情感表现既不会象庄子那么超然 , 也不会象孔子那样温厚;诗人在那执著的求索和大胆的诅咒、发问中 , 表现出的是狂放的意绪和悲壮的情思 , 具有一种激烈悲怆的极大力度 。这是一种崇高的阳刚之美 , 是伟大精神人格的体现 。
再次 , 屈骚的注重理想性的理性追求 , 大量采用比兴象征手法 , 但又非常重视在“比德”时表现感官愉悦的美 。
屈原研究专家王逸曾评价屈原的比兴表现手法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 灵秀美人以媲于君 , 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 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离骚经序》)这虽有夸张 , 但却指出了屈骚艺术的基本特色之一 。屈骚的比兴手法虽“依《诗》取兴 , 引类譬谕”(王逸《离骚经序》) , 但是 , 却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发挥 , 并发展了孔子“知者乐水 , 仁者乐山”而引发的“比德”表现方法 。
屈骚的比兴有其明显的艺术特色 , 即它不但追求一种内在的理性的道德意蕴 , 更表现出一种对意象的外在形态的感官愉悦美的追求 。屈骚的意象描写 , 并非简单地“比德” , 而是着眼于对诗的意象进行形、色、味等能感知到的形态美的描绘和渲染 。屈原的诗不避繁复地以华艳的词采来凸现芳草香花等意象 , 描绘感官能感受得到的繁茂鲜艳、芳香绚丽 , 表现得艳丽、鲜明、强烈 , 重视对感官愉悦美的追求 , 形成“惊采绝艳”的艺术特点 。当然 , 这与楚地的文化风俗的影响有关 , 从出土的大量的楚漆器和衣衾图案看到 , 那浓艳、繁缛、鲜丽、热烈的色调和构图 , 与屈骚的艺术风格极为相似 , 这是楚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审美情趣 , 它使屈骚的比兴意象并不追求象征意蕴的多义与深邃 , 却刻意于意象外形的美与丑的反差 , 以突出美的圣洁和丑的卑污 , 更充分地表达审美主体的强烈而鲜明的爱憎 。
文章插图
屈原画像
最后 , 屈骚在艺术上不但表现出一种浓艳的缛丽 , 而且更追求一种神秘的诡奇之美 , 并借此而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屈骚明显受楚国浓重巫风的影响 , 屈原以他那博洽的见闻 , 活跃的想象 , 驱遣着神话中的日月、风云、雷电、山川、龙凤等 , 建构出一个个有着浓郁巫风的色彩斑烂的艺术世界 , 抒写着诗人那热烈奔放、执著诚挚的情感 。在屈骚中 , 澎湃的情感始终是艺术想象的推动力 , 而想象的飞翔驰骋又畅酣地表现着激荡的情感 。而屈原那富有激情奇妙的诗 , 显然与楚地浓厚的宗教巫术色彩文化意象有密切关系 , 这使得诗人能展开奇异的艺术想象 , 因而 , 屈骚所表达的象征意蕴 , 不是指向抽象的道德伦理 , 而是指向诗人的自我情感和人生体悟 。诗人以诡奇之美来表达对人生的真切体验 。
【屈原为什么受后世人的尊重和推崇呢】王逸《九歌序》云:屈原“出见俗人祭祀之礼 , 歌舞之乐 , 其词鄙陋 , 因为作《九歌》之曲 , 上陈事神之敬 , 下见己之怨结 。”
比如 , 《离骚》描写遨游于天上的人物形象 , 颇有神秘感 , 但却不像是神的形象 , 于是表达人的体悟和求索 。《离骚》中的两次描写人物形象在天上遨游 , 虽寄寓着不同的情感意蕴 , 但却人生的追求和探索 。第一次是写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人驾虯乘鹥 , 驱遣日月风雷 , 充满自信 , 但求帝却被帝阍拒于门外 , 不得已又转而“相下女之可诒” , 几经周折 , 仍告失败 。这反映了诗人寻求政治上的理想和追求的彻底破灭 , 发泄怨愤 。另一次是描写“何离心之可同兮 , 吾将远逝以自疏” , 表现诗人决心离开故居以寻求理想乐土 , 他转道昆仑 , 发轫天津 , 中经流沙、赤水、不周 , 向西海进发 , 正当他感受到精神解脱的欢快时 , “忽临睨夫旧乡” , 心中掀起了沉闷而痛苦的情感波涛 , 使情感得到狂热的宣泄 。《离骚》对人物形象遨游于天上的描写 , 给情感的艺术表现以极大的张力 , 给诗人的不屈求索注入了执着的精神 , 但却因探索无果而陷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之中 , 因为需要解脱和宣泄 。而诗正是表达了其执著、爱恋、痛苦、郁闷和不甘失败的情感追求 。而屈原在诗中的“遨游” , 表现了超脱污浊 , 走出黑暗而不能实现而寻求解脱的人生意味 。
司马迁说:“屈原虽流放 , 眷顾楚国 , 系心怀王 , 不忘欲反 , 冀幸君之一悟 , 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 一篇之中 , 三致志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刘勰说:“不有屈原 , 岂见《离骚》 。惊才风逸 , 壮志烟高 。山川无极 , 情理实劳 。金相玉式 , 艳溢锱毫 。”(《文心雕龙·辨骚》)
王逸说:“膺忠贞之质 , 体清洁之性 , 直如石砥 , 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 , 退不顾其命 , 此诚绝世之行 , 俊彦之英也 。”(《楚辞章句序》)
屈原在政坛上虽失败了 , 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那种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的精神 , 成了后世政治家学习的榜样 , 而他在屈骚中的所表现的高超艺术技巧和伟大的精神力量 , 正是后世人们尊重和推崇他的重要原因 。
屈原是战国楚国的大臣 , 爱国诗人 , 一篇《离骚》千古流传 。
战国 , 一个战火连天的时代 , 春秋时期曾经晋楚争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 昔日的晋国一分为三:赵、魏、韩 , 南霸天楚国因循守旧国力不复往昔 , 屡屡受到秦国的侵扰 , 国土日渐萎缩 。生在这样一个年代 , 屈原作为楚国的大臣 , 殚精竭虑 , 日夜忧思 , 可惜敌不过君王的昏聩 , 联齐抗秦的主张因外交欺诈而遭弃 , 不为小人所容流放 , 一步步看着偌大的楚国在秦国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 看不到希望的屈原 , 心灰意冷 , 最终在汨罗江以死明志 。
文章插图
一个民族的繁衍发展 ,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需要爱国精神来团结民众的 。每逢国家危难时 , 正是屈原这样的英烈 , 民族脊梁才让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一路前行 , 哪怕偶遇风雨险滩 , 也照样驰骋于时间洪流 。
端午节 , 一个吃货的节日 , 也是国民休闲娱乐的美好时光 , 而我们之所以拥有这些 , 需要铭记屈原这个名字 , 一代一代传承屈原身上的爱国情怀 。
推荐阅读
- 繁星春水摘抄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什么意思
- 为什么郑板桥喜欢画竹子
- 郭羽为什么怕那把刀
- 为什么离子晶体中不含范德华力
- 无线网络连接受限怎么办
- 龙湖星河学樘府为什么卖得慢
- 波哥大为什么那么冷
- 北京沙河为什么北漂人那么多
- 新赛季勇士为什么不让麦基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