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呢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要三顾庐?三国演义也不过是依据正史传记结合野史传说,再夹杂罗贯中老先生褒刘贬曹的思想意识,写出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三顾茅庐”,形象生动如親临其境,尤其张飞的鲁莽和不耐烦,恰如其分,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并非正史 。
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依据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甚至诸葛亮《岀师表》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南朝宋史学家裴松,却在《三周志》注里引用《魏略》和《九州春秋》对“三顾茅庐”则是另一说法,似乎是诸葛亮自荐 。毕竟都是正史,谁对谁非,后人也只能自己去分析判断罢了 。
历史有没有真实的刘备“三顾茅庐” 。应该说诸葛亮北伐曹魏前上书蜀汉后主刘禅《出师表》,有较高可信度,应该是真实的 。因为现在也没有任何资料史实,能证明《出师表》不存在或是伪作? 。封建君臣等级森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芦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如果不是真的,岂不是拿刘禅他爹开玩笑吗?,欺君之罪是要掉脑袋 。估计诸葛亮不会拿自己生死开玩笑吧 。因此这就说明“三顾茅庐”虽有争议,但历史上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
为什么会出现“三顾茅庐” 。刘备求贤若渴,图谋一统天下,一次两次诸葛亮试探一下刘备之决心,也可理解,俗话事不过三 。刘备诚心实意当然也就感动了,也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诸葛亮,“三顾茅庐”因此也就传为佳话 。
刘备求贤若渴的对象是隐士高人诸葛亮,作为隐士高人,他的出场自然不凡,而诸葛亮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一则是考验主上刘备的诚意,二来也确实有着一个隐士本身所带有的傲气 。
诸葛亮的出现是现有引子的,“玄德见司马徽,正为见诸葛亮伏线耳”(毛宗岗) 。所以此时司马徽和徐庶的出现,恰巧就是为了诸葛亮的出现做铺垫了 。甚至连司马徽的出现也与众不同,在司马徽出现之前有一个牧童的出现,刘备发现这个牧童的谈吐不简单,因此刘备心理有了一个暗示,觉得一个牧童都这么不简单,那么隐士高人一定更加的不简单 。??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呢

文章插图
假如诸葛亮自己主动去投靠刘备(《魏略》是这样记载的),或者坐在家里急切地等着刘备的来访,那么,根据常理,刘备就不会十分看重诸葛亮 。因为那些做法是急功近利、自轻自贱的,自然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呢】“三顾茅庐”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故事,而是一个贤明的主上寻找贤臣,愿意为找到贤能之人而屈尊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让人感动之余,心生敬意?? 。
同时也不得不对罗贯中完美成功的人物塑造之艺术感染力,产生出由衷的敬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