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认识宝玉的有多少人

“通灵宝玉”是“女娲石”思凡下界时的名字,贾宝玉含玉而生,以第一视角目睹红尘富贵 。历劫后回归大荒山,一番经历都刻在石上 。所谓《石头记》就是真实经历的记录,是记录历史 。所以《石头记》是隐喻“史记” 。东周历史分为春秋和战国,孔子作《春秋》,是一本记录“春秋时期”的简略本史书 。左丘明扩展补充了《春秋》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西晋杜预作《春秋左氏传集解》把《春秋》和《左传》合为一体 。
杜预在《春秋左传序》中提出“三体五例”学说 。“三体”指:发凡正例,新意变例,归趣非例 。发凡正例:指根据旧史书的体例来修订的 。新意变例,指结合旧体例而加以变化的 。归趣非例,指《春秋》里只记事,《左传》里说明意义,但不说明体例的 。“五例”指孔子作《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方法:“一曰微而显、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污、五曰惩恶而劝善” 。杜预的“三体五例”说影响后世,如唐刘知几云:“《春秋》之作,始自姬旦,成于仲尼 。丘明之传,……” 。清儒皮锡瑞评论杜序云:“及杜预之说出,乃有周公之《春秋》,有孔子之《春秋》,周公之凡例多,孔子之变例少 。……”杜预在为《左转》作注时说文王、周公之旧典是指《易像》和《鲁春秋》,孔子是以此为据而作《春秋》 。
综上所述春秋史书的完成历经“史实”、《易像》、《鲁春秋》、《春秋》、《左氏春秋》、《春秋经传集解》,共计六步完成的 。
《石头记》以“甲戌凡例”开篇,正是借用杜预的三体五例学说,以春秋史书形成的过程对应《石头记》形成的过程,即《石头记》对应“史实”、《情僧录》对应《易像》、《红楼梦》对应《鲁春秋》、《风月宝鉴》对应《春秋》、《金陵十二钗》对应《左氏春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对应《春秋经传集解》 。
“春秋史书”完于左丘明,《石头记》完于曹雪芹,脂砚斋自比杜预,“假语存、真事隐”对应“微言大义” 。脂批言:“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此可知《风月宝鉴》与《金陵十二钗》的关系有如《春秋》是《左氏春秋》的提纲,则《风月宝鉴》也就是《金陵十二钗》的提纲 。
从写作结构的角度上来说,小说总是需要个叙述视角 。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和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为主 。红楼梦是上帝视角来叙述故事,无所不知 。在文中这个“他”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而红楼梦中是出现了的,就是通灵宝玉,他以冷静的旁观者身份客观的叙述了贾府的繁华与败落 。通灵宝玉的出现首先是写作技巧的需要;
因为一、贾宝玉曾经在道观拿过一个一模一样的金麒麟,想要送给湘云,结果丢了,又被湘云自己捡到了,失而复得;
有人探究出说脂砚斋的原型就是史湘云;
【红楼梦中认识宝玉的有多少人】按照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情的安排,说湘云被卖到妓院去了;
那可不可以合理推测下,后来史湘云被蒋玉菡想尽办法赎了出来,送到宝玉那去,最后陪伴宝玉的,就是史湘云 。
那金玉之说的金,也就落到了实处;通灵宝玉也就有了他的预示意义 。
综上两点:一是小说故事客观冷静的叙述者作用;二是预指宝玉最终命运的归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