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吃的下么 k12

荔闽?2015/06/22 09:06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K12 的官方解释有两种: Kid through Twelve 或者是 Kid To Twelve , 总的来说是指从基础教育时期到大学授业之前 , 换算到中国 , 指的是指小学、初中、高中这12年 。
对于绝大多数的在线教育领域的创业者 , K12市场对于他们来说 , 无疑是有绝对的诱惑力 。根据德勤《中国教育多元化发展报告2014》 , 截止至2012年年末 , K12市场潜在学员质量超过了2.1亿人次 , 远超过学前教育市场、大学生以及成人市场 。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不仅在基数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 由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关系 , K12是每一个孩子必经的阶段 , 且试错成本极高 , 家长们对于教育价格并不敏感 。根据腾讯课堂《2014年K12教育市场分析报告》 , 40%的K12家长每年的小孩课外学习费用在5000元以上 , 其中15%的家长的投入更是在上万元 。可以说 , K12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大概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 而公立学校K12市场的价值更大 。
面对K12人群潜在的巨大市场 , 创业者选择了从不同的产品形态切入 , 但他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 , 碎片化的K12市场 。
1/ 年级的碎片化
“年级的碎片化”是最为直观的印象 , 12年的K12 , 从大的角度来说 , 最大的区别存在于小学、初中、高中 , 这三个阶段里 , 用户的需求并不一致 。而具体到每一个年级 , 用户的需求也不大一致:
对于小学来说 , 成绩并非强刚需 , 尤其是在1-4年级 , 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素质教育 , 家长们也并不把学生的分数挂在嘴边 , 而会更多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的发展 。到了5-6年级 , 面对升学的压力 , 家长关注的重心就会有所转移 。
对于初高中来说 , 分数开始越来越重要 , 提分成为刚需 , 当然 , 层次上还有些区分 , 例如初三和高三绝对是重中之重 。
2/ 人群的碎片化
“人群的碎片化”的最为简单的理解是:“学神”、“学霸”、“学中”、“学渣”、“学沫” 。一个班级里 , 我们总能够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 , 例如“抄作业”和“刷题”显然是两帮人的需求 。
如果更为认真一些 ,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 A 知识点甲、乙学生理解了 , 丙、丁并不懂 , 而对于B知识点则变成甲、丁掌握了 , 乙、丙觉得是一个大难题 ,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个孩子” , 因此“个性化”教学成为标准互联网必须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
3/ 教材的碎片化
“教材的碎片化”另一个说法是“教材多样化” , 这是从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规定 , 在那一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 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 以“促进中小学教材质量的提高” 。
于是 , 在现在的K12市场上 , 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就是过于“多样化”的教材 , 以语文为例 , 出现了近十个版本 , 包括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粤教版、华师大版、语文版、鲁教版、北京课改版、鲁人版 。
这个现象出现在每个学科 , 甚至在一个地域内 , 不同学校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不大一样 。拿山西晋城举例 , 这里的教材更是显示一种“混搭”的风尚:语文苏教版、数学华师大版、英语牛津上海版、物理沪科版、化学人教版、生物苏教版、历史华师大版、地理人教版、政治鲁教版 。
4/ 标准的碎片化
“标准的碎片化”的另一种说法是“独立命题” 。就2015年高考来说 , 全国34个省市 , 共有15个省市将会对高考进行全部科目或者部分科目独立命题 , 即使使用全国卷的话 , 不同的省市可有I卷、II卷的不同选择 。
这个标准的碎片化在中考上就变得更加复杂 , 全国可以独立命题的中考单位是300多个 , 而且不同地市对于中考的要求也不一样:考多少门 , 如何计算成绩 , 更是如同“八仙过海”一般 , 各显神通 。
无论是年级、人群、教材还是标准的碎片化 , 他们都做了一件事情 ,  就是将原来巨大的K12市场切的七零八落 。用一个在K12领域创业失败的朋友的话来说:“当我进入K12的时候 , 我以为我进入在线教育最大的市场 ,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网格化的市场 , 每个兜兜里也就几十万人 , 好一点是100万 , 能做的也就是这几百万 , 还竞争异常激烈 。”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K12市场的“碎片化特征”造成了一个在线教育领域几乎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使在有强资本驱动 , 创业者的步伐都无法迈得太大 。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产品型的团队 , 比如题库类—— 猿题库和魔方格 。猿题库的人群主要是7000万左右的初高中生 , 魔方格则覆盖两亿的K12用户 。目前猿题库所支持的初中教材版本就有50种 , 高中有25个;魔方格则支持更多的教材 , 创始人杨成夫告诉我:教材课本有1836本 , 有将近106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了 。而走到了这一步 , 两家公司都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
事实上 , 两年的时间都有些不够 , 可以帮他们做一道数学题 , 只把目光放到高三 , 这个领域独立命题的单位是15个 , 教材的版本在25个左右 , 同时科目是9个(包括基本的语数英、文科及理科) , 那么对于一家想要有所作为的公司来说 , 需要准备的SKU数就在3375个(真实的数字肯定要低) ,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而如果想要走的更远 , 覆盖整个高中阶段 , 这个数字就要翻三倍 。
平台型的团队 , 比如一起作业网、家教O2O、在线辅导平台 。一起作业网成立于2011年 , 从小学市场开始起步 , 直到今年 D 轮以后 , 公司才正式大举向上拓展服务人群 , 进入初高中 , 究其原因是教材和标准的碎片化 , 造成内容的缺失 。
而对于家教O2O、在线辅导平台 , 城市拓展是他们不能够跨不过去的坎 。这其中不仅有个性化教学 , 同时还要针对区域做本地化的服务 。这里最为典型的场景是 , 虽然家长们普遍认为北京的教育资源远远高于其他很多城市 , 但是要真正意义到课外辅导的时候 , 对于学生和家长 , 他们仍然期待是一个更了解本地教育的老师 。
一道 “Yes” or “No” 的选题摆在了创业者的面前:对于拥有巨大潜力的K12市场 , 要么在脚踏实地地做 , 要么转行去更小更集中的市场 。现在 , 我们常常会听到:“教育的风口从未到来”、“教育的窗口期早已过去”又或者说“在线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 , 事实上这些都是表面的 。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 品质是他们在用户那里唯一的通行证(补贴这个事情 , 还是算了吧...) , 因此 , 多留一些时间给这些真心在做教育的人 , 也是不为过的 。最后 , 请呵护这些勇敢的创业者 。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我有一个极大的纠结 , 是否应该去纪录和描绘“碎片化的市场” 。我的初心是希望越来越多的玩家能够进来 , 加快在线教育的发展 , 但是创业维艰 , 贸然闯进一个看上去很美好 , 但实际都是坑的市场 , 在其中痛苦挣扎也并不是我所希望的 。
如果你在教育这个行业中 , 或者正准备进入K12市场 , 欢迎与我交流你会如何解决碎片化的问题 , 我会将你们的观点总结起来 , 作为这一篇文章的续集 。我是荔闽 , 我在36氪看教育 , 我的邮箱是chenlimin [@] 36kr.com 。
荔闽编辑
欢迎创业者和技术宅来聊 。chenlimin#36kr.com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一口吃的下么 k12

文章插图
【一口吃的下么 k12】文章评论(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