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确定改得了吗 敷衍是什么意思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尹琳
改变孩子很难,高效的方法通常都没什么用 。

今年确定改得了吗 敷衍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马上就要进入8月,家有六年级娃的妈妈邱女士无奈地跟同事老田抱怨:“看看,都是初中生了,一点心思都没有用在学习上 。暑假作业还有一大半呢,天天忙着逛吃和打游戏,以后咋办啊?”
“我家也是,暑假结束前一周拼了老命补作业,以前我还帮着他一起弄呢 。今年我觉得不行,毕竟都十一二岁了,必须给他调一调 。没收手机和iPad,作业都写完才能拿回去 。结果,好嘛,写是写得很快,可是那字跟虫爬似的,一看就是敷衍了事,把我气的 。要都是这个做事态度,以后读书、工作可真不敢乐观啊 。”同病相怜的老田也拿不出好办法 。
没有了老师监管,暑期作业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痛 。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比较听话,到了青春期,一方面有主见了,开始对作业挑三拣四,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作业进行合理安排和持之以恒完成的自控力,作业不是拖拉就是敷衍 。偏偏更重要的地方是,一些学校的高年级暑假作业往往和下一学期的内容有着衔接的关系,它意味着孩子需要复习旧内容、预习新内容,如果没有认真完成,可能会影响新学期的学习步伐,而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的习惯也会影响未来的中考、高考,这麻烦可就大了 。
难怪“暑假作业”成了邱女士、老田等父母们头疼的话题 。只是,但凡涉及到“改变”,常常意味着困难 。
“新年自己立个Flag都容易倒,何况还是要改变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 。”
“改得了拖拉,改不了敷衍啊!”
“别说改变孩子了,就看我们单位,花了几百万找咨询公司,问题都说得很准,可半年过去了又照旧 。”
关于“改变”的心理学提醒
在知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凯根眼中,抱怨不是坏事情——改变本来就是很困难的 。作为发展与变革领域的著名专家,罗伯特·凯根曾经推出过一本专门谈改变的书:《深度转变:让改变真正发生的7种语言》 。在这本书里,他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在一些更加深刻的变化没有发生之前,你要改变一些东西,一定会遭遇一些抵抗,这是个人、家庭、组织维持动态平衡的规律 。对于一些问题来说,特别具有针对性、明显成本很低的解决方案往往徒劳无功和不经济,因为问题会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除非你能够认识到那个不断产生抗拒改变因子的动态“免疫系统”,否则我们不可能发生任何重大改变 。
这句话移植到亲子教育和暑假作业上,意思就是,用责骂、没收手机iPad、好言相劝、严格的规矩和奖惩等常规方法,是改变不了孩子拖拉敷衍的习惯,哪怕迫于各种压力,孩子改得了一时,也改不了一世 。这种无奈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就是“改变”的真相 。不过,罗伯特·凯根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是绕过孩子的“坏行为”,看到一些更核心的东西,为孩子发展成为自律自控的人,打造更具支持性的亲子对话空间 。
如果你对这样的方法感兴趣,可能需要先看看这份提醒:
1.这份指南不具有改变的高效性 。按照罗伯特·凯根的意思,在真正地改变一个人方面,高效的方法通常没用,真正的改变需要时间 。
2.人们需要把矛头从改变别人身上移开,把力气用在其他地方 。就像打棒球,虽然父母的目标是改变孩子的拖拉和敷衍,但是你不能直奔目标去打本垒,你需要先把一垒、二垒、三垒跑完,才可能接近你的目标 。
打破迷思:“父母知道什么是对的”?
孩子的暑期作业拖拖拉拉、敷衍潦草,感到担心的父母可能会认为这是孩子在偷懒,缺乏恒心和意志力,如果大人继续放纵和忽视下去,就无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以后的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
父母的话有道理,现实也有可能证明这些话,但是,如果父母把这个想法当成了真相本身(而不是我们看到的真相),认为这是对的,且是唯一的对,那么问题的解决就会自然演绎出我们熟悉的脚本: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会责骂孩子懒、不好好学习、对学习不负责任;重视亲子关系和讲究教育方法的父母可能会旁敲侧击、用鼓励代替批评,但最终目的仍然是乖孩子,快改掉坏毛病;懂管理的父母则加强规矩拟定和奖惩措施,加强每日监督力度……很多时候,父母们会发现,这些方法未必可以带领他们到想去的地方,反而会让他们和青春期的孩子渐行渐远 。
事实上,不仅仅是我们觉得自己是对的,需要改变的是别人,孩子也同样这样想 。当父母指出他们的问题时,具备自尊心的孩子总是会使出或明或暗的力气去保护自己 。
“是的,我也想像妈妈说的那样,成为自律的人,但是,我如果这么做了,会担心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感,我觉得不是我自己了 。”
“为什么认为这是我的懒和敷衍,为什么不说这是因为暑假作业太无聊?”
“我已经够累了,暑假就不能消停一会儿吗?”
“做这些作业真的又无趣又痛苦,我不想做,其实也是为了避免体会无能的感觉 。”
【今年确定改得了吗 敷衍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小孩了,别一天到晚絮絮叨叨的,好吗?”
“如果你想自律,你就自己去努力嘛!”
要弱化孩子的抵抗运动,除非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所看到的不是唯一真相,只是一种可能性”,否则我们就很难不站在指责和批评的角度和孩子对话 。
在这个强调父职母职的时代,做父母真的很难 。本来不过是普通人,因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自动升级为必须拥有正确养育孩子观念的权威 。父母们承担了极大的责任:我们得知道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有问题的,我们还要让孩子理解这些批评都是为了他们的未来好,我们还必须知道怎么解决问题,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帮助,毕竟我们要为孩子负责 。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正确答案,或者说我们对自己经验下的观念也常常只是一知半解 。而这种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态度,除了让父母背负更大的压力外,也会丧失对孩子的好奇心 。
真正的改变是很难发生在这种对话基础上的 。
“小改变”需要铺垫“大支持”
人们通常以为,要改变一个人,就要清楚地告诉对方行为的后果和别人的看法,从而引发改变 。但是,你会发现,你已经说得足够胆颤心惊了,对方仍然我行我素 。
“你再这样下去,学习肯定要退步的!”
“你看看写成这样,老师肯定要骂你的!”
“这都是为了你好啊,还是多学习,不要浪费了整个暑假 。”
这让人想起了一个古老的童话 。
风和太阳打赌,谁有能力把路人的外套脱掉 。风鼓足了力气,差点卷走外套,却被路人裹得更紧;太阳不怎么费劲,扬起笑脸、发射光芒,路人在温暖的照耀下自觉自愿地脱掉了外套:太热了,谁要穿啊!
儿童心理学家通常会提醒老师和家长,当我们希望孩子改变时,一定要首先保护孩子的情感,尽量减轻孩子的羞愧感,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让孩子在关系中感受到我是好的,棒的,重要的,从而对关系产生归属感 。这被教育研究者玛丽莲·沃森称之为发展性纪律,因为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真正发展出更强大的能力 。
罗伯特·凯根同样表达了这种观点:改变需要包含挑战和支持两个系统的结合 。父母如果总是能留意到孩子做了哪些积极的行为,并且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细致的观察和这些行为带给父母的感受,那这个孩子就会从这些话中受益,体会到价值感和重要性——父母不是在评价我,而是在说:“看,我一直在关注你,我喜欢和欣赏你 。”
虽然孩子在完成作业上拖拉和敷衍,但是作为朝气蓬勃的少年人一定也有各种展现他们自我控制、自我主张、自我激励的行为 。
比如:他们总是记得住某个新节目开始的时间,从来不会错过,这绝非易事;
比如:他们可以相约朋友,安排玩耍项目,从而度过愉快的下午,这同样需要很强的社会适应性、自我控制力以及时间安排能力 。
如果你观察到了这些,不妨反馈给孩子:“我挺吃惊的,也挺欣赏的,因为我在你这个年龄还远远做不到这些 。”那么,你就正在为卸下孩子的“抵抗”储备积极力量了 。
规矩重要,破坏规矩更重要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要那么拖拉和敷衍,明确地设立一个规章制度当然是很有必要的 。事实上,拖拉和敷衍可能不只是孩子有这样的特点,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多少也会有行为迹象被孩子看到和模仿 。他们说不定会认为:“我有时候觉得,在父母心中暑假作业不是那么重要,事实上,我觉得许多事情都没有大人嘴上说得那么重要 。”
明确的规矩可以保证父母和孩子都对暑假作业保持一致的态度,这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这里有一个正式的承诺: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
不过,如果你觉得拟定规则是为了防止违规,抓住“坏行为”、干掉拖延和敷衍,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又掉入到“通俗脚本”的设计中了:孩子本来说好了每天要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可是才执行了3天就故态复萌了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赶紧进行惩罚?指责孩子说话不算数?丧失对这个事情的希望?
想要做到深度的改变,得学习使用“违规的价值” 。罗伯特·凯根的看法是,人们很少有一种从破坏规则中感受到公平与支持,提升自尊、培育新的努力的体验 。而这种新体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不断发展自我的空间 。
当父母发现孩子又一次拖延或者敷衍时,先不要想着赶紧解决这个问题、处理这个行为,或者责怪自己不够称职,最好是继续观察一下,看看问题是如何解决掉孩子和父母的,停留在这个矛盾中多呆一会儿,并且对自己提一个重要的问题:怎么了?
比如:你可能发现,作业的枯燥和无趣再一次激发了孩子的沮丧,而他缺乏耐住性子的技巧,偏偏他还拥有一种努力避免被别人发现自己无助的信念,于是使用老方法进行逃避:隐藏无助和沮丧,表演敷衍和拖拉——你可以说我懒、不认真,但不可以说我笨或者缺乏能力 。不了解实情的大人一番责怪,反过来继续促使这一秘密继续被封存 。于是,大人陷在无解的困境中,孩子同样陷入无解的困境中 。
真正影响行为的动机和困境如果没有被看见,改变都是暂时的 。深度转变的发生需要我们打造一个持续对话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作为父母意识到,我们所有的担心和焦虑是因为我们有一套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而孩子同样也拥有一套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 。当这两套眼光可以对话,我们才能一点一点理解对方,一点点相互支持,寻找双方的契合点:噢,你这么做是因为抱有这样的想法 。我也有属于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希望你也能听见 。怎么解决我们双方的需求,我们一起来一点一点商量 。
最后,提一句乐观的话,创造出深度转变理论的罗伯特·凯根将这种方法运用在企业管理的组织与领导力发展上,据说很成功 。
责任编辑:陈华
校对:张亮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