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

【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前后大小果实同时着生不宜超过15个 。容易保持品种特性和果实品质 。

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地草莓的病虫害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 , 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 。 若病虫害较严重 , 则应注意在花前或花后用药 。 采取人工授粉在中午11~12时花药开裂高峰期 , 采取人工微风(用扇子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 也有良好效果 。


取材方便 , 可以利用生产田采苗 , 也可以建立母本园采苗 。


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草莓开花结果期植株需磷、钾肥较多 , 但氮肥也同样重要 , 氮肥能防止植株早衰 , 增加中后期产量 , 但要注意施用量 , 施用过量草莓旺长 。

温度宜控制在20~28℃ 。 要适时放风以降温降湿 。 采用无滴薄膜 , 能防止水滴的影响 。 滴灌能有效地降低保护地内的空气湿度 。 花期只要地表不干 , 一般不需灌水 。 疏花疏果疏除易出现雌性不稔的高级次花 , 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 , 且有利于集中养分 , 提高单果重及果实品质 。

幼苗生命力强 , 结果早 , 当年秋季定植 , 第二年春夏便可结果 。

每亩繁苗田施腐熟猪羊灰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作基肥 。 植株活棵后施1次稀粪水 , 隔10-15天每亩施尿素5公斤 。 遇高温干旱沟灌洇墒 , 保持土壤湿润 。 植株栽后10天 , 用菊酯类农药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交替防治病害2次 , 隔7-10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病2次 。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出来的草莓小苗的生长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容易引起退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缺点 , 而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些缺点: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 , 晚上7~8℃ 。此外 , 对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 可用1000―1500倍液的辛硫磷药液浇灌毒杀 , 对红蜘蛛可选用克螨宝、克螨特等药剂喷杀 , 注意在果实成熟期禁止施用化学农药 , 以确保食用安全 。

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 , 发展潜力大 。


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整地做畦 , 一般施腐熟鸡粪75t/hm2、磷酸二铵300kg/hm2、生物钾肥75kg/hm2 , 结合施肥 , 深翻土地;然后做成畦面宽50~60cm , 畦沟顶宽40~50cm , 底宽20cm , 高15~20cm的高畦 , 方向为南北走向 。

或春天栽苗 , 加强培管 , 夏末秋初结果 , 既大果优质 , 又高产高效 。 花期每次保留4-5朵早花、大花 , 疏除小花、晚花 。 疏花时间越早越好 。 坐果后再疏除小果、畸形果 , 每次每株保留3-4个大果即可 。 在前一次果成熟后 , 再选留4-5朵大花 , 以保持连续开花结果 。

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 , 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 , 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

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草莓的花果期是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 , 但其发生程度则与品种、花朵级次、访花昆虫、温度和湿度以及花期喷药等因素有关 。 因此在生产上防止草莓畸形果的发生主要应考虑以下对策 。 配置适宜授粉品种由于草莓存在着雌雄稔性的差异 , 故应选择花粉量多的品种作授粉品种 , 与主栽品种混植 。 拱棚草莓的温度管理 , 是草莓早熟高产的关键 。


生产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 , 即扩大培养实验室 , 就可全年生产 , 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

有机肥应腐熟后均匀撒施 。宝交早生、春香等品种花粉量丰富 。 烟台大棚草莓 , 主栽品种为宝交早生 , 授粉品种为春香、丰香等 , 授粉品种比例占5%~10% , 能有效地降低畸形果率 。 棚内放置蜂箱保护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 , 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 , 因此最好在保护地内放置蜂箱 。

健康植株比例大 , 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 , 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 。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 , 坐果率高 , 结果期延长 , 果重明显提高 , 平均可增产30%~50% 。


设风障防寒 。 在积雪稳定的密植草莓园 , 可以架设风障防寒 , 而不进行地面覆盖 。 风障每隔10~15米设一道 , 用高粱秆、玉米秸、苇草席等材料均可 。 障高2~2.5米 。 有条件的可用防寒布、彩钢瓦等材料在园地周围设风障 , 效果也很好 。

草莓炭疽病化学防治

    推荐阅读